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阳光校园拒绝暴力/想想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青春中的伤痛,对于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黑洞般幽深的噩梦。

谁来拯救他们的灾难?在需要保护时该向谁求援?难道青青校园庇护不了孩子柔软的身体和心灵?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详细记录了16起在我国校园中发生的暴力事件,简略记叙达50余起。从学生被虐、女生施虐、校园恶棍、语言暴力危害、学生从受害者到施暴者的转变、教师的暴力行为、迷漫校园的暴力文化、学校对待暴力的态度八个方面多角度有层次地举例和论证校园暴力问题,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内容推荐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详细记录了16起在我国校园中发生的暴力事件,简略记叙达50余起。

作者从学生被虐、女生施虐、校园恶棍、语言暴力危害、学生从受害者到施暴者的转变、教师的暴力行为、迷漫校园的暴力文化、学校对待暴力的态度八个方面多角度有层次地举例和论证校园暴力问题,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重磅纪实文学。

目录

引子 暴力,校园不能承受之痛

第一章 凄楚的少女日记

1 开学第一天,她倒在了家门口

2 带锁的日记

3 谁都没有听到她的哭泣

4 还有许多个小旋

第二章 女生施暴也疯狂

1 夜晚来临的时候

2 连续三天火烧下身

3 我只想烧着玩玩

4 女生更需心灵关怀

第三章 “歪人”留下的噩梦

1 美军虐俘校园重演

2 他们的名字叫“歪人”

3 抹不去的噩梦

4 集体的变质更为可怕

第四章 “软暴力”同样杀人

1 他被评上了“最差学生”

2 周六,末日来临

3 把你的家长叫来

4 语言伤害,校园第一杀手

5 九岁男孩的十八条“罪状”

第五章 从受害人的施暴者

1 血案,发生在早晨

2 猴子与老虎

3 一个人的反抗

第六章 教师,校园暴力代言人

1 他从四楼纵身跳下

2 教师施暴不完全记事簿

3 教育侵略的恶果将由谁来吞

第七章 校园流行暴力文化

1 扑朔迷离的“广州事件”

2 今天你狼了没有

3 被纵容的“执勤队”

4 我就这样称霸江湖

第八章 学校,再也不能沉默了

1 沉默是一种犯罪

2 圆小旋一个遗梦

3 国旗下的耻辱

跋 远远没有结束

试读章节

小旋的父母痛不欲生,他们默默地整理着女儿的遗物,泪水止不住地哗哗直流。

母亲打开了小旋的一只黑色皮箱。最上面的一层,平铺着好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箱子最底部,则是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包。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开来,见是一个小小的带锁的日记本。

里面一共有五篇日记,计一千余字。第一篇没有注明日期,最后一篇写于2005年7月15日,那正是小旋从小学毕业的日子。

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在这本日记里记述了两年来被两个同班男生殴打欺负的经历。在得知心爱的女儿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并相信她的突然死亡与那两个男生的长期殴打有关后,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放声痛哭。

小旋在日记中写道:

我坐在他前面,是最悲哀的,常常挨打;

他出手很重……以前,我坚强不哭,后来总是被打,想到今后的日子也要被打,就哭出来了;

他像往常一样,打了我的背……用脚踢了我的腰……那时非常痛,我又哭了。上课后我擦干眼泪,没想到,一下课他又来了……那天下午放学,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让父母知道,偏偏那天爸爸在家,被他发现我眼睛红;

我担心死了,生怕明天爸爸到学校,又十自我被同学讥笑,一直想一直想,最后睡着了;

他还警告我,如果老师骂他,他就要打我;

我是多么地想读初一,不再受他们的摆布,不受到他们的命令……我是多么希望这漫长的岁月能够赶快过去,使我不再痛苦。

小旋说到的“他们”,一个是宋荣,一个则是他的小跟班张平。

小旋在日记里叙述了自五年级以来如噩梦一般的校园生活。“那个宋荣最坏,全班的女生都要听他的命令,也都让他打过。我坐在他前面,常常挨打,什么科的练习册都得让他抄,不让抄就得挨打。最可恶的是连考试也都要传他答案,不传也要挨打。他还规定我和几位同学玩,不然就要打。”

进入六年级,宋荣的座位调到了小旋的旁边,挨打更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宋荣常打我的头,一天不超过五次才怪,一经过我座位就打我的头,让我动不动就会头疼,头都快被打成傻子了。”“被他们控制后,我失去了自由,只要看到那个宋荣,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害十白起来。”

但是,小旋没有将这一切告诉自己的父母,“我常常窝在被里痛苦大哭,根本没有人知道,因为我很不想让自己的父母担心……”

女儿遗留的日记让父母悲痛欲绝。第二天,小旋父亲去了女儿考上的那所镇上的中学,小旋的好几位小学同学如今都在这所中学就读。本来,小旋开学第一天就要跟他们相聚的,不料,最后她竟没能踏进这所让她充满期望的学校一步。

站在学校操场上,小旋父亲痛心得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他拿出小旋的日记本,一字一句念了起来。还没念完,十几个同学哭成了一片。

“小旋被欺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我们全都告诉你。”同学们对小旋父亲说。

提起宋荣,王芳至今都心有余悸,她把头埋到胸前,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宋荣谁都欺负,但是打小旋打得最多。”王芳回忆道,宋荣坐在小旋的后面,“打身子不方便,就专门打头,开始用手打,后来喜欢拿着又厚又重的语文书打,有时候还拿凳子打。他一边打一边说,谁叫你成绩那么好,就是要打你的头,把你打成傻子!”

“你从他身边走过,他看不顺眼就会打你一顿。”另一个同学小梅说,“我们从来不敢跟大人说,他是全校最有名的人,谁都怕他。”

不少同学附和道:“是啊,别看他才上小学五六年级,但身体壮壮的,有一百五十斤呢。我们跟他打的话,他随便就能把我们手脚打断啊!”  小旋在班里最要好的朋友是何月,她跟小旋一样,曾长期遭到宋荣和张平的殴打。

何月还记得第一天认识小旋的情景。三年级的时候,何月插班到小旋所在的班级,和她最先主动说话的就是小旋。何月说:“她特别关心同学,我刚刚来到班上,所以她就很照顾我。”

可对于小旋与何月的亲近,宋荣却表现得异常愤怒,他一方面不让小旋接近何月,一方面也开始了对何月的“特殊关照”。他给何月起了个绰号叫“扫把星”,说她是来祸害班级的。宋荣向全班同学宣布:“我要除害。”

何月把自己受欺负的事告诉了班主任,但没起到什么作用,倒是放学后在校门口被宋荣堵住暴打了一顿。“我快崩溃了,”何月说,“放学后我找到小旋痛哭了一场。”

受了将近两年的煎熬后,何月死活都不肯去上学了。她休学了一个学期,然后跟着做生意的母亲去了杭州。

何月是在小旋下葬后两天从杭州回到村里的。她是带着和小旋一起上初中的愿望回来的。在杭州将近一年,何月心里的恐惧感逐渐消退,她又开始想念以前的朋友们,她想,她要去小旋所在的中学读书,“这样,我就又可以和小旋一起上学了。”

但是,小旋再也回不来了。P11-15

序言

暴力,校园不能承受之痛

2005年岁尾的一天,冷雨敲窗,我与编辑姜若华正式商定写一本有关校园暴力的书。那一刻,我的心沉甸甸的。

就在几天前,上海又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12月8日,一所技术学校中专部两名15岁的女孩王珊和许丽,被某职业高级中学的六个女生暴打、折磨近三个小时,为首的那个绰号叫“大姐”的女生才上高二,她长发飘飘却出手凶狠。

——她问我们身上带钱了没有,我们说只带了十几元钱。然后,她们开始搜我们的身和书包,结果搜出了一百多元钱。“大姐”发怒地说,最讨厌别人骗我了,随即就开始抽我们耳光。

许丽用发抖的小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忆起当时的遭遇。

——六个人先是一个个上来打我们耳光,然后揪着我们的头发往旁边的铁栏杆上撞。这时,她们又从书包里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铁管,是自来水管那样的铁管,大约有四十厘米长,恶狠狠地向我们敲过来。后来,她们说肚子饿了,就用搜出来的钱去买汉堡包,吃完后继续打我们。最后,她们说打得吃力了,就逼着我们两人互相抽对方耳光,直到逼着我俩答应在下周四前带给她们一千四百元钱,这才放我们回家。

从下午4点半一直到晚上7点半,三个小时的折磨让王珊和许丽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痛苦之中,或许那个脸色微黑、披着长发的女生将成为她们一生中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此恶劣的事件,让我又一次陷入沉思中:校园原本是洒满阳光的地方,是孩子们的天堂,是他们最安全的庇护所,但是,缘何会屡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给阳光校园蒙上一层阴影?受害的学生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施暴者中的男生女生一样令人痛心,他们也是未成年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使他们的心变得这般冷酷和残暴?这时,写一本有关校园暴力的书的念头再次涌起,并且还是那么强烈。

其实,想写这本书已经有多时了,这些年来,一桩桩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事件,让我始终不能安然。但是,写这样一本书实在是太难了,一开始就阻力重重,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在回避,我想或许他们(不管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的心都有了伤痕,不想再在伤口上撒盐;回避的还有那些发生了暴力事件的学校,他们要么讳莫如深,要么轻描淡写,我想或许他们是为了维护学校的面子吧。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其严重性是应该得到充分认识的,而将这校园不能承受之痛告之于世,并且予以剖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谁都不能推卸的责任。对于校园暴力如果采取沉默的态度,那么,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愈演愈烈。

就在我动笔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则报道,美国女作家施赖弗(L10ne]Shrl ver)刚刚出版的《我们需要谈谈凯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ln)》一书,在欧美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本书藉一个母亲之口探讨自己为人母的失败之处,因为她年仅15岁的儿子拿着枪在学校疯狂扫射,造成七名同学横死的惨剧。如今,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校园暴力事件时有所闻,而且常常是惊心动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施赖弗的这本新书才受到了格外的关注。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是一部小说,小说自然有小说的妙处,但是,我想我自己要写的这本书还是走纪实的路子,因为我相信真实的东西更有力量,更能震撼人。只是,除了那些发生过的真实的暴力事件,我还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并真实地告诉读者。这是一种尝试,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思路,因为,铲除校园暴力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艰巨任务。

要特别提及的是,本书中所提到的学生均系未成年人,因此几乎所有的姓名均为化名。这么做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而我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也一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落下的一个字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这使我的写作变得格外的沉重。

后记

远远没有结束

在初夏来临的时候,我的这本书接近了尾声。

但是,让人揪心的校园暴力却远远没有结束。

而且,校园暴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地认识。

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可限于篇幅,我只写了中小学校园区域内的暴力事件,而没有涉及属校园暴力性质但在其他地点发生的暴力事件,也没有涉及大学;我只写了身为学生或教师的施暴者导致的校园暴力事件,而没有涉及社会外来人员侵入学校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我只写了教师对学生的施暴,而没有涉及学生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人员对教师的施暴;我只写了各式各样的硬暴力和软暴力,而没有更多地涉及性暴力;但这些是一样的骇人听闻,一样的触目惊心。

这本书主要是为学生、家长、教师而写的,所以,没有专门去作理论和学术上的分析、研究。而在校园暴力成因说上,我是认可内因、外因之说的,内因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离、性格和精神问题、盲从行为和侥幸心理等等;外因则有不良文化的导向、社会暴力的延伸、学校教育的孱弱、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异化等等。本书涉及的校园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以口头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攻击、侮辱,以财物占有为目的的敲诈、勒索,以人身伤害为目的的斗殴、凶杀。

校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现象,在我国,近年来也呈现出愈益频繁、愈益严重的态势,形式更加复杂,过程更加隐蔽,从而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痛,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对学生心灵的扭曲,对社会正义的践踏,对人类未来的威胁。

因此,写作再怎么沉重,我也要坚持到底,我要以这本书向全社会发出我的呼吁和呐喊——遏制校园暴力迫在眉睫!所有的人都要行动起来!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我想以北京市通县中学教师李圣珍的话作为本书的结语:“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里,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刚才,我女儿跑到我的电脑跟前,大大咧咧地问我:“老爸,你写到哪里了?”然后,她跳跃着发出一声欢叫,并自言自语地问:“这是真的吗?以后老师真的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她看见的是我写到的广东省新会市几所小学共同推出十条“教师禁用语”的文字。忽然,女儿安静地坐了下来,直直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行文字,许久,再次喃喃地自言自语:“真的能做到这样吗……这可是我们老师的常用语啊……”

窗外,刮了一上午的强劲的风柔软了下来。

祝福女儿。

祝福校园里的学生。

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阳光校园拒绝暴力/想想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简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212235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