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本书作者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反思入手,对文明和文化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
图书 | 文明与文化/文艺理论系列/望岳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本书作者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反思入手,对文明和文化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 内容推荐 本书可被视为《积淀与突破》的姊妹篇:第一,在内容上,它们都是作者自选的论文集,其中所选的论文均不重复。第二,在时间上,《积淀与突破》主要囊括了作者1997年以前的自认为满意的文章;而《文明与文化》则主要选择的是笔者自1997年至2005年之间自认为重要的论文。第三,在结构上,两书均不成“体系”,其涉猎的领域均相当宽泛。第四,在编辑上,两书均在已发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修改或还原。 目录 文明与文化 超越国学研究的古典境界 中国与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概观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 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 家族血缘关系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 《易经》:作为儒、道美学思想萌芽的卜筮观念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 建立东方美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 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审美文化史” 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 “和谐论”美学体系的由来与得失 中国与西方古代、现代、后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中国与西方古代、现代、后现代服饰的美学特征 “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 中国大陆的意识形态格局及其转化模式 附录陈炎学术论著目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甲午海战的失败,使洋务运动彻底破产。因为当时日本的战舰和中国的战舰都是从西方购买的,双方的装备不相上下。这似乎应了俾斯麦的预言:中国与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因,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于是,国人中有康有为、梁启超者,主张维新变法;有孙中山、黄兴等人,主张共和革命。所学西方者,制度也。 而戊戌变法的破产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又使得维新派和革命派感到茫然。因为前者虽然依靠了皇帝,却没有像日本的明治维新一样取得成功;后者虽然夺取了政权,却没有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改变社会。于是,国人中有陈独秀、胡适等人,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落后不只在器物方面,也不只在制度方面,更在其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中国人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吸收西方科学、民主的精神实质。“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①所学西方者,价值理念也。 从器物、制度到观念,近代中国人一步步向西方靠拢的步骤刚好与庞朴先生有关文化的三层定义相吻合。这也说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形而下的层面向形而上的领域逐渐扩大。显然,这是一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它符合汤因比有关“挑战与应战”的理论模式。按照这位英国学者在其著名的鸿篇巨制《历史研究》中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对“挑战”的“应战”。所谓“挑战”,就是外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向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而所谓“应战”,就是人们在这些课题的要求下重新调整或更新自己的文化而采取的对策。因此,每一次“应战”的成功,都会导致一种文化模型的出现或变革;而每一次“应战”的失败,都会导致一种文化模型的衰亡或破产。 正是由于这场“应战”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有关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便不只是一个重要的学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近百年来,恐怕没有任何别的课题像中西文化的比较一样,能够如此广泛、如此持久、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海内外的中国人文学者。什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反复争鸣,什么科学主义与玄学主义的一再论战,都不过是这一课题的变相延伸罢了。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浪潮日甚一日的历史条件下,此一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反而以更为突出、更为紧迫的方式重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P30-31 后记 在以下四种意义上,本书可被视为《积淀与突破》的姊妹篇:第一,在内容上,它们都是作者自选的论文集,其中所选的论文均不重复。第二,在时间上,《积淀与突破》主要囊括了作者1997年以前的自认为满意的文章;而《文明与文化》则主要选择的是笔者自1997年至2005年之间自认为重要的论文。第三,在结构上,两书均不成“体系”,其涉猎的领域均相当宽泛。第四,在编辑上,两书均在已发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修改或还原。 笔者一向认为,做学问就如同下围棋一样,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在某个狭小的领域中深入耕耘,成为专家。然后再逐渐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向相关领域渗透。由专家变为大家。这就如同以“实地”取胜的棋手那样,先在棋盘上“做活”一块,然后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一种方法是在看似无关的不同领域中同时下手,先成为杂家。然后再发现并打通各个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杂家变为大家。这就如同以“外势”取胜的棋手那样,在棋盘上东投一枚、西掷一子,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突然将这些分散的孤子连成一片,烈火燎原,势不可挡…… 毫无疑问,这种方法的不同,只不过是由于每个人性格、气质的不同所导致的风格差异罢了,彼此之间无分轩轾。在围棋界,这两种类型的棋手都有成功的经验,也都有失败的教训。在学术界,这两种风格的学者都有成功的榜样,也都有失败的例子。相比之下,后一种方法对于学术研究的风险更大,因为走前一条道路即使成不了大家也能成为专家,而走后一条道路倘若成不了大家就只能成为杂家了。然而无论如何,性格决定命运。对于兴趣广泛而又喜欢浅尝辄止的我来说,是宁肯成为杂家也不愿成为专家的。因为在我看来,那些白首穷一经的专家纵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就其个人而言,却是对异化人生的一种更深的异化。 本书不仅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望岳文库”所收录,而且受到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励资助计划”的支持。在此之际,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教育和支持我的老师、同事和同学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陈 炎 2006年2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明与文化/文艺理论系列/望岳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313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1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3-53 |
丛书名 | 文艺理论系列 |
印张 | 1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