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考辨史实着手,用评传结合的方式,概述了传主的生平行实,分析了范仲淹政治、哲学、军事、经济、文学、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将传主置于惊涛骇浪式的时代背景中透视,再现其“行求无愧于圣贤,学行有济于天下”的心路历程,力求多侧面、全方位地体现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本书重在全面复原庆历新政的全过程及其历史评价再探索;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视野,阐述了范仲淹作为宋学开山的历史地位。
图书 | 范仲淹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考辨史实着手,用评传结合的方式,概述了传主的生平行实,分析了范仲淹政治、哲学、军事、经济、文学、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将传主置于惊涛骇浪式的时代背景中透视,再现其“行求无愧于圣贤,学行有济于天下”的心路历程,力求多侧面、全方位地体现范仲淹的人格魅力。本书重在全面复原庆历新政的全过程及其历史评价再探索;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视野,阐述了范仲淹作为宋学开山的历史地位。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生平述略 一 青少年时代 (一)家世和亲属考 (二)洞庭湖畔的书台夜雨 (三)起家孤平游心儒术 二 宦海风云 (一)“敢议雄心万里途” (二)“三出尊城鬓似丝” (三)“晚节当如竹有筠” 三 交游:“唯德是依,因心而友” (一)“范吕解仇”说的由来和考辨 (二)梅范交恶考略 (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四 情趣:“素心爱云水”,“物外真悠悠” (一)严以律己廉素家风 (二)琴棋书画 无师自通 (三)究心医书 气功保健 第二章 军旅生涯 一 经略陕西 二 宣抚河东 (一)河东行程 (二)所谓“范不如韩”说商兑 三 军事思想 (一)化干戈为玉帛 (二)居安思危 备则无患 (三)“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 (四)知人善任荐拔将才 (五)屯垦戍边 移兵就食 (六)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第三章 庆历新政 一 时代背景 (一)皇权之争吏治败坏导致的政治危机 (二)“四冗”为主要特征的财政危机 (三)赋役不均酿成的社会动乱 二 改革进程 (一)关于庆历新政若干问题的辨析 (二)新政行罢考 (三)《十事疏》以外的新政考 三 新政失败原因再探索 四 对庆历新政的历史定位 第四章 宋学开山 第五章 思想论析 附录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范仲淹评传(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365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3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01-12-01 |
首版时间 | 2001-12-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4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