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走我们穿越经典(选美中国文化版图)
内容
编辑推荐

不是人寰是天堂的杭州、雾霭氤氲中的水墨画乌镇、西岳峥嵘华夏根的华山、惊涛掠过万重山的长江三峡、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奇石千年仍突兀的狮子林……本书为读者朋友呈现的是中国的名城、名镇、名山、名水,还有名楼、名园。打开本书,就犹如进入一卷充满中国古典味的山环水抱的天然画卷,把中国的精粹景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的是中国的风景名胜,并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中国名城、中国名镇、中国名山、中国名水、中国名楼、中国名园,每一类别都是精选之地,更引用古诗词进行点缀,整本书充满了古典优雅的书卷味。

目录

第—辑 选美中国名城

苏州:文史之盛称大藩

绍兴: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

杭州:不是人寰是天堂

扬州:萦绕梦中的歌吹

南京:长江逝水说沧桑

成都:天府的足音

北京:无与伦比的皇城

西安:黄钟巨吕汉唐风

上海:百年近代史的缩影

香港:璀璨的东方之珠

澳门:精彩在于多元

第二辑 选美中国名镇

乌镇:雾霭氤氲中的水墨画

甪直:神兽镇守的地方

南浔: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木渎: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

泰宁:皇帝赐名的地方

兴安: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

石湾:艺惊天下的陶都

枫桥:钟声迢遥千古梦

茶峒:沈从文的边城

杨柳青:木版年画蕴古风

第三辑 选美中国名山

泰山:民族与邦国的象征

华山:西岳峥嵘华夏根

衡山:寿岳隐在轻烟里

嵩山:竣极于天称神岳

峨眉山:秀色甲天下

黄山:震旦国中第一奇山

庐山:湖畔的神仙之庐

武夷山:碧水丹山诗为魂

雁荡山:不游此山是虚生

阿里山:海峡东岸的呼唤

第四辑 选美中国名水

长江三峡:惊涛掠过万重山

钱塘江:一川如画大潮惊

漓江:玉簪间飘动的罗带

秦淮河:六朝金粉飘落处

洞庭湖:沧浪空阔碧于天

鄱阳湖:渔舟唱晚彭蠡滨

太湖:山环水抱的天然画卷

西湖:水酌山觞最关情

瘦西湖:比肩西子媚江淮

日月潭:天池浩渺镜浮空

第五辑 选美中国名楼

岳阳楼:天下名楼独称奇

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滕王阁:高阁巍然枕碧流

蓬莱阁:若在虚无缥缈间

第六辑 选美中国名园

狮子林:奇石千年仍突兀

留园:但留风月伴烟萝

拙政园:咫尺之内造乾坤

沧浪亭:水清水浊皆有情

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之最

紫禁城:无与伦比的帝王宫苑神秘高贵的紫色

试读章节

苏州娴静而从容,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悠然。

有时苏州给人的感觉过于阴柔,仿佛潮湿气候里纠结出一个浅酌低饮的姿态,仿佛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身着旗袍,半抱琵琶,在一低头的温柔里巧笑嫣然。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别致风韵。她每一个姿势都蕴涵着千年的精华,举重若轻,她盛载了千古风流却颜色鲜艳,在古典的表情里,如一个永不褪色的媚眼。

苏州含蓄而温和,却没有把壮志都消磨,把雄心都摧毁。苏州有一种暗涌的力量,它后劲足,耐心持久,所以两千五百年来一直不曾凋谢,反而欣欣向荣。 苏州从容,随意,简约,又饱含着郁积后的沧桑,柔和之美蕴涵着清高的坚韧。它有一种淡然的气质,不会急功近利,仿佛与世无争,凭着自身的优势一点点蜕变,令人赞叹。

苏州城中古桥、古井、古巷、古塔、古民宅、古寺院、古典园林等“古字头”的物质遗产一时不能备述。如果仅仅从物的层面来看,它们不过是一件件珍贵的陈年古董,但如果与苏州历代的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便变得有故事、有传奇、有趣味、有内涵,这些古董便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焕发出勃勃的文化生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苏州的每一道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它对旅游者或欣赏者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至少要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琴棋书画,这样我们才可以走进苏州。

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说: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帖着历史定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褶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中国第一古城

苏州号称中国第一古城,自公元前514年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悠久的历史。吴王阖闾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举吴国全国之国力,筑周长47里,水陆各八座城门的“阖闾大城”。与苏州城同时期建造的有140多座诸侯城池,至今只剩下了6座,他们是苏州、曲阜、绍兴、洛阳、太原、开封,其中只有苏州仍然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这要归功于它的选址得当和布局合理,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后指出:“苏州城之古全国第一,次为成都……其所以历久而不变,即河道所环故也。”苏州古城不迁址,是因河道所环,其独特性奠定了它的全国第一古城的地位。

苏州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城,春秋时期即有冶炼业,干将、莫邪所铸吴钩剑享有历史盛名。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即指此。

苏州“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与丝绸同负盛名的苏绣亦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唐宋时,苏州手工业更是发达,商贾云集,白居易称: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苏州虽以古建筑艺术著称于世,水乡的完整和文化的发达亦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州又是中国的第一水城。

南宋时期一幅巨大的水城平面图——《平江图》,将当时苏州的规模和布局科学生动地展示在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图中古城呈长方形,被大运河环抱,四周城墙外都有护城河。城内河街为邻,水陆并行,其中6条河纵横南北,14条河横穿东西。

《平江图》上记载古苏州城水道总长度达82公里,河上架桥359座之多。 

六纵四横的河道是为苏州当时千家万户生活之源、交通之源,古城发达之源、繁华之源。今天仍然是古城水城之源、园林古典之源,古城颜色生命之源。

P6-8

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可称一个“巧”字。

2006年初春,有一天李冬山先生约我与丁双平先生一起闲谈。丁先生时任岳麓书社社长,他问我有无兴趣为岳麓书社写一本旅游文化方面的书。我当时正在研究一个课题,叫做《文化经典对旅游客体的审美性阐释及其在旅游中的作用》,我便向丁先生提出希望能在旅游审美方面做些文章。丁先生嘱我与刘果女士联系。巧的是刘编辑手中正好有一个选题,而且正待物色作者;更巧的是这个选题正是有关旅游审美的。于是,我开心地接受了这个我极喜欢的选题。由于这个选题与我的研究课题吻合,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进入知天命之年后,我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定为“为所欲为”,说白了,就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写自己喜欢写的文字。这本书可以说是正投我所好,它使我感到写作是一种享受,我在敲击键盘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恬然、悠然、欣然。

感谢丁双平先生,他为我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感谢刘果女士,她为本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建议和极具创意的构思,这些已经超出了责任编辑的工作范围,我觉得她更像是我的合作伙伴;感谢李冬山先生,他既是我的兄长,又是我的师长,没有他的关心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问世。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或引用了许多资料,因篇幅有限,难以详列,特此说明并致谢忱!

蒋益

2006年7月4日于长沙听雨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走我们穿越经典(选美中国文化版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57591
开本 16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28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