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后火德”说是一个流行于两汉时期的复合命题,对两汉的政治、文化、学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颇具研究价值。作者把传世史籍与谶纬文献相结合,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对“尧后火德”说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有以“尧后火德”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或论文。但自清末以来,康有为、顾颉刚、钱穆、杨向奎等人,直接或间接地触及过这个问题。本书在充分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辨是非,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正本溯源的意义,并达到了此问题研究的前沿水平。
图书 |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华文史新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尧后火德”说是一个流行于两汉时期的复合命题,对两汉的政治、文化、学术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颇具研究价值。作者把传世史籍与谶纬文献相结合,以科学实证的方法,对“尧后火德”说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有以“尧后火德”说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或论文。但自清末以来,康有为、顾颉刚、钱穆、杨向奎等人,直接或间接地触及过这个问题。本书在充分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辨是非,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正本溯源的意义,并达到了此问题研究的前沿水平。 内容推荐 这篇博士论文体现了从事学术研究,要贯彻小题大做、专题深入的原则。作者在较充分掌握了原始资料和综合前贤及今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辨是非,梳理贯通,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新创见。比如他指出新五德终始说的创立者和“汉为火德”说的首位论证者为刘向;认为“汉家尧后”说在西汉昭帝时已产生,而非王莽阴谋政治的产物;将光武帝刘秀“始正火德”理解为针对新莽的土德伪统而言,意思是始循西汉的火德正制,这些见解,都具有正本清源和深人认识的意义。 目录 绪论 一 “尧后火德”说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1.崇圣与圣统 2.五行生胜与五德终始 3.正统与受命 二 “尧后火德”说的研究价值 三 对相关学术史回顾与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西汉的政治理想与“汉家尧后”说的产生 一 汉朝绍述圣统目标的提出 1.秦始皇“超圣”崇拜的失败 2.武帝的“内圣外王”理想 3.“起于巷闾”与“绍休圣绪”的矛盾 4.高祖神话的出笼 二 “汉家尧后”说的产生 1.汉家以尧为“祖”的原因 2.“汉家尧后”说的出处 3.“汉家尧后”说的文献依据 4.关于《左传》的真伪问题 第二章 五德终始理论与西汉前期德制的演变 一 秦王朝对五德终始理论的应用 1.驺衍及其五德终始理论 2.秦始皇采纳五德终始理论 二 西汉前期德制的演变 1.汉初的准火德制 2.水德制的实行 3.太初改制与土德制取代水德制 第三章 新五德终始理论的产生与“尧后火德”说的成型 一 新五德终始理论的创立 1.西汉政治史观的变化 2.新五德终始理论的创立者与创立时间考辨 3.刘向版帝德谱与驺衍版帝德谱的区别 4.“汉为火德”说的历史根源 二 刘歆对新五德终始理论的利用 1.《世经》的出现及其意义 2.刘歆版帝德谱与刘向版帝德谱比较 3.“汉家尧后”说与“汉为火德”说的合流 第四章 王莽对“尧后火德”说的移植利用 一 王莽的五德理论伎俩 1.“汉家尧后”与“新室舜后” 2.“尧汉火德”与“舜新土德” 3.“火德销尽”与“土德当代” 二 “符命政治”与汉新“禅让” 1.“禅让”说兴 2.“贤人受命” 3.“符命政治”与新室代汉 4.谶纬对土德代火的宣扬 第五章 “尧后火德”说对反莽战争形势的影响 一 绿林、赤眉起义与反莽阵营的“复汉”目标 1.“反德”舆论的产生 2.绿林、赤眉起义与新朝倾覆 3.反莽阵营的“复汉”目标 二 《赤伏符》与刘秀称帝 1.刘秀的崛起 2.《赤伏符》考辨 三 “尧后火德”说对东汉军事经略的意义 1.割据与经略 2.东汉与“成家”的德运之争 3.“火德承尧,虽昧必亮” ——《王命论》和《与龚书》中的正统论 第六章 “尧后火德”说与东汉前期的政治 一 “尧后火德”说与建武时代的政治 1.“中兴”说的奥妙 2.东汉“始正火德”正解 3.“火德承尧” 4.泰山封禅、宣布图谶与“尧后火德”说的强化 二 光武帝以后的局面 1.明、章二帝对“尧后火德”说的发挥 2.贾逵以传证谶 3.班固对“尧后火德”说的阐扬 第七章 “土火相乘”政治活剧的重演 一 东汉后期皇室的衰微 1.“幼主政治” 2.关于“苍天当死,黄天当立” 二 二袁“以黄代赤”梦想的破灭 1.“赤德衰尽,袁为黄胤” 2.“以黄代赤,德运之次” 三 曹魏“受禅”与东汉终结 1.“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 2.“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聪明” 四 蜀汉的火德“正统”标榜 第八章 谶纬文献中的“尧后火德”说 一 谶纬中的五行理论 1.五行配合图式对谶纬的影响 2.谶纬中的五帝星 3.天上帝星与人间帝统的融合 二 谶纬文献中的“尧后火德”说 1.高祖感生说与“汉家尧后”说的矛盾与调和 2.作为火德帝的“汉祖”与“尧后” 第九章 “玄圣”孔子与“为汉赤制” 一 孔子为“王”说 1.“圣人”与“圣王” 2.孔子的“王者”身份 3.从“素王”到“黑帝后” 二 由“受命王”到“制法主”的演变 1.“墨孔生,为赤制” 2.“获麟”与“赤受命,苍失权” 3.谶纬版帝德谱 参考文献 附录谶纬研究述略 一 谶纬书的辑佚整理 二 谶纬研究概况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华文史新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042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92.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