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万别借钱
内容
编辑推荐

闹上法庭的尴尬,友情在金钱面前的煎熬,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 千万别借钱,其实不是对友情的不信任,而是对情感的珍重,对朋友的尊重。无论是朋友与钱的问题,或是朋友间的其他问题,都是一个朋友间的信义问题。只要我们真心为朋友着想,处处珍重自己,尊重朋友,无论是借钱还是被借,都可以妥善处理。如果出现欺诈或有欺诈的可能,那就早已超出了朋友的范围,一般往来尚难以为继,更何况钱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千万别借钱”,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这一观点。感受作者的观点,让自己来判断。

内容推荐

千万别借钱,其实不是对友情的不信仍,而是对情感的珍重,对朋友的尊重。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的“淡”不是对金钱的完全绝缘,而是不要把朋友关系变成由金钱支配的商业关系。当金钱在朋友之间占据一定分量的时候,朋友之间行为可能更加亲密,但感情却已经开始疏远了。

说到底,无论是朋友与钱的问题,或是朋友间的其他问题,都是一个朋友间的信义问题。只要我们真心为朋友着想,处处珍重自己,尊重朋友,无论是借钱还是被借,都可以妥善处理。如果出现欺诈或有欺诈的可能,那就早已超出了朋友的范围,一般往来尚难以为继,更何况钱的问题。

“真正的朋友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一双翅膀、一根拐杖、沙漠中的一瓶永远喝不完的甘露。”总之,“千万别借钱”,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

目录

第一章 “千万别借钱”,只是一句伤心的反语

第二章 借还是不借,一个两难的选择

第三章 借一个,朋友少一个

第四章 向人借钱是不道德的

第五章 让朋友为自己的前途买单

第六章 朋友的钱是大家的,我的钱是我的

第七章 为朋友担保也是一种罪

第八章 借可以,但总要有字据吧

第九章 讨债有罪,欠债有理

第十章 闹上法庭的尴尬

第十一章 友情在金钱面前煎熬

第十二章 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人

试读章节

很多人以为,我写这本书只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充其量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也许本书最终都没有提出一劳永逸解决处理朋友与借钱关系的办法,但总是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可以借鉴的方法。毕竟,谁让我也是深受朋友借钱不还之苦的“苦难大众”呢?

六年前,同窗好友钱某以自己看中一款最新的IBM笔记本电脑,手头还短5000块钱,一周后马上归还为由,向我借了3000元钱,这是我攒了一年准备自己买电脑的存款。后来我才知道,他用这个借口又分别向其他三位同学各“筹款”3000元。后来,他用这款价值21000块“大洋”的电脑到处炫耀。然而,直到毕业分开那一天,他都没有跟我提那3000块钱的事,该干嘛就干嘛,之后又向我借了1000元。而我倒是战战兢兢的,想要开口要钱又不好意思开口。再后来,毕业了,也就基本没有什么联系了,钱自然也就打了水漂。我想,自己今后再也不会轻易借钱给别人了。

三年前,同事兼好友安某说自己和女朋友要买房子,基本上都定下来了,现在交首付还短两万,家里面十天后才能把钱寄过来,但房子太抢手了,自己必须尽快把合同给签了,向我借两万。我学聪明了,推托一下,只借给他1万,自己还很不好意思。后来只要一与他见面,他就会主动提起还钱的事,使我还为怀疑过他而惭愧不已。过了十天,安某跟我见面时没有说还钱的事,又等了一天,没有任何消息。第二天见面,安某还是正常打招呼、开玩笑,我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日期,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借过钱给他。一周后,他依然如故。两周后,他毫无变化。三周后,他的生活比我还要滋润。我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出言提醒他:“小安,房子买好了吗?还需要帮什么忙吗?”他倒也乖巧,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解释道:“对不起!家里临时出了急事,钱还没有寄过来,暂时不能还你。你看,这两天我都不好意思跟你提钱的事。再宽限几天吧!下星期一定把钱还你。”

当然,在这两次之前、之间以及之后,我同样面临过无数次被借钱的时刻,虽然同样有过收到朋友还钱的“人财两得”的双喜临门的幸福,但更多的是“人财两失”的后悔与痛苦。毕竟,借出钱的同时,我还借出了对朋友的信任与朋友间的感情。可是,一次次的伤害,让我不得不总结出了痛苦的经验:“千万别借钱!”

生活的经验教训了我,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金钱的往来,本来还算不错的关系常常会被一个“钱”字轻而易举颠覆,可见钱的分量不可小视。当然如果朋友有急用,钱数又不多,我会说明钱拿走,不用还,这样钱一出手,我就只当它丢了,不再牵肠挂肚地惦记,以免受思念之苦。

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富有经验的借钱人,向你伸手的办法层出不穷,不仅情词恳切、诺言如山,还能直接针对我们的心理进行攻坚,直把你逼得如不通融就是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自己就好像是万恶之徒。但就是这些人,使你的钱一旦借出去了,便遥遥无归期,自己从此陷入漫长的等待之中。想要开口讨债(明明自己是债主,要钱是名正言顺的),可一想到向债务人索取欠款,马上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颊变红,耳朵鸣响,再到真正去讨债时,一向的伶牙俐齿竟然变成笨嘴拙舌了。不仅是钱,就是藏书一旦被别人索借,也很少能 得到璧还,即使侥幸归还了,也早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让 我心疼得泪水淋淋。难道今天朋友之间,欠债的就真的是大 爷?讨债的就非得是孙子?

金钱是万恶之源,当友情因为金钱的渗透而掺上杂质的时 候,朋友关系也就变成了债务关系;当一个人不时惦记着对方 还自己钱的时候,友情必然经受金钱的考验。我们不是圣人, 我们在急需用钱,在盘点自己财产的时候,难免会把朋友欠自 己的钱想起来;我们也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支 配、使用我们收入的人也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自己可以因为友 情而忘记欠债,但家人没有这个义务。

当我们发现借出去的钱覆水难收的时候,我们还会对借了 钱的朋友满怀热情、万分信任吗?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总是把钱借出去的一方。人总有个 困难的时候,万一发生什么意外要用到钱,一时半会儿身边凑 不齐那个数,只得低下头扯下脸皮来问朋友借钱渡难。偏偏此 时的朋友(借方),又多半给你看白脸黑脸,因为借主也舍不得,毕竟这钱不是变戏法变出来的,是辛苦攒下的,一借就是几千,挨谁谁不心疼?虽然俗话说:“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可你 不是亲兄弟,跟你没法算,毕竟是朋友,所以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就是怕伤阶级感情。借几百不用打借条,但你一口气借几千,这数儿虽不算大,可没准儿在借主的心里就被你吓大了。一想到这些,我也不能再想着向朋友借钱了。急用钱的时候,从父母那里暂时支用,也不要想着向朋友借;或者,能暂时不花钱就先忍一忍吧!我害怕向朋友借钱时,他看着我的怀疑目光。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印象很是深刻。文章说一位女士的丈夫的朋友开公司,开了倒,倒了再开,前前后后朋友向她先生借了好些钱。他先生念及朋友一场,说借就借。但是,那位朋友并没有好借好还,一直都没有把钱还回来,也没有相应的消息回馈。一向好脾气的先生终于忍不住爆发了,然后很是伤心——难道朋友之间的关系只凭一纸借条相抵?这未免太让人心寒。当然,后来知道,朋友不还钱的原因不是不想还,而是根本就周转不开,还不了。

太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到网上说明了整件事,其中一句话说得很对我心:“人,不能只在自个儿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想起朋友,没有谁给你这样的特权,不要玷污‘朋友’一词,千万不要!”

朋友借钱,借一次,伤一次,这让我无限悲哀!......

                         P3-6

后记

思考了这么久的朋友与借钱的问题,到今天好像得出了清晰的结论,也好像又绕回到了最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候的观点。但总算对自己思考的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也算是有一个交代吧!

最重要的是,在创作与思考,在与众多朋友交谈讨论的过程中,我又学到了很多真正的学问,也加深了对朋友的了解。这样的收获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朋友与金钱,可以说是人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一次生活化的思考,也可以说是哲学问题的杂谈。但我更愿意相信,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是关于生活的思考和对生活方法的总结。我也尽量在创作过程中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希望大家在阅读中能够有所收获,能够引起大家思想的共鸣,引发大家对生活的思考。这样,我就满足了。

本书虽然是自己思路的展现,但是绝不仅仅是我一个经历与思考的总结。正如正文理提到的,我这里在阐述自己思路的基础上,引入了很多朋友的观点与实例,也引用、参照了一些媒体舆论的著述。对此,我一并致以感谢。对其中有什么疑问的,请与作者联系。

对于在本书创作过程中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朋友,我想在此特别提出来,他们是:赵光忠、江向东、许智博、宋维同、周建国、周莹玉、赵哲、关雷鸣、杨林、刘莉、张军生、王小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万别借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0400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7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