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

本书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不仅提供发家致富的理念,而且以崭新的方式启发读者怎样在社会中逾越各种错误知见。他教我们:把佛陀慈悲的智慧开示带进商业管理,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感恩已经拥有的一切,用正面的心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失业、晋升、挑战、生意行为、商业宗旨以及社会责任等。

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内容推荐

怎样经营成功的人生,智慧地抉择未来道路。每个人都多少拥有一些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每个人都需要谋生的方法,工作赚钱天经地义,将工作视为生计的主要来源是很实际的,如果极度贫穷,一般人很难想到别人、追求人的基本价值,我们必须满足基本需求,才能打开心量,关怀他人。

本书不仅提供发家致富的理念,而且以崭新的方式启发读者怎样在社会中逾越各种错误知见。工作,关系着生计、金钱、地位,甚至也关系着心底的自尊、每日的情绪,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挣扎、苦恼,是因为它牵涉现实、价值、欲望、人性,使我们感受到苦与痛。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对上司、主管产生嫉妒、羡慕、害怕、敌意,因而产生冲突。本书给予真实的解答与建议。

目录

SECTION 01:佛度有“财”人

模块一:我不是悉达多

模块二:做生意,就是要做出生活的意义

模块三:恭喜发“财”

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模块五:波罗蜜多

SECTION 02:四圣谛——企业精神之所在

模块一:最初的佛法

模块二:苦谛——在工作中享受人生

模块三:集谛——在困境中放松心灵

模块四: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

模块五:道谛——在感恩中体验佛性

SECTION 03:四无量心——唤醒OFfICE的佛心

模块一:活在喜悦之中

模块二:慈无量心,就是一种空灵的心态

模块三:悲无量心,穿上别人的鞋,才会知道痛在哪里

模块四:喜无量心,祝你百事可乐

模块五:舍无量心,告别娑婆

SECTION 04:佛法中的六度空间——成就完美团队的六扇门

模块一:最后一课

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

模块三:持戒,做正确的事情,对自己负责

模块四:忍辱,成熟的男人像条狗

模块五:精进,这辈子,你干吗来了?

模块六:禅定,绽放心中的莲花

模块七:般若,我们的生命美妙而具有无限的可能

SECTION 05:终极智慧——创造世间财富的秘籍

试读章节

    模块二:做生意,就是要做出生活的意义

如果公开评选21世纪什么人活得最累,我一定选生意人,而且我估计得票率应该最高,无论艺人、政客、体坛明星,虽然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一定都有一段辛酸至极、不忍回视的历史,但是比起生意人,尤其是在21世纪的中国经商的生意人,可能都算小巫见大巫。随便找一个衣冠楚楚或大腹便便,或宝马香车的CEO过来采访一下,肯定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且很有可能现在的状况还不如以前,但是仍旧在更努力地打拼着;可是如果让他放弃,又绝对不肯,显然,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活得很累;这就是生意人。

前几日,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找我叙旧,聊起一桩其亲身经历的旧闻,好像听起来是个笑话,但是同样作为一个生意人,笑声中,难免有些同样的无奈。

我这位朋友姓王、是做平面设计的,先前在一家不错的广告策划公司打工,积累些许“经验”之后,便出来单干。下海之后才知道这个行业的激烈竞争已到了“头破血流”的局面,一直做得颇为艰辛;不久前好不容易接了个够分量的大订单,对方是上海滩上小有名气的私企老板,早年间以期货贸易起家,第一桶金捞到之后,看到当时旅游业的形势看涨,便以先租后买的形式在外滩盘下几艘大型游轮,经营起他的海上“游轮王国”。钱到底赚了多少,没人知道,只是这位老板的“座驾”已从奥迪100,升级为奔驰600。

得知此老板要为新策划的海上旅游项目展开一轮宣传攻势,小王狠下血本“投资”,打通了不少的私人关系,才获得一个洽谈的良机。见面之时,老板从头到脚一身的世界一线品牌,举手投足间散发出DUNHILL香水味再混合着吞云吐雾时DOVDOFF雪茄的烟草味,一瞬间就枪毙掉小王十分努力才伪装出的一副“成功精英”的自信。用小王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距,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之后的进程可想而知,一直是在挑剔和压价中进行,本来客户就是上帝,况且这是个来自“第一世界的上帝”。

谈判到最后,老板对小王所提供的各种“软件”服务基本已无意见,只是提出要到召开新闻发布会租用的会场去实地考察一番,于是老板亲自开车,小王带路,两人就直奔会场而去。

故事的精华部分开始了。

至于小王是不是第一次乘坐BENZ600这个级别的名车,他没有告诉我,但是从他沉醉在对那段“精彩”往事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在当日的那个时刻,他还是很享受的。换了谁又会不是呢?能和如此级别的富豪进行生意上的对谈,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已经很超脱了,而且他还开着辆顶级名车做你的“司机”,哪怕只是一会儿,这种感觉,用一个考究点的词来形容,称得上是香艳呢。

不过香艳的美梦总是短暂的,随着汽车油箱报警声的晌起,真正的高潮来到啦。

“小王,借我50块钱加油,算在总报价里面,到时候一起付给你。”

别说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时听小王复述这一切时,我都在怀疑自己的听力。或者猜度这是不是近期在西方资产阶级正流行的一种“金钱游戏”。

“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好奇地追问。

就像高潮之后总有些疲软,或许我不该使用如此不雅的词来揣测那个老板那时的心境,不过这一切都是小王的回答造成的:“我能怎么说,我只能告诉他,50元钱是我上个星期的饭钱,这个星期我已经三天没吃饱饭啦。”

作为一个笑话来把玩,故事里的两个老板可能只是些稀有品种;不过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考量,谁都难免会陷入周转不灵的窘境。

唉,生意人啦,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但凡有过经商经历的,都会有些同感,尤其在事业齣发展并不如你意的时候,你会悄然地发现,不管你最初的动机如何,一旦学会开始赚钱就像开始了一场终点在不断延伸、规则在不停改变的竞赛,你永远不会是赢家,其实也没有人是。

没错,将做生意视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很实际的,尤其是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如果将赚取金钱与生活的意义直接画上等号,显然并不明智。如同把自己放在一个创造财富的循环中:钱赚愈多,生活愈挥霍;愈接近成功人士的“人生标准”,却发现赚再多的钱,也总是担心不够……

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努力地回想那天是如何结束与朋友的叙旧,自然对这桩生意最后的结果也无从得知。无可否认,无论是他的细致描述,还是我的认真聆听,当那个场景在我们脑中“播映”的时候,抑或是现在正阅读着的你们,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会对这个黑色幽默的结尾“会心”地大笑。是啊,像我们这些离“资产阶级”还很遥远的凡夫俗子们,谁的心里没有与生俱来的“仇富”心理呢?

可是谁又会举起手来,说我永远不想成为被“仇视”的对象?如果能让你选择是继续以目前的生活方式过日子还是成为一个拥有大奔和游艇,却掏不出50元钱加油的老板,你选谁?

如果你不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妨停下来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期待什么样的人生?而这样人生的意义又何在?”

          P6-P9

序言

    我们的生活申常有一种不安定性

每一个人都希望实现愿望,求得肯定和安乐,因此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留下一段故事,有的非常动听从而使许多人颇感兴趣,深受感触。我们的观念不断更新,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的内在的智能情怀,千差万别的因缘业力,使我们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同时在短兵相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历练、自省,监视自己的思想,对于很多问题,你有求解的意愿很重要。内观智慧意义非凡,无论您生活在何种社会,唯有培养内在的价值才能真正知遇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如今“我”将何去何从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以有变成任何情形的可能性,如同创巴仁波切在他的英文诗集《初念最佳》的自序中谈到他和许多美国诗人接触后所留下的印象:他们“或如珊瑚蛇,或如嬉戏的鹿,或如成熟的苹果,或如小心翼翼留心自己的松鼠,或如羽毛脱落却仍然喜欢炫耀的孔雀,或如只会学舌却佯装为阐释者的鹦鹉,或如啃书本哪怕撑死自己的书虫,或如庄严的偶尔发生雪崩的山峰,或如把天地联成一体的浩瀚的海洋,或如自由飞翔鸟瞰宏观世界的大鹏,或如既尖刻又善意而值得信赖的狮子”。

在这样越来越“钱本位”的社会,每天我们都发生着交易的行为,我们甚至被商业经济文化掠俘驯服,顺从一切的引导与安排。商业广告铺天盖地细微到眼球经济的程度,经济全球化影响着全球最偏远的角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指数,已使环境与一代代人吸附在“发展”的巨轮下不堪重负,我们受困于金钱与欲望的循环中。希望钱能解决自身、家庭、社会的问题,钱本身不能赋予生命终极的意义,但是从期望、拥有、分配、失去之时你的动机、语言、行为将影响到你自己和其他人。

怎样经营成功的人生,智慧地抉择未来道路。每个人都多少拥有一些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每个人都需要谋生的方法,工作赚钱天经地义,将工作视为生计的主要来源是很实际的,如果极度贫穷,一般人很难想到别人、追求人的基本价值,我们必须满足基本需求,才能打开心量,关怀他人。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种不安定性,中国有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变化无常如同塞翁失马,但是人们欲想掌控一切,忧患意识却如同创新精神一样,在竞争的社会,学业、事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经营由细小并踏实的因素支撑着,我们不仅要重视掌握经营管理方式,同样应关注经营思想,贡献自己的智慧为人类社会谋利,企业集团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应仅着眼于自利,目的不是钱的数量,即所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以成就事业为己任、为人谋福为目的。

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大众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成为别人的痛苦和烦恼的原因,负担起个人的生活,进一步能够维持家庭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的好伙伴,这是互助合作、互利双赢的社会,任何一方都不能仅顾自己的利益。老板希望压榨员工的工资待遇和时间,不惜违法乱纪,牺牲优美环境为代价,想赢得一己私利却一败涂地;员工期待不劳而获,挖空心思来挖空公司,不各尽所能而是为了各取所需、各取能取。忧患危机感不应该成为急功近利的借口。这些情景使得利他的精神财富焕发人性的光辉,品德成为和谐的正因。

本书不仅提供发家致富的理念,而且以崭新的方式启发读者怎样在社会中逾越各种错误知见。工作,关系着生计、金钱、地位,甚至也关系着心底的自尊、每日的情绪,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挣扎、苦恼,是因为它牵涉现实、价值、欲望、人性,使我们感受到苦与痛。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对上司、主管产生嫉妒、羡慕、害怕、敌意,因而产生冲突。本书给予真实的解答与建议。

房放先生是我早年的传承弟子,谦敬智慧以及成功的事业,他是本书最理想的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现代音符,传达了我们渴望的动人乐章。

把佛陀慈悲的智慧开示带进商业管理,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感恩已经拥有的一切,用正面的心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失业、晋升、挑战、生意行为、商业宗旨以及社会责任等。这个星球是我们的暂住地,不是人们期望的永恒乐园,生在这里富有含意,美妙奇幻的世界是我们展示创举的平台,想要留下什么故事,由您自己决定吧。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字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

          扬瑞智巴活佛于西雅图

书评(媒体评论)

物质财富并不是佛弟子需要弃绝的东西,迷惑我们的不是现象本身,而是我们对现象的执着。

在本书中房放先生恰如其分地穿插了这两条主线,许多年来我都期望有这样一本书。房放先生是我早年的传承弟子,拥有谦敬智慧以及成功的事业,他是本书最理想的作者,以幽默风趣的现代音符,传达了我们渴望的动人乐章。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侍承者

       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

       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

       《西藏仁波切》著者

       ——杨瑞智巴活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6180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3: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