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科学论断的理论范畴、思想渊源、现实意义,以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作用。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是解开政治经济学的世纪难题,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本来意义,对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再研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可实施性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正确方法(其中包括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具体方法的十二个方面)。
图书 |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和谐社会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科学论断的理论范畴、思想渊源、现实意义,以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作用。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是解开政治经济学的世纪难题,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本来意义,对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再研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可实施性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正确方法(其中包括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具体方法的十二个方面)。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绪论——解开政治经济学的世纪难题/1 一、政治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 / 1 二、长期解不开“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世纪难题的主要原因/7 三、解开“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世纪难题的正确方法/ 12 第二章 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本来意义/15 一、系统学习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必要性 / 15 二、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论述/ 17 三、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述/22 四、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确切含义/26 五、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始点范畴 /29 第三章 对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再研究/33 一、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认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35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39 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对立统一规律/44 四、马克思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与科斯“产权理论”的比较/49 五、马克思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告诉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2 第四章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可实施性与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正确方法/54 一、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55 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正确性/58 三、国有企业问题渊源/62 四、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完全可以实施的经济制度/65 五、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正确方法就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68 六、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兼论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 74 第五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一 ——建立正确的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 80 一、建立正确的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首要条件 / 8 1 二、建立正确的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关键是改变思想方法/84 三、正确的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实质和基本内容/ 88 四、建立正确的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具体方法和步骤/90 五、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93 六、提取生产资料占有税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来意义和可操作性/96 第六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二 ——让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成为所在企业的真正股东 / 107 一、国有企业劳动者成为所在企业真正股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08 二、使国有企业劳动者成为所在企业真正股东的方法/ lll 三、“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所产生的“股份制”与现在实行的股份制的主要区别/ 116 四、必须尽快解决国有企业劳动者主人地位缺失的问题/ 118 五、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企业搞“职工持股”的实质/ 119 第七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三 ——国有企业的分解与联合/ 122 一、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双高”规律/ 122 二、国有企业分解的必然性、必要性、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125 三、国有企业联合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131 第八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四 ——国有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国有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者就业 / l37 二、国有企业减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139 三、国有企业减员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141 四、利用失业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47 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劳动就业率/ 150 第九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五 ——国有企业必须实行民主管理 / 153 一、企业管理方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154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国有企业必须实行民主管理/ 157 三、国有企业民主管理机构的设置/ 160 四、正确处理国有企业民主管理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之间的关系 / 163 五、正确处理加强党委集体领导与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之间的关系 / 168 六、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家年薪制的正确方法/ 17l 第十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六 ——建立普遍、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 175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立普遍、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 175 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与资今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区别 / 178 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方法/ 180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各种商业保险的关系/184 第十一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七 ——改革国有企业和公职人员的住房分配制度 / 186 一、实行住房商品化、分配货币化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必不可少的环节/ 187 二、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行住房商品化和分配货币化/ 188 三、改革国有企业和公职人员住房分配制度的基本方法/ 189 四、提高公有住房房租的幅度及依据 / 191 五、实行建房土地商品化及住房补贴公开化/ 192 六、实行住房补贴的方法/ 193 七、关于建设经济适用房问题/ 194 第十二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八 ——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 / 19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物质保证/ 197 二、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特点、主要税种和征收方法/201 三、改革现在的税收征管方法 / 205 四、防止税收中腐败问题的方法 / 207 第十三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九 ——建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 209 一、银行国有化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09 二、建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是劳动者之间平等占有生产资料的客观要求 / 2ll 三、建立银行与企业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内容和基本方法/212 四、建立银行的监督管理制度 / 215 五、国有银行“坏账”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 / 216 第十四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十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20 一、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客观要求/221 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中的辩证法/223 三、实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226 四、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升值问题/229 第十五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十一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234 一、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234 二、解答人们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几个疑问 / 24l 三、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本方法/243 四、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44 第十六章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方法之十二 ——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8 一、充分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包含的深刻道理/249 二、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健全导致的“三农”问题/252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254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其他办法/2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和谐社会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宝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8533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14.1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