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空战新兵(无人机与战争)/走进军事变革的现代战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无人机这种先进、高效的飞行器,它与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具有续航能力强、经济实用、无人员伤亡和训练维修成本低等独特优势。本书详细介绍无人机的技术,“全球鹰”、“不死鸟”等系列无人机的特点、发展,并介绍几个主要军事大国的无人机研究、制造,展望无人机未来的发展动向。

内容推荐

无人机是当今高技术武器装备之一,被誉为现代战场的“千里眼”和“杀手锏”。它不需要飞行员在机舱内进行驾驶,飞行全过程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下自动完成。与有人驾驭的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续航能力强、经济实用、无人员伤亡和训练维修成本低等独特优势。可以断言,无人机将在未来20年至50年主宰人类天空。所以世界上各主要军事国家对无人机在军事上的用途十分青睐。

本书对世界各国的无人机发展现状、无人机的各种类别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作全面介绍,并配以大量图例实例,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

目录

总序/1

总前言/4

前言/1

第一章 未来空战的奇兵/1

第一节 兵不血刃,现代战争的骄子/3

第二节 无人机的组成/14

第三节 高空千里眼、会飞的眼睛、战场侦察生力军(侦察)/16

第四节 空中飞刀、无人化空战尖兵(攻击)/18

第五节 遥控战争于千里之外、战场引诱骚扰高手(通讯干扰电子战)/21

第六节 无人机的奥妙、特种作战利器和军事训练好帮手/23

第二章 庞大的常规无人机家族/25

第一节 美国/27

第二节 英国/65

第三节 以色列/71

第四节 俄罗斯/87

第五节 中国/97

第三章 微小杀手锏/107

第一节 美国/113

第二节 以色列/125

第三节 日本/133

第四节 德国/134

第五节 中国/136

第四章 编队飞行,协同攻击/139

第五章 走向未来的现代无人机/145

试读章节

第二节 无人机的组成

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特殊形式的无人机外,大多数无人机都由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动力装置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1)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操作作用。在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不同用途的飞机其机翼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

(2)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3)尾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

(4)起落装置——飞机的起落架大都由减震支柱和机轮组成,作用是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

(5)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主要用来产生拉力和推力,使飞机前进。其次还可为飞机上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源等。现在无人机动力装置应用较广泛的有:航空汽油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等。除了发动机本身,动力装置还包括一系列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系统。

无人机上除了这五个主要部分外,根据执行任务的需要,还装有各种仪表、通讯设备、领航设备、安全设备等其他负载设备。

第三节 高空千里眼、会飞的眼睛、战场侦察生力军(侦察)

利用无人机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战场,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有80%的军事情报是靠无人机获得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共出动各种无人机500多架次,飞行1600多小时,为战区和各部队指挥官收集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科索沃战争,美、英、法、德、意5个国家纷纷选用了性能各异的无人机参战。参战的无人机共有7种,200多架,这是历次战争中使用无人机数量最多的一次,战争中为北约部队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情报信息,在情报侦察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的无人机,对阿境内的塔利班武装进行了广泛的侦察,获取了大量的情报,为美国实施精确打击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全球性侦察监视任务可由类似于低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无人机完成,如太阳能动力和微波能无人机,它可长年累月地在25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一般的防空火力无法触及,活动半径不受限制,丰要可对卫星发射、核试验和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等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侦察监视;战区侦察监视任务可由活动半径在700—1000千米以上无人机完成,如美制“暗星”系列是一种隐身性能较好、续航能力强的无人机,主要对战场范围内的敌兵力部署、重要目标的分布和战役军事调动等行动进行侦察监视;敌后纵深侦察监视任务可由能在高空进行远距离跨国飞行的无人机遂行,如美制“全球鹰”具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战时对敌战略纵深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战术侦察监视任务可由活动半径在几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的无人机执行,如美制“短毛猎犬”和加拿大的“哨兵”都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师和师以下部队的战场侦察监视任务;隐形微型无人侦察机,既可深入敌后遂行特种侦察,也可作为单兵携带的侦察装备使用。

P14-17

序言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是当今高技术武器装备之一,它可作为空中侦察平台和武器平台,通过携带不同的设备,执行侦察监视、对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中继、目标定位、攻击损伤有效评估等诸多军事行动,被誉为现代战场的“千里眼”和“杀手锏”。它不需要飞行员在机舱内进行驾驶,飞行全过程在电子设备的控制下自动完成。无人机上不用安装任何与飞行员有关的设备,这样可以腾出空间和重量装更重要的设备。由于无人机是无人驾驶,因而可以把它送到危险的环境执行任务而无须担心人员伤亡的问题,目前,全球约有4.8万架无人机。现在可以断言,无人机将在未来20年至50年主宰人类天空。所以世界上各主要军事国家对无人机在军事上的用途十分青睐。

与有人驾驭的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续航能力强、经济实用、无人员伤亡和训练维修成本低等独特优势。

第一,续航能力强。目前,在已投入实战运用的众多无人机中,美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续航时间已达42小时,比现有任何一种有人驾驶飞机的巡航时间都要长。然而,随着无人机动力系统的改善,未来无人机续航能力更强。像美研制的“开拓者”、“百夫长”和“太阳”号等无人机,因采用太阳能动力系统,其设计续航时间将达96小时,飞行高度可达2万米。而加拿大研制的sHARP无人机,则通过微波能量转换系统,将地面抛物面天线释放出的大量微波能转换成电能,并输入电动机驱动螺旋桨,其设计续航时间则可达6—12个月。

第二,经济实用。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因无人机不载人,其机体都很小,最小只有苍蝇、飞鸟和蜻蜓那么大,通常研制成本都很低。如美制小型无人机FQM—151A“短毛猎犬”,造价仅为5000美元,加拿大研制的CL—227“哨兵”无人机,造价45000美元,即使像大块头的“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的造价,也仅为1100万美元,成本不足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1/3。此外,由于无人机可利用废旧的有人驾驶飞机改造,也可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

第三,人员零伤亡。由于无人机操作员只需在远离交战区域的地面控制站里,凭借远程遥控系统,借助无人机和其他战场侦察系统传回的实时战场图景,即可指挥无人机遂行各种急难险重的作战任务,因此,他们面临的威胁自然要比那些驾驶飞机冲锋陷阵的飞行员们要小得多。

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乃至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已成为战场上空执行空中任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和数字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新一代的无人机能从多种平台上发射和回收,例如从地面车辆、舰船、航空器、亚轨道飞行器和卫星进行发射和回收。地面操纵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检验它的程序并根据需要改变无人机的航向。而其他一些更先进的技术装备,如高级窃听装置、穿透树叶的雷达、提供化学能力的微型分光计设备等,也将被安装到无人机上。

美国防部已将无人机视为“具有转型能力”的重点装备,并积极发展这一具有重大军事应用价值的新装备。2004年2月,美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向国防部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认为无人机在监视、目标选择以及对情报、监视与侦察数据的获取和分发方面表现突出,应鼓励各军种继续装备,并采用跨军种采购方式快速增加装备数量。2004年5月,美国国防部开始修订《2002—2027年无人机发展路线图》,根据新修订的发展路线图,美军到2010年无人机数量将从现在的数百架跃升至1000架左右,型号约增加到14种。随后,美国又提出下一代无人作战飞机的具体性能指标,即不经空中加油航程达到2400千米,可携带2040千克有效载荷,至少能在1850千米附近空域滞空2小时;具备空中加油、隐身以及舰上或陆地的起降能力,并逐步实现“全球到达”。海军还要求在2009财年前,生产14架X—45C和X—47B无人作战飞机

欧盟国家目前也十分重视无人机的发展研究。2004年12月,欧盟技术委员会公布的报告称,在无人作战飞机方面,欧盟国家普遍发展缓慢,要求西欧各国积极支持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制。该报告认为,如果不在无人作战飞机方面进行合作开发,到2015年,欧洲部队将不能与美国在小到中等规模的冲突行动中进行联合行动。

下一代无人机在执行不同作战任务时将充分使用协同战术。而增强协同作战能力,是未来无人机研制的重点之一。2004年5月,美空军完成X—45A无人作战飞机与有人驾驶的T—33飞机的协同飞行。6月,美空军进行有人机与无人机通过语音导航系统进行协同作战的演示验证。这套语音导航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研制,能够使有人机的飞行员通过语音对无人机下达作战任务。无人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还可实时接收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有用信息以规避危险。这种导航系统将大大提高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

美空军还利用新开发的视频系统完成无人机数据融合试验。该视频系统具有实时处理功能,可以将两架无人机同时传输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结合地球位置数据库的数据,以三维图像形式显示在空军指挥控制作战实验室的屏幕上,演示快速捕捉、跟踪目标和抓住战机消灭目标。

此外,无人战斗航空器(LICAV)构想将在比有人系统低得多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下为先进空中力量增加战术威慑,美国计划将UCAV武器系统作为2010后军力结构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初期作战目标是作为有人飞机的有机补充,通过在处于安全地区的操作员控制其执行对敌防空压制任务来支持攻击计划。在2002年的阿富汗战场上,美军使用Tier—2“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向基地组织的车队发射了“海尔法”空地导弹。无人机UAV和无人战斗航空器UCAV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航空器发展热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空战新兵(无人机与战争)/走进军事变革的现代战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建成//陶冶//于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9559
开本 32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279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6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