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宝岛透视/解读台湾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873平方千米。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和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664个岛屿。自1949年国共内战、国民党兵败退据台湾以来,50多年来,我们只能望峡兴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宝岛的兴趣也更为浓厚,我们渴望走近它、了解它。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民进党的上台和两岸经济、文化、民间活动交流的增多,更提供给我们机会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发生在那里的一切……

内容推荐

本书告诉我们,台湾现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社会要素,都源于中国大陆,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同时,客观地展现了目前的社会现状。让广大读者在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鲜活的现实中,感知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谁丢失了它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目录

政治

一、台湾政党势力扫描

二、变味的台湾“民主”

三、“统”必胜“独”

经济

一、“经济台独”趋于破产

二、经济前途在对岸

三、两岸经济交融写照

军事

一、“台独”的军事“资本”

二、“军事台独”吠声急

三、“以武拒统”纯属呓语

文化

一、同文同宗

二、同歌同祭

三、台湾同胞的赤子心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民进党内派系矛盾由来已久,是民进党内政治纷扰的重要根源。民进党的派系斗争主要表现在政治路线之争和党内资源之争。在建党以前,就有“公政会”和“编联会”两股势力在较劲。民进党成立后,党内又形成“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两大派系。1996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失利后,“美丽岛系”逐渐没落瓦解。目前该党内部的派系情况是:陈水扁的嫡系“正义连线”不断坐大,成为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福利国”分居第二、第三;“新世纪”、“新动力”、“台独联盟”日渐式微。其中,“正义连线”是陈水扁1992年初创立的,领军人物除陈水扁外,还有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沈富雄等人;“福利国连线”以谢长廷、张俊雄为核心;“新动力办公室”以许荣淑为龙头;而“台独联盟”则是海外“台独联盟”1991年返台后集体加人民进党而形成的派系,目前负责人是李应元。以上四个派系后又组成一个松散的新组织,称为“主流联盟”。“新潮流”系以纪律严明而被称为党内“一支正步走的军队”,龙头人物有吴乃仁、邱义仁、洪其昌等人。“新世纪办公室”则以民进党大佬张俊宏为首。虽然陈水扁上台以后,民进党内不时有人主张取消派系,然而,该党内派系文化根深蒂固,派系组织盘根错节,当权人物虽然口称反对派系,甚至作出“决议”,实则纵容发展派系为己所用。因此,随着时间的延伸,民进党的派系存在及其斗争很难消失。

目前,民进党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当属该党籍的陈水扁。陈1951年出生于台南县,曾长期从事律师工作,从政后当选过“立委”、台北市市长等职,是民进党“台独党纲”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另一头面人物吕秀莲,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毕业,是岛内极“独”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桃园县县长等职。除陈、吕二人外,当前民进党内部,还有四个人权势较大,他们是前“行政院长”游锡垄、现“行政院长”苏贞昌及高雄市原市长谢长廷以及“立法委员”张俊雄,被媒体称为该党“四大天王”。谢长廷号称党内“智多星”,曾任高雄市市长和台湾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主张两岸未来应有多种选项,甚至称民进党未来不排除两岸统一的可能性。此外,前“行政院长”张俊雄也是民进党籍的重要决策人物之一,长期担任“立法委员”。而曾经被称为民进党内的“孟尝君”——前民进党秘书长吴乃仁,则在2002年4月被排挤出党,出任台糖董事长,“成为畜养五十几万只猪的‘全国’最大养猪户”。

P17-18

序言

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祖国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其后,胡锦涛总书记又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这些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873平方千米。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和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64个岛屿。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除台湾省外,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下的福建省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36006平方千米。台湾地区人口2300万,汉族约占98%,少数民族约占2%。

自古以来,宝岛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骨肉同胞。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败后的中国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从此日本霸占了我美丽的宝岛台湾。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面抗击日本侵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中国关于从日本收复被侵占领土台湾的正义要求得到同盟国的支持。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其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和苏联四国共同签署《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日本投降条款》中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lO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市举行,郑重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人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与此同时,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后,美国决定“不让台湾落人中共之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派遣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1954年12月,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公然将台湾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交,但仍将台湾作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牌,批准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继续阻挠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

显而易见,台湾问题的产生是中国内战的结果,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迄今未能解决,有外部势力插手、干涉中国内政的原由,也有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如何认识和看待台湾的问题。

“台湾问题”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血浓于水的两岸骨血亲情,并没有也不可能隔断华夏子民的手足来往。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里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尽管面对台湾当局的百般阻挠、层层封锁,但仍然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这种不可割舍的亲情血缘。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至2005年3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累计多达65000余项,合同台资金额超过800亿美元,实际投资累计达400多亿美元。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超过42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860多亿美元。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自1987年至2004.年,台湾居民来大陆累计已超过3300多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累计达100多万人次。台湾商人超过百万人居住在大陆。

应当客观地看到,“台湾问题”的出现和演变,尤其是“台独”势力处心积虑地推行所谓“去中国化”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华夏子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台湾意识”。台湾情结不等于“台独”;爱台湾不等于不爱中国;台湾人和大陆人都是中国人。民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解决台湾问题,就一定要让普天下的中国人知道事实真相,了解台湾、熟悉台湾、深知台湾,从历史的误解、误会、误导中走出来。研究台湾问题,应深入到大陆和宝岛的内部,系统地而不是片面地、客观地而不是臆断地理解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洞察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所图、所为,从而在知识的获取、真相的辨别和认同的增进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历史的谅解与现实的沟通,进而奠定台湾问题解决的民意根基。

我们编写的这套《解读台湾》丛书,就是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天地与人情,把台湾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客观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宝岛骨血》,讲述的是台湾的天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台湾的人民,自台湾岛形成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骨肉兄弟;台湾的历史,就是一部炎黄子孙共同浴血捍卫宝岛的历史。人们可以在阅读地理知识、考古知识、历史知识和国际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对台湾宝岛的血肉情谊。

《宝岛透视》,告诉人们,台湾现存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切社会要素,都源于中国大陆,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同时,客观地展现了目前的社会现状。让广大读者在历史发展的线索和鲜活的现实中,感知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谁丢失了它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宝岛情愫》,说明台湾无论是自然风貌还是海洋资源,都是伟大祖国的宝岛;无论是从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就国家安全战略而言,都是中华民族的宝岛。国家不能统一,是民族的耻辱;一个被分裂的中国,是难以迅速振兴、强大和崛起的!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出一个中国公民应有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本丛书在编撰过程中,吸纳、借鉴和引用了许多专家教授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陆其明、虞棣棠、苏读史先生十分认真地审读了本丛书,提出了许多极为有益的宝贵意见。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解读台湾》丛书主编 李铁民

           2006.09.25于金陵半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宝岛透视/解读台湾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廷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235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5.8
丛书名
印张 2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