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强史学丛书中的一本,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首批的历 史文化名城。泉州古港实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线。“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港)。东面沿海的刺桐港是宋元时期我 国和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我国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对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进行了研究。
图书 | 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研究(精)/南强史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南强史学丛书中的一本,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首批的历 史文化名城。泉州古港实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线。“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港)。东面沿海的刺桐港是宋元时期我 国和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我国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对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进行了研究。 目录 泉州子城址考 泉州罗城址考 泉州宋代祈风石刻考释 宋代泉州的石桥建筑与海外交通 泉州出土海船结构的历史分析 论宋代泉州的海外贸易 论元代泉州的繁盛及其原因 莆田圣墩顺济祖庙考 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考 泉州郑和行香碑考 郑和舟师驻泊福建的航次与时间 随郑和下西洋的福建人 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 再论郑和宝船 郑和下西洋是什么 明初三十六姓迁居琉球中的蔡襄后裔 泉州在明琉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 明初福建的海防建设及其遗迹 明清时期泉州青花瓷的生产与外销 明末清初的福建海商与陶瓷贸易 论明末清初福建与日本陶瓷贸易的研究 宋代福建商人的活动及其社会经济背景 东南亚初期华侨社会(960—1279) 宋元时代泉州的发达与广东的衰微 宋元时代的船舶 陶瓷之路 日本美浓桃山陶的生产及其与中国漳州窑的关系 郑和分?访问也门 明治时期旅居日本的华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泉州港考古与海外交通史研究(精)/南强史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庄景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5689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9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552.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