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眼温柔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当代第一部以西溪湿地为文化背景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题材现实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现代中年人爱情伦理小说。作者苏沧桑将西溪独一无二的湿地美景、底蕴深厚的庵堂文化、隐居文化、箫文化与一个荡气回肠的现代爱情故事巧妙融合,女主人公灵犀——一个从西溪梅花深处漂来的孩子,成长于西溪、相思于西溪、隐居于西溪、顿悟于西溪,埋葬于西溪……反映了作者对时下中年人爱情和婚姻矛盾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爱、生命、死亡的终极关怀。

内容推荐

  一部凄美感人的中年人爱情伦理小说,一个荡气回肠、发人深思的现代都市爱情传奇。

至今已令每一位女性读者为之落泪的现代版《神雕侠侣》;全国第一部以西溪湿地为文化背景的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6年成熟女性推荐读物。浙江省2006年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文学解读浙江”重点作品。

试读章节

  一

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二月的清晨,西溪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景象。

东边一枚玫瑰红的初阳,西天一轮淡黄的圆月,如苍天两只温柔的眼睛俯瞰着人间。

晨雾忽然散尽,西溪千百个纵横相连的湖塘,如千百只清亮的眼睛齐齐睁开,与苍天两只温柔的眼睛深情对视。

万籁俱寂,仿佛时间停止,仿佛地已老,天已荒。

这时,不知从何处,慢慢飘出一只竹篷小船,随着清澈见底的西溪水,悠悠穿行在千万棵依水而立的古梅树间。

微风过处,落英缤纷,花飞如雪,冉冉飘落在船上。

小船慢慢飘到了一个无名小岛边、临水一座庵堂的黄土墙脚下,忽然被墙脚旁一棵老梅树绊了一下,在水里打起了转。

“嗯啊——”小船内随之飘出一个婴儿娇嫩的哭声。

与庵堂一墙之隔的瓦房里,循声飞快跑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眉目清秀,戴着一条旧红领巾,穿着一身肥大的、洗得发白的军装。他跑到水边,利索地挽起裤腿,通通通踩进水里,蹲下身,伸长双臂,用力将小船扒拉到身边。

只见小船上放着一个草筐,草筐里放着一个襁褓!棉里绸面的小被子,被面是用真丝和金丝绣的,非常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婴儿的哭声突然停息。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战战兢兢地撩开了襁褓一角,只见一个粉红色的婴儿忽然睁开眼睛,鼻子一皱,露出没牙的小嘴,对着他璨然一笑。

小男孩吓了一大跳,连忙回头大声呼叫:“娘!娘!快来!”

瓦房里随即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农家妇女,黑里透红的脸庞,矮小的身材,半弓着腰,走路一瘸一拐的,一条大辫子在她身后晃来晃去,显得非常累赘。她艰难地挪到水边,手忙脚乱地抱起婴儿,粗略检查了一下,轻声叫道:“是个女伢儿!”

这个发出轻声惊叫的女人,叫的莲,是个寡妇。小男孩是她的儿子晴川,“晴川”的名字是一位长者取的,据说取自西溪古代一位隐居者的名字。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与西湖仅一山之隔,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中湿地,独具田园牧歌式的韵味和野趣,自古和西湖、西泠并称“三西”。三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溪以十里香溪、百家庵堂、明月蒹葭著称于世,与灵峰、孤山并称杭州三大赏梅胜地,是无数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隐居的世外桃源,留下过苏轼、秦观、唐寅、张岱、厉鹗、郁达夫、徐志摩等名人志士的足迹和诗文。

的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犹豫了一下,一抬腿就往水香庵走。

晴川慌忙拽住她的衣角,问:“娘,干吗去?”

“把她送到庵里。”的莲没有停脚的意思。

“为什么呀?娘,我们留下她吧,你看她长得多可爱啊!”晴川踮起脚尖,怕的莲不相信似地指给她看。不料小婴儿异常配合,又露出没牙的小嘴,对着他们倆璨然一笑。

“娘,你看,你看!”

“唉,不行啊。”的莲摇了摇头,顾自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庵门。

晴川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这一天是晴川的生日。他觉得这个花骨朵儿般的婴儿一定是上天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执意将她送进水香庵。

烟雾缭绕中,年事已高的慈月师太与其说在佛堂前闭目打坐,不如说在打磕睡。  水香庵只有慈月、静月一老一小两个外地来的尼姑,孤零零的两个大殿,香火时断时续。如今,外面在闹文化大革命,大破“四旧”,大多数的寺庙都被砸了,幸好这儿山高皇帝远,村里对水香庵是睁只眼闭只眼,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的莲见慈月师太毫无反应,一时不知所措。晴川已经跟在后面走了进来,嘴巴翘得老高。

“嗯啊——”婴儿忽然啼哭起来。

慈月师太没有一点惊奇,勉为其难地睁开了眼睛。

的莲跟慈月师太说了大致经过,央求道:“师太,你行行好,收留她吧,你看,这孩子连身上的血都没擦……”

慈月师太轻轻掀开襁褓看了看,扭过头去,唱歌似地念了句:“阿弥陀佛!”

过了一会儿,她回过头来,皱着眉、摇着头说:“我们这个地方,怎么能收养孩子呢?你去问问,也许谁家刚想要呢。”

的莲说:“我也想过,是个男孩倒有人要,可这年头,哪家不嫌嘴多手少,谁会要个女孩子啊?我倒是想要,可是我自己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一犯腰疼病就直不起身子。我怕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亏待了这可怜的孩子啊……”

站在一旁的晴川听了母亲的话,把噘着的嘴努了努放下了。

P1-4

后记

《千眼温柔》是一部题材现实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现代中年人爱情伦理小说。它是全国第一部以西溪湿地为文化背景的长篇小说,也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一、关于缘起

2002年,我第一次来到全国唯一的城中湿地——西溪,感到很震撼,为它独一无二的湿地美景——千眼湖塘、十里梅花、明月蒹葭,为它底蕴深厚的佛教文化和隐居文化。

它是没有消逝的世外桃源。

它是大地上一只无比纯净美丽的眼睛。

因此,我写了一篇散文《一只叫西溪的眼》,将它收入我的散文集《风月无边》。

2004年,一位读过《风月无边》的朋友辗转找到我,诚恳地邀请我为西溪写一本书。当时,我正在酝酿一部关于“眼睛”的长篇小说。几个人坐在秋水山庄的餐桌前商量时,我脑海里忽然跳出了西溪这只“眼睛”。我是个很相信缘分的人,直觉告诉我,我和西溪有缘。

二、关于故事

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一定要“好看,感人,有思想。”这也是我创作《千眼温柔》的标尺。

(一)《千眼温柔》是一个关于“爱、生命、死亡”的故事。

一个神秘的西溪湿地。

一位吹箫的美丽女子。

一场凄美的网恋、婚外恋、异地恋、生死恋。

一份催人泪下的别样亲情。

一段孤独离奇的隐居生活。

一纸震撼人心的生死决定。

以上这些,是《千眼温柔》的基本元素。剖析当今社会人性的矛盾、情感的困惑,探索人与人怎样信守诺言、互相宽容、和谐共处,诠释爱、生命、死亡这个人类艺术永恒的主题。

我很高兴,至今,几乎每一位读过《千眼温柔》的人,第一句话都是:“很美,很感人。”特别是女性读者,都说流了很多眼泪。

(二)《千眼温柔》是一个关于“诺言”的故事。

我认为,“诚实守信”是当代人最缺失的珍贵品质。因此,在《千眼温柔》里,我试图通过书中每个人物对诺言的真诚、坚决与执著,使这个悲凉的故事显得温馨、深情、厚重。

天使爱上魔鬼,对上帝许下诺言,要陪魔鬼永远被禁锢在黑暗里。

女主人公灵犀(天使的化身、从西溪梅花深处漂来的弃婴、单纯善良优雅娴静的吹箫女子)背叛了有冷暴力倾向的丈夫向上,与有妇之夫左边一步步陷入刻骨铭心的不伦之恋。后因揭露招生黑幕而辞职,因婚外恋曝光而离婚,因退让而放弃视为生命的左边和儿子,独自隐居西溪。两年后,终于和左边重聚,却被误诊为绝症。面对为救自己而双目失明的前夫向上,许下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生死诺言。

在这部小说里,灵犀、左边、灵犀的丈夫向上、左边的妻子夏寒等等,每个人在炼狱般的痛苦挣扎里,仍用严肃的态度,像季节一样,信守着、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尽管比登一座大山渡一条大河更难上千百倍,尽管付出几年乃至生命的代价。

(三)《千眼温柔》是一个关于“和谐”的故事。

我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对我说,现在的电视电影,到处是阴谋诡计,打打杀杀,为什么不写点好的,老写坏,把社会风气搞得这么糟?

这番话让我深思。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可能不刻画真实的人性。但如果一味展示甚至夸大人性的恶。对于整个社会,特别是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

写《千眼温柔》时,我决定:我不写“坏”的,我要写“好”的——写人怎样“弃恶扬善”,怎样“和谐共处”。这个想法也许非常幼稚,但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婚外恋是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热门话题。爱最怕什么?最怕的是假,是不负责任。一方面,两个人不相爱了,不能假装爱,只好分手。另一方面,从前的承诺要守,现在的家庭责任要负,无辜的孩子们怎么办?这是现代人特别是中年人情感最大的困惑。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上演着关于婚外恋的爱恨情仇,到处是找不到出路的男女和无辜受到伤害的孩子。他们不是坏人,也往往说不清谁对谁错,但都痛苦万分。这是为什么?是人性的弱点——自私、任性、对孤独的恐惧、对爱的贪婪——使然。怎么办?没有别的出路,唯有光大人性中的“善”——用爱、温柔、善良、沟通、亲近、理解、宽容——救赎人类自己。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世界才会和平。

怀着这份美好愿望,我将每个人都写成好人;我将西溪写成人间天堂——一个天使和魔鬼都能相爱的地方,一个异教都能殊途同归的地方,一个有神奇力量使人们互相宽容、和谐共处的地方。

(四)《千眼温柔》是一个既“唯美”又“现实”的故事。

《千眼温柔》的人物、故事、意境、主题都很唯美,但是本质上,它从侧面处处映照着当下现实社会丑陋的、有问题的各方面——这是《千眼温柔》力图深刻和厚重所在。

通篇小说有很强的宿命感,主人公的爱情、人生好像都是前世注定,似乎与现实社会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造成灵犀悲剧命运的的黑手是谁?小说没有正面交代,但人人心知肚明。正如记者采访灵犀时,“灵犀流泪了。灵犀的悲哀,其实是社会深刻的悲哀。揭露了不仅仅是教育,包括诸如各类评奖、职称评审、官位升迁,乃至司法、医疗的等等方面,类似的不公正却涂饰着程序的冠冕堂皇而让人哭诉无门。这才是灵犀真正哭泣的原因。”

三、关于书名

书名有几个隐喻:

——西溪有千百个亮晶晶的湖塘,在大地上,就像千百只清亮的眼睛。

——观音菩萨“用千眼照见众生的忧愁,用千手普度世人的哀苦。”灵犀在庵堂长大,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当作母亲。

——灵犀有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得知患绝症后,决定提前结束生命,将眼睛捐献给双目失明的前夫。

——人性中“善”的本性,即“温柔”,即“爱”。

等等。

一直觉得这个书名解释起来好难,怎么都不到位。最近在《读者》第12期上看到一首歌《月亮之上》,惊喜地发现一句歌词“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绚烂”,这不是对《千眼温柔》最好的诠释吗?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去年的一首流行歌曲。

四、关于写作过程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痛苦,也很快乐。这个过程里,我收获的不仅是小说。

(一)采访和体验。我去西溪采访过多次,也采访过很多去过西溪的人。特别是一位专门跟踪拍摄西溪十几年的摄影家,他在西溪芦苇深处的小屋,他的小船,他的狗,他的茶,他的厕所等等给了我很深印象。很多灵感。为了故事的丰富和真实,我采访过很多朋友的家庭生活、爱情观念、情感故事,我也曾经上网和很多陌生人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我还刻意去体验生活,比如西溪农家生活,比如打高尔夫,比如听笛箫音乐,比如泡酒吧,比如去医院、律师事务所、机场管理部门、艺术学院了解情况等等,这些,都成了小说鲜活的血肉。

(二)思考和写作。我的写作状态像在做梦。每天晚上,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天马行空地想象,一边抱着笔记本电脑写,有时还旁若无人地又哭又笑:睡着时,那些人物、情节也会在梦里活灵活现。最深刻的体会是:两年里,我和我的主人公一起,对很多问题进行了从未有过的思考。我发现,我的内心深处有了很多改变。

五、关于后来

2006年元宵节,我完成了长篇小说《千眼温柔》初稿,从电脑上抬起头,忽然发现楼下花园里的梅花不知什么时候开了。想,西溪的梅花一定也开了。

晚上出去吃团圆饭,高架桥上堵车了。百无聊赖中,我看见一位身材欣长、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牵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从桥下慢慢走过。喧嚣的闹市中,他们的身影显得异常落寞。

向上?澈澈?

我不由四处张望,灵犀呢?她真的死了吗?左边呢?他在西溪守护埋葬着灵犀骨灰的菩提树?还是孤身一人回北方了?

“妈妈,你怎么了?”

女儿在叫我。

我恍然醒悟——我魂牵梦绕的这些人根本不存在,只是我笔下的人物。可就在这一刻,我觉得他们都活了。是的,他们原本就来自现实生活。

亲爱的读者,当你的泪水濡湿书页时,请不要怪我写得太凄惨,因为生活远比小说更无奈。也不要怪我写得太煽情,因为人间真情远比小说更感人。也不要怪我写得太唯美,因为有时侯,混沌人性中迸发的善与爱,远比小说写的更美好。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想对我说,期待你的指教,我的信箱是:sucangsang@263.net,谢谢。读书有福,祝你们一生幸福。

《千眼温柔》是全国第一部以西溪湿地为文化背景的长篇小说。此书得到了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西湖区政府的余新平先生、黄春雷先生、单金发先生,西溪管委会的单金华先生、梁进先生、张文炬先生,他们给了此书莫大的扶助,同时,他们是一群正在兢兢业业为西溪造福、为人类造福的人民公仆。

《千眼温柔》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创作、修改、完善,离不开我的恩师叶文玲、吴泰昌、莫言和我的家人朋友赐予的宝贵意见和关怀帮助。

《千眼温柔》得以顺利出版,还要特别感谢作家出版社编辑的不吝指教和无私帮助。

在此,一并致以最深的谢意,最真的祝福。

二00六年六月于杭州春江花月

书评(媒体评论)

《千眼温柔》是一部凄美感人的爱情伦理小说。

魔幻的色彩增加了小说的多异性。

在力求小说“好看、感人、有思想”中表现出色。

为此评为浙江省现实主义文学精品工程“文学解读浙”重点作品。

——浙江省作家协会

确实是—部浪漫小说,网恋,婚外恋,生生死死,西溪,洞箫,天使,魔鬼……语言很华丽,很抒情。

——莫言(著名作家)

《千眼温柔》人物、情节空灵优美,极富想象力,有思想。将西溪写得太美了。

——叶文玲(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眼温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沧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7342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