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来的幸福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心灵笔记,处处闪现着东西方智慧的光彩。

一个中国女人在美国做心理医生,抚平他人心灵伤痛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浩瀚的人生……

请您随心翻开,品味清泉滋润心田的惬意,品味微风吹拂面颊的清新。

内容推荐

一个中国女人在美国做心理医生,她在拯救别人的灵魂、抚平他人心灵伤痛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浩瀚的人生。她用品尝绿茶的心情,亲切平实的语言,运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知识,融合中国的民族智慧,将一个古老的话题——生命(包括个人、婚姻、亲子、社会)中纷纷扰扰、错综复杂、阴阳相间的层面一一揭开,展示生活的不易,也投射生命的精彩。是他人的心理故事,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生活的缩影。无论是海外世界的见证,自己心灵成长的感悟,抑或是从心理专业里得到的启示,灵达心理医生告诉我们,要幸福,靠学习!

本书适合一切追求幸福的人阅读。

目录

幸福密码——LEARNING(代前言)

超式篇

认识生命,修补人生,学习幸福/002

新年“心(新)”祝福/008

猴子的选择/011

成为湖泊/012

生活篇

想开一点/016

擦亮你的“心眼”/019

不倒树/021

保住生命的大树/022

室内装修与心理健康/026

帮助的魅力/028

被骂的佛陀/029

平安无事——制怒91I/030

无悔人生/033

人生的瓶子/035

生活管理术/037

与悲伤共舞——悲伤心理处理与保健/039

婚姻篇

多事之秋的祝福——中年危机的心理保健/043

诗人的幸福/048

摘掉玫瑰色眼镜——《“为了幸福”婚前咨询,婚后强化

婚姻心理健康计划》/049

替婚姻打预防针——介绍《“为了幸福”婚前咨询

/婚后强化婚姻心理健康计划》/053

《“为了幸福”婚前咨询/婚后强化婚姻心理健康计划》

问答/057

好夫妻=好朋友/060

12头牛娶来的“好”老婆/064

有话好好说/066

为幸福加“蜜”(密)/071

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075

给婚姻加“油”/076

学习解决问题,其乐无穷/079

永不消逝的爱情?/084

幸福的尾巴/087

休一个长长的婚姻假期/088

为“失败的婚姻”干杯!——婚姻心理咨询病案解析/092

愿生命长生,爱情常胜/096

亲子篇

沏茶的故事/102

“可怜”天下父母心/103

家庭总统/108

谁是谁非?/113

钥匙与锁/117

给他需要的“爱”/118

化干戈为玉帛/123

特殊的母亲节卡/128

破桶子的故事/131

孩子的“心理安全港”/133

人生有很多种答案/137

举一反三/142

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144

播种篇

心中的冰点/148

心理咨询,心灵的对话/149

心理医生——健康的好帮手/151

掌握心理咨询的命脉/156

“员工协助计划”(EAP)与心理健康/160

驴的哲学/163

为一生的幸福投保——写在五月三日“关注儿童忧郁症日”/165

心中的太阳永不落——忧郁症鉴别、调理及自杀预防/172

珍惜生的机会,把握活的权利——自杀预防与应对/176

亚裔心理健康的警钟/181

美国亚裔心理何去何从/185

收式篇

让世界跟着你改变/190

天天好心情/191

播种“好心情”/192

灵达情怀/194

附1 灵达与部分读者交流随感/195

天使函授班/195

春游/196

春天的生机/196

你有福了!/197

爱情“催化剂”/198

抬头看星星/199

以“空”制“空”/200

生活实验室/201

附2 灵达推荐的心理健康寓言故事及佳作/203

智者/203

心理定势/204

面对灾难/205

两只青蛙/206

阴影是条纸龙/207

困境即是赐予/208

断箭/209

坚持自己的价值/210

青蛙冠军/212

少输为赢/213

随风起舞/214

让“活着”赶得上你/215

撑着不死V.S.好好活着/217

墙上的美钞/218

原来你也很富有/218

没有人分享的人生/220

放手/221

不过一碗饭/223

贪心的蜈蚣/224

马铃薯/225

让失去变得有价值/226

学来的幸福(代后记)/227

试读章节

修补人生

宋朝的丞相吕蒙正,在《劝世文》中提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过:“人类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多地忧虑,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原因而忧虑。”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Seligman)指出人的忧郁是在生活中学来的,是成长的艰辛将我们的天真无邪洗刷,将我们对生活的希望摧毁。一步一步我们变得世故,变得没有信任,变得焦虑,变得无奈,变得只剩下逃避。面对情感挫折、生活压力、工作负担、社会责任,再加上天灾人祸、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每颗心都难免受到各种的刺伤、挤压、腐蚀或者损毁。我们的车坏了,送到车铺去修理,我们的人生出现了漏洞,心被撞伤,到哪里去修补?我们的车坏了,可以扔掉,可以换一辆。但我们可以那么轻易地扔掉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换一个生命从头活起吗?

一切都要从我们对人生的认知开始。例如,有人问三个瓦匠:“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第二个说:“我在赚50块钱。”第三个说:“我在为社会建高楼大厦!”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一样的。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认知模式就是心理咨询中心理医生的主要工作。

下面就是一个两行字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一个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谈天。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一个人看到了星星。”塞尔玛把这封信读了许多遍,感到非常惭愧,决心在沙漠里寻找自己的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动植物知识。她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贝壳都是几万年前沙漠还是海床时留下来的。沙漠没有变,印第安人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念头和心态改变了。这一念之差使塞尔玛变成了另一个人,原先痛苦的生活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自己的新发现兴奋不已。两年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从自己的“牢房”终于看到了星星。

曾经分享这个故事的一位挚友,一位因离异而心力疲倦、情感孤寂的男士,他垂着头看着地,说我已经没有能力去寻找星星了。我说在人生路上,我们都可能看到过很多的星星;在人生不同阶段我们可能还拥有过不同的星星。有些大,有些小,有些如北斗星在迷失时给出方向的提示;有些如流星,一闪即逝,然而也留下一时的惊喜;还有些在远方调皮地眨眼而从未让人们能看清过它的确定位置和真实面目,令时空充满猜测和幻想。晴天后的夜晚,有些星星最亮,但在阴雨天、暴风后和迷雾中,我们可能看不到星星的时候,我知道它们仍然在它们的位置上运行,等待着我们能见到它们的时刻。今后,我相信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的不同星星。回首看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感谢我们心中的这些星星,是它们充实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对生命充满好奇和渴望。也是它们,不时地提醒着我,明天还有星星。不妨做一颗这样的星星,有名无名并不重要,只要能带给另一个“我”如我现在获得的星光的启示。星星其实是不需要刻意寻找的,只要你抬头,向前看,向上看……

只是简单的“心”体动作的调整,变化一下视角看问题,由下往上,从后向前,我们就可能发现生命的不同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模式,它可以给人带来希望与幸福,也可以带来痛苦与失落,您的认知模式给您带来幸福和快乐了吗?

好好珍惜,我们惟一的生命惟一的机会!耐心疗伤,用心修补我们的人生,追随生命的北极星。  学习幸福

不能“生而知之”,必然“学而知之”了。人的一生多么漫长,面对的社会也是如此复杂,要想知人生,理应学而知之。然而从小到大,在“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下,我们上过多少年的学、进过多少学校和进修班,似乎这才是惟一可以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竞没有多大差别。我们读数学、读物理、读生物、读计算机,读到博士、博士后,拥有两三个学历,但有多少学时是人生课?有人说我们跟父母学,如果父母也从未进过这样的学校,也没有人教过他们,他们又如何知晓人生的秘诀在哪里?种瓜得瓜、种豆的豆的家庭悲剧在家族树上延续。

以开车作比方。当我们想开车到纽约,我们得有辆车。有了车,我们还要会开车。不会怎么办?两条路,或者请别人开车,或者自己学会开车。纽约只是我们人生路途上的一个小站,我们总不能都指望别人来替我们开车,学车势在必行。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随时到达我们想去的终点,或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旅游胜地,或是你家附近的超市。

有人说,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忙忙碌碌,功成名就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生活过得自在点、幸福点。既然成功这么重要,既然人们对幸福又如此渴望,何不像我们想达到的其他目标一样从头开始学习如何生活,学习获得幸福的技术方法和维护幸福的秘诀。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盘棋,好的棋手一定要学习的是怎样避免人生败局的高招。

有一位男士,人生潇洒,独身自好。而立之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气质非凡、天仙般的美女,被其美貌吸引一见钟情,一月内结婚。然而六年下来,该男士的形容是进入地狱般的婚姻,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急不可待欲跳出围城。对未来幸福则是谈婚姻色变,对生活极度悲观。是什么导致这样的不幸?美好的爱情为什么沦为生命杀手?

看看这桩婚姻,如果这位朋友能在一开始就学会慎重对待婚姻关系,了解婚姻的基础是感情而不仅仅是美貌,这择偶的第一关就不会这么险。如果婚后他们夫妻能学会更多地了解女性与男性的不同,用适当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关怀,也许他们能更多地懂得彼此的情感和需求,以赢得彼此的心,来一场先结婚后恋爱,也许还能化险为夷,圆一场才子佳人的美满姻缘;如果在婚姻的进程中他们学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来接受、适应、磨合、调整、容忍、退让、奉献,以应对每天因来自不同文化、家庭、成长环境所形成的不同性格的碰撞,营造一份温馨,这颗脆弱的婚姻之树才有机会长大。然而,他们可能都没来得及去学,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学的必要,彼此的缘分似乎就已走到了尽头。可惜!

学无止境。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有不同阶段。要想得到整个人生的圆满,任何阶段都不容忽视。要不停地学,随时地学,才有可能适应婚姻、家庭、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

幸福需要学习。一生的幸福需要天天学习。

P4-7

序言

幸福密码——LEARNING

曾经看到一套比喻“生命就是列车”的幻灯片,让我一下明白了我生命列车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从华夏神州到西方圣殿,一路之上,许多美妙的“景色”(心灵的启迪)令我欣喜,我也偶尔迷失在山洞隧道里(心灵的盲点),一切变得漆黑,不得不亮起心灵的警示灯。好在,我的这趟列车上,上上下下了不同的“旅客”,带来他们奇妙无比的生命故事,让我的旅途不至于寂寞;时时还有好心人会在隧道出现前,跟我打声招呼“注意”,更有黑暗中伸过的温暖的手,告诉我“别怕”,“一会儿就过去了”,伴我支撑着柔弱的身心。

感谢你们,所有我生命列车上曾跟我一起欣赏过不同“人生景点,生活风光”的“道友”。有首歌叫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没有你们的心路故事的点缀,就没有我生命列车上这个小世界的精彩。是你们教我懂得了一个最经典的人生哲理——幸福是学来的。

幸福跟学习挂钩应该不算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古人早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意味着人们最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在“书”里通过学习后得到;还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似乎,世间的最高境界,幸福的内涵所在,也只能在“学习”后才能体会。我完全支持古人的论点,但也发现后人对古人所谓“书”字的误解,以为就是我们所谓的“学校里的教科书”,弄得现在的家长好“可怜”,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埋在“学校的书堆”里挖“金”,自己也难得透一下气,到头来孩子幸福的保障最多只有20%(智商掌控最多20%成功的可能性,而另外的80%被“情商”所制约)。

在我的心理咨询门诊,类似如下的例子还真不少:孩子在家长的高压下总算是通过了美国的“高考”这一关,进入了著名高校的大门。然而,第一学期下来,已经“心理银行”透支,不能应付大学的生活,身心疲惫,心情忧郁沮丧,对前途不抱希望,做任何事包括学习任何功课都没有动力,不得不休学进行专业心理辅导治疗其忧郁症;问题是这时的家长也往往是干着急,因为已经是成人的“孩子”决定不再接受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将心门关得紧紧的,家长干预不成便恼羞成怒,亲情关系严重受挫。从孩子到家长,都没有幸福可言。

幸福的密码似乎不在我们关注的课本里,而在家长手中的“家长手册”中,那里有教你如何跟孩子沟通的语言,对待孩子的心态,以身作则的榜样,亲情互动的游戏……关键在于,希望孩子跟你都幸福的家长们,愿意去——学习!

幸福的密码似乎也不在常青藤的课堂中,而在“美满婚姻的宣言”里,那里记录着成功婚姻的要诀在于学会相敬如宾,学会为婚姻加“油”,学会倾听与表达的沟通艺术——“好话好说”,学会智慧地处理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学会当好一个“家庭总统”……

幸福的密码更似乎不在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而在每年的个人新年决心书上,下决心在一年里的每一天中,学会想开一点,学会“正思正念正行正语”,学会包容自己跟他人,学会珍惜已拥有,学会放弃也是得到,学会欣赏与感恩,学会享受生活,学会理解“向前走,幸福的尾巴就会永远跟着你”,学会做自己的太阳……

幸福的密码在不断的学习中,朋友,找到您的幸福密码了吗?

后记

受读者和朋友们的怂恿,想起把过去几十年的一些感想与杂文整理出来,并且努力用一个主题把它们都串在一起。因这几十年学的、干的、想的、悟的,都在这些字里行间蔓延,从中取乐,从中得茜。本都是些一时兴起之作,主要是帮自己调理心中多年的不良积蓄,写过、用过、扔掉也不足为惜。但每每在临床上遇到、听到、看到一个又一个重复的例子,感叹他们早些听听我的故事,也许可能就不至陷入今日的苦楚,于是真不忍心就此埋没这些笔墨。可能有更多的朋友还在无边的苦海中挣扎,对他们,这也许可以成为一根小小的稻草,需要时,抓抓也无妨。再加上“天天好心情”俱乐部的朋友都很抬爱,说是对他们的生活有启发;美国首都大华府地区中文报纸“灵达心理健康专栏”的读者也常常打来电话送上鼓励,说是生活中从此好像多了一个帮手,向我讨要偶尔遗漏的专栏文章。于是乎变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就到中国文学艺术的大舞台来亮相了。这次送上的节目是——学来的幸福!

我曾经算是个不错的学生。尤其在中学、大学,由于形势的威逼,前途的诱惑,我这个被母亲称作“笨鸟”的、没有任何后台关系,甚至家庭也不算太圆满的小女子只好凭借自身勤奋刻苦,硬撑着学习的劲头,过五关斩了多少将不清楚,最后竟然也混到了一个美国正牌心理学的博士。很难想像,在大学看到周围的好朋友们一个个好像都很成熟、很精明世故、很会说话,而我还懵懵懂懂地没有心眼,心中好不自卑,很恐惧地怀疑自己走到社会能否生存。于是我选择了一个逃避的方法,出国留学,来尽量延缓自己直接面对社会的时间,再逃再躲,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么多年后,我终于还是被推到了美国的社会舞台上。

好在来美留学的这些年,倒有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课堂。虽然只身在外拼搏,但学习功课的劲头可是大不如以前:一是美国学校的功课好混,拿个A好像也不太难,我的准则是B以上就很好了,所以得过且过;二是开始对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开始动摇。刚到美国不久就有了卢刚事件,学富满车的博士在眼前跳楼,一幅幅不幸凄凉的面具在周围朋友的聚会上时时可见,学习的意义、生命的归宿这些抽象赋有哲理的字眼不断在脑海沉浮,逼得我不得不思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应该怎样活在这个世界上?仔细想想,过去20多年学到的所谓自己应拥有的生存工具好像都那么虚无软弱,因为在生活的“考场”里的表现好像是节节败退。好在,我来美前替自己选择的专业——心理学成为我的“稻草”被我抓住,因为这是一门既讲生活原理、又强调生活技术的学问。新的希望产生了,于是学习的动力又回来了。

也许是重新回到心理学课堂的时候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外加一颗受过多处创伤的心,再加上自己的“三明治(西医、中医、心理学)”经历,观察生活似乎多了一只眼,常常看到一些别人可能没有看到的,于是在课堂里和临床实习中有了意外的收获。这使我更加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在临床上,我经常给病人留家庭作业,然后体验求助者通过学习思考后的大彻大悟,而我亦渐渐悟出了一个从没有人教过我的真理——幸福是要靠学习学来的。

对于未来生活的挑战似乎感到潜力无穷,只要肯努力学习,一切都可以学而知之,学而得之。把过去引起我们不愉快而失去幸福感的理念、情感、习惯、行为都从我门生活计算机的记忆中删除吧,重新规划设计我们的大脑,学会快乐起来,看到生活的阳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微乎其微,没有学习过如何生活就想得到幸福也是难上加难呀!

有了这个理论,面对来到我面前抱怨生活紧张、有压力的求助者,我会问:“你学过如何控制压力吗?”对与想调理婚姻家庭关系的朋友,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学学如何沟通”。我的心理诊疗工作室变成学习的课堂,我成为求助者的学习的辅导员。学习认识自己,学习认识别人,学习爱自己,学习爱别人,学习把握情绪,学习控制行为,学习做父母,学习做夫妻,学习高兴起来,学习一步一步地成功……

通过学习,我看到我的心理求助者真正能在社会里悠然自得地立足,而我也在生活中潇洒地寻到自己的位置——一部幸福的播种机。

学习生活,幸福是学来的!这大概就是我想用来谱就这组生活交响曲的主旋律,也是送给祖国父老乡亲的一份薄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来的幸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志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95173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395.6-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