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选》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所写内容驳杂,但以讽刺科举考试、封建弊政和歌颂男女自由爱情为主,其所塑造的花妖狐魅形象,尤为生动感人。作者蒲松龄文笔简练,概括准确,叙事紧凑,为世所称。《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配有插图,所选皆为举世公认的佳篇,由李伯齐、徐文军校注。
图书 | 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选》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所写内容驳杂,但以讽刺科举考试、封建弊政和歌颂男女自由爱情为主,其所塑造的花妖狐魅形象,尤为生动感人。作者蒲松龄文笔简练,概括准确,叙事紧凑,为世所称。《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配有插图,所选皆为举世公认的佳篇,由李伯齐、徐文军校注。 内容推荐 《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从《聊斋志异》中挑选的近五十篇小说,都堪称艺术精品。李伯齐、徐文军的校注带我们进入蒲松龄所构造的花妖狐魅的美丽艺术世界,领略在现实人生与奇幻想象之间情感和思维的穿越,品味文言文优雅、精炼、生动的表现力,一定能成为你宝贵的、意犹未尽的阅读体验。那么,请让我们从现在、从《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开始这一奇妙的艺术之旅吧! 目录 导读 前言 瞳人语 偷桃 劳山道士 娇娜 叶生 王成 青凤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凤阳士人 莲香 阿宝 张诚 红玉 连琐 夜叉国 罗刹海市 公孙九娘 促织 姊妹易嫁 续黄粱 辛十四娘 赵城虎 武技 花姑子 西湖主 阎王 伍秋月 莲花公主 云翠仙 小谢 狼三则 蕙芳 刘姓 阿绣 小翠 梦狼 司文郎 于去恶 凤仙 张鸿渐 王子安 席方平 贾奉雉 胭脂 织成 香玉 石清虚 试读章节 生羸卧空斋,思莲香如望岁。一日方凝想间,忽有搴帘人者,则莲香也。临榻哂曰:“田舍郎,我岂妄哉!”生哽咽良久,自 言知罪,但求拯救。莲日:“病人膏肓,实无救法。姑来永诀,以明非妒。”生大悲日:“枕底一物,烦代碎之。”莲搜得履,持就灯前,反复展玩。李女欻人,卒见莲香,返身欲遁。莲以身蔽门,李窘急不知所出。生责数之,李不能答。莲笑日:“妾今始得与阿姨面相质。昔谓郎君旧疾,未必非妾致,今竞何如?”李俯首谢过。莲日:“佳丽如此,乃以爱结仇耶?”李即投地陨泣,乞垂怜救。莲遂扶起,细诘生平。日:“妾,李通判女,早天,瘗于墙外。已死春蚕,遗丝未尽。与郎偕好,妾之愿也;致郎于死,良非素心。”莲日:“闻鬼利人死,以死后可常聚,然否?”日:“不然。两鬼相逢,并无乐处;如乐也,泉下少年郎岂少哉!”莲日:“痴哉!夜夜为之,人且不堪,而况于鬼!”李问:“狐能死人,何术独否?”莲日:“是采补者流,妾非其类。故世有不害人之狐,断无不害人之鬼,以阴气盛也。”生闻其语,始知鬼狐皆真。幸习常见惯,颇不为骇。但念残息如丝,不觉失声大痛。莲顾问:“何以处郎君者?”李赧然逊谢。莲笑日:“恐郎强健,醋娘子要食杨梅也。”李敛衽日:“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觍然于人世耶!”莲解囊出药,日:“妾早知有今,别后采药三山,凡三阅月,物料始备,瘵蛊至死,投之无不苏者。然症何由得,仍以何引,不得不转求效力。”问:“何需?”日:“樱口中一点香唾耳。我一丸进,烦接口而唾之。”李晕生颐颊,俯首转侧而视其履。莲戏日:“妹所得意惟履耳!”李益惭,俯仰若无所容。莲日:“此平时熟技,今何吝焉?”遂以丸纳生吻,转促逼之,李不得已,唾之。莲日:“再!”又唾之。凡三四唾,丸已下咽。少间,腹殷然如雷鸣。复纳一丸,自乃接唇而布以气。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莲日:“愈矣!”李听鸡鸣,彷徨别去。莲以新瘥,尚须调摄,就食非计,因将户外反关,伪示生归,以绝交往,日夜守护之。李亦每夕必至,给奉殷勤,事莲犹姊。莲亦深怜爱之。居三月,生健如初,李遂数夕不至;偶至,一望即去。相对时,亦悒悒不乐。莲常留与共寝,必不肯。生追出,提抱以归,身轻若刍灵。女不得遁,遂着衣偃卧,蜷其体不盈二尺。莲益怜之,阴使生狎抱之,而撼摇亦不得醒。生睡去;觉而索之,已杳。后十馀日,更不复至。生怀思殊切,恒出履共弄。莲日:“窈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生日:“昔日弄履则至,心固疑之,然终不料其鬼。今对履思容,实所怆恻。”因而泣下。 P82-84 序言 一 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怀有变革现实、利人济物的社会理想,希望由科考走人仕途。因此,他发愤苦读,常夜以继日。十九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取得生员(俗称秀才)的资格,受到清初著名诗人、时任山东学政的施闰章的赏识。然而,此后却屡试不第,终老为一落魄秀才。直到垂暮之年,得补岁贡生,直令其啼笑皆非。蒲松龄的一生,除在江苏宝应做了不足一年的幕僚外,七十岁之前,他都在家乡一带设馆授徒,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其间,他在本县西铺毕际有家设馆三十年,时间最为长久。毕氏为官僚世家和文化世家,藏书丰富,蒲松龄教书之馀即徜徉于书山翰海之中,为其读书和创作寻得了一处良好的环境。 蒲松龄一生创作繁富,流传下来的散文近五百篇,诗歌一千二百馀首,词百馀阕,俚曲十四种,戏曲三出,杂著九种,实在是一位诸体兼擅、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其诗在清初自成一家,与王士稹、赵执信鼎足而三;其文骈、散皆工,随笔点染,自成妙文;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俚曲,尤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墙头记》至今上演,对今天的观众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其中艺术成就最高、使其名垂千古、饮誉中外者,便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二 《聊斋志异》是植根本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的一枝奇葩。植根本土,使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传统文化的滋养,则使其思想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民族特色。《聊斋志异》构思奇特、离奇曲折的神怪故事,及其所表现出的那个时代的梦幻、追求和忧患,都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因而,虽然就空间和时间而言,这些故事已与我们相距遥远,但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感到那么亲切,至今仍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中外读者。 《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小说,内容极为丰富。读《聊斋志异》小说,如行山阴道上一一小说里有充满人情味的花妖鬼狐,也有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农妇村媪;故事中有对社会的尖锐批判,有对丑恶人性的鞭挞,也有对美好、健康生活理想的热情讴歌。一个个优美的艺术形象,一篇篇动人心魂、曲折离奇的故事,令你应接不暇。虽然其中也有庸俗落后的内容,在某些优秀的作品里也杂有一定的封建糟粕,但那毕竟是次要的。 蒲松龄生当明亡前夕,经历了明清易代及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既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动荡,又目睹了清初黑暗的政治现实。作为一个落魄书生,他痛感无力实现自己利人济世的抱负,遂将一腔悲愤融诸笔端,通过小说抒发自己愤激的情怀。《聊斋志异》以其犀利的笔触,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示了那个“全无日月”的黑暗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皇帝为一玩物逼得百姓倾家荡产,衙役吏卒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上至督抚、下至吏卒,全都贪赃枉法、昏暴不仁,而善良的人民却诉告无门。在那个世界里,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人性扭曲,道德沦落。而在蒲松龄的笔下,普通劳动人民却是那样的正直、善良,他们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又是那样热烈、执着。尤其是那些被作者赋予美好人性的花妖鬼狐,以及那些描写人与女性花妖狐鬼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感动、深思。作者塑造的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一一如聪明美丽的娇娜,痴情不移的青凤,,始终如一的莲香,天真烂漫的婴宁等,都呼之欲出;他们蔑视封建礼教,追求美好健康的爱情生活,都是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曲折表现。在生活、思想不自由的时代,蒲松龄以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种充满悲情的创作方式,构成了《聊斋志异》特异的浪漫主义色彩。 《聊斋志异》是用文言这一语言形式写成的,这在明清以白话为创作时尚的时代,似乎有些逆忤潮流。然而,小说一问世,却不只士大夫击节赞赏,就连村翁农媪也喜闻乐道,且至今仍脍炙人口,这似乎更令人不可理解。其实,蒲松龄是中国文学语言的巨匠,他通过对传统语言形式的吸收、熔化,采取直接引用、化意铸词、借形赋意、粘合化用、博采口语等方式,把中国民族语言超时空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传统文言文的独特艺术魅力。 总之,《聊斋志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魏晋以来志怪、传奇小说的优秀传统,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以浪漫主义的笔触,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异态纷呈的艺术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高尚的审美追求。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 关于本书的编注有几点需要说明:一、选注所用底本。《聊斋志异》的版本很多,近年又出版了几种校点本,其中以朱其铠先生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搜辑较为完备,校订精审,且本人也曾参加注释工作,因作为本书底本;校改异文如涉及其他版本,则在注释中加以说明。二、《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是目前国内较为详尽的注本,为我们注释的主要参考;凡所采录的有关资料,均进行了重新核定;为方便大众阅读,个别注释不避重复;原文中的异体字,凡不影响理解原意的,即径改为规范化汉字。三、为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本书所选的这些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地从光绪年间刊行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为每篇小说都选配了一幅精美的插图,以期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四、本书的选注工作,是我和文军同志共同完成的。选注初稿虽有分工,而通阅、改定则是共同进行的。在选注过程中,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周绚隆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审校。在这里,我们对朱其铠先生及曾参与《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注释的同仁,对周绚隆先生表示深切的谢忱! 李伯齐 2006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依据《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而出版,它能够促进中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和深入的思考,并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格,提升语文素养,为中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审美教育范本。 一一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本着“分享求知的快乐,体验精神的成长,开启世界的大门”的宗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这套“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该书系版本完善,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这些文字体现了人类的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而且配有“导读”,是中学生走进文学经典的最佳选择。 一一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聊斋志异选(初中部分)/中学生文学阅读必备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蒲松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995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3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2013133648 |
中图分类号 | I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