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既是思想解放的带头羊,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复兴的一个切入点。本书以述评的方式,拟定二十五个专题,正面回应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时所采取的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密切关注急剧变革的世界科技的诸多问题,反映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冲击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框架的变化和研究内容的拓展。本书最为可贵之处就是着眼于各种观点的争鸣和竞争,揭示理论的成长过程,使读者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思考空间,为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和爱好者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背景。
图书 | 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研参考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既是思想解放的带头羊,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复兴的一个切入点。本书以述评的方式,拟定二十五个专题,正面回应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时所采取的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密切关注急剧变革的世界科技的诸多问题,反映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冲击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框架的变化和研究内容的拓展。本书最为可贵之处就是着眼于各种观点的争鸣和竞争,揭示理论的成长过程,使读者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思考空间,为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和爱好者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背景。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既是思想解放的带头羊,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复兴的一个切入点。本书以述评的方式,拟定二十五个专题,正面回应自然辩证法在当代中国发展时所采取的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密切关注急剧变革的世界科技的诸多问题,反映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冲击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框架的变化和研究内容的拓展。 本书强调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确立是一个过程,目前各种教科书上所介绍的那些成熟的概念、原理、知识是由许多学者经过艰苦探索,包括失败和犯错误,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舍弃这一过程对于自然辩证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是十分不利的。本书最为可贵之处就是着眼于各种观点的争鸣和竞争,揭示理论的成长过程,使读者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思考空间,为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和爱好者展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背景。 目录 一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 三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四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五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六 科学乌托邦与科学敌托邦 七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八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科学 九 中国科技传统与近代以来中国科技的落后 十 自然哲学的历史兴衰与当代定位 十一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十二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十三 复杂性与非决定论 十四 科学合理性 十五 判决性实验的意义 十六 证实与证伪 十七 发现与辩护 十八 实在论、实证论与约定论 十九 技术的工程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 二十 技术的社会建构与技术的中立性 二十一 技术创新的主旨与主体 二十二 科学无禁区。技术有责任 二十三 科学技术的异化与解构 二十四 科学技术与文化 二十五 科学技术与伦理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研究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教研参考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大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756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3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N031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