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柏辽兹画传/朗朗书房音乐坊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直以来柏辽兹都是人们争论的人物。他是否名副其实?如果说柏辽兹这个人物有某种吸引力的话,是否有损于他作为音乐家的地位?本书从音乐家的生平入手,但并未满足于对音乐家的生平事件的记述,而是进一步从性格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家的性格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作者并未满足于对音乐家的生平事件的记述,而是进一步从性格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家的性格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

内容推荐

路易·埃克托尔·柏辽兹(1803—1869),19世纪上半叶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浪漫派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关于柏辽兹的生平和音乐,现存资料翔实,他本人也留下了《回忆录》、书信、文学和评论作品等众多文章,供后人分析研究。世人多从音乐家的生平经历开始研究其作品,认为作品就是音乐家生活经历的反映和再现。本书也从音乐家的生平入手,甚至更为详尽地记述了柏辽兹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期为研究音乐家的读者提供必要的参考。然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并未满足于对音乐家的生平事件的记述,而是进一步从性格学的角度研究音乐家的性格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音乐家的生平逸事并非其创作灵感的真正来源,“他灵感的源泉在于他自身的天赋,他的创造力来自于他那昂扬的气质”。正是伟大的天赋和敏感而饱受痛苦折磨的性格的奇特的矛盾结合,创造了柏辽兹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本书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性格分析方法,使读者摆脱传统的看法,产生接触柏辽兹作品的愿望。而接触作品、聆听音乐,才是理解音乐家的最好方式。

目录

序   

“为了纪念”

柏辽兹与真诚

作品

序曲

四部交响乐

音乐歌剧院的大合唱

三部歌剧

三部宗教作品

乐曲

今天的柏辽兹

附件:柏辽兹生平简介

试读章节

回到巴黎,埃克托尔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他还欠德邦六百法郎。为了缩减开支,他和拉科特一圣安德烈市前市长的儿子、药学系学生夏尔波奈尔一起过起了节衣缩食的生活。

在音乐学院,他在勒絮尔的作曲班里学习,在此之前,他私下里已经是他的学生了;同时,他也到莱沙教授的对位法和赋格班学习。莱沙是捷克人,他既是一位技师,又是一位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很好的代数学家。柏辽兹把他列入“杰出的老人”之中,但仍不失时机地嘲笑老师的学究气,不过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莱沙身上心领神会地学到很多东西。他长期不断地研究当地一位忠实的朋友安贝尔·费朗的剧本《宗教法官》[宗教法官是指14—15世纪德意志秘密法庭的法官]。

不知是他忽略了还是真的经济拮据,他一直无法偿还欠德邦的债务。德邦可能出于对他的债务人健康的担忧,认为应该把这六百法郎的债务告诉柏辽兹大夫,以获取他对儿子节衣缩食生活的同情。大夫对儿子为弥撒曲欠下这一难以偿清的债务感到震惊,他还清了儿子欠德邦的债务,并断绝了儿子的生活来源,逼迫埃克托尔回心转意。然而,埃克托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做法,于是他经历了物质上的窘迫拮据。幸好他得到了((新颖剧院))合唱队员的职位,每月五十法郎的收入把他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1827年夏天的音乐竞赛中,柏辽兹通过了初赛。他的大合唱《被女祭司撕碎的俄耳甫斯》被宣布无法演奏。这或许是因为这部曲子难倒了平庸的钢琴师,钢琴师要负责把乐谱演奏给评审团。这个夏天是悲伤的。埃克托尔病倒了,险些因喉咙深处的脓肿窒息而死,幸亏他自己用小刀将其刺穿才幸免于难。柏辽兹大夫受到感动,又恢复了儿子的生活费。

艺术家生活中的隆隆雷声有时会滚滚而至,如同自然界中伴随着狂风骤雨的雷电一般快速迅捷……他告诉我们,这雷狠狠地打击了他。这正是在那些曾读过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并大声呼唤“渴望的雷雨”的人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首先,莎士比亚意外地降临在他的面前,如惊雷般令他震撼。这一切发生在1827年的奥德翁剧院,当时一批英国演员正在那里演出《哈姆雷特》。奥菲莉娅的角色是由哈里耶特·史密森饰演的,这是一位高大的爱尔兰姑娘,肌肤胜雪,如花似玉,眼睛大而突出。“震撼太大了”,柏辽兹失眠了,同时也丧失了对工作的兴趣。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在田野中游荡,当疲惫偶尔袭来使他难以支撑的时候,他便就地昏睡过去:在犹太人居住区边上的田野里,在塞奥旁边的牧场中,在主教咖啡厅内——那里的侍者还以为他死了。

P11-12

序言

不了解柏辽兹这个人,就很难了解他的作品。他忠实、细心的传记作者A.博肖曾说过柏辽兹的音乐就是“用旋律来反映”他的一生。

但是如何谈论柏辽兹这个人呢?有些历史人物是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知的。但关于柏辽兹,资料太丰富了。柏辽兹本人已经写了很多关于他自己的书,而且写得都不错。在他身后留下了《回忆录》、书信、众多的文章、文学和评论作品,后人都已经对这些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他究竟是作家还是音乐家?哪个地位更重要?长期以来这些问题让评论家难下定论。在这本生动的小册子里,你可以读到这位罗曼蒂克的主人公的传奇故事。

一直以来柏辽兹都是人们争论的人物,关于他的话题时下仍为人们密切关注。而他是否名副其实呢?如果说柏辽兹这个人物有某种吸引力的话,是否有损于他作为音乐家的地位?关于他,也许我们忘了瓦莱里的话,在每一个艺术家的一生中,“一桩桩大事件只是事物的泡沫而已”,它们并没有常识——这错误的逻辑——所认为的那种重要性。那些音乐的细节——来自那些偶然的事,甚至来自发生在作品周围的真实的逸事——之间的关系似乎显得更重要。

尽管如此,仍然要回顾柏辽兹一生经历的重大事件,援引一些被称做关键——也许不是关键——的事情,给读者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使读者能够“牢记心里”。本书没有带来任何新的东西。我们只想请读者读一读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性格的研究,它使我们能更好地领会这位把易变、痛苦的思想和最伟大的天赋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奇特矛盾的心态。他的天赋是米开朗琪罗式的,从对自己的音乐所寄予的期望可以看出来(《回忆录》,第一章,17页)。如果说本书未能对“柏辽兹的情况”作深入的研究,至少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法使读者摆脱传统的看法,产生接触其作品的愿望。

柏辽兹的一生既动荡又紧张、既丰富又简单——按照门德尔松的说法,是“一幅名副其实的漫画”。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到一个对音乐和日常生活都表现得雄心勃勃的人。

但柏辽兹的音乐并不是他的日常生活的反映。逸事“无关大局”,它只是音乐的一种简单的托词,而非他灵感的深层源泉。诚然,在他身上,每一事件都是音乐的“托词”,最新的“辩护”推翻了先前的“供词”。他灵感的源泉在于他自身的天赋,他的创造力来自他那昂扬的气质。一部古曲转瞬间——他会谦虚地说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通过加在单簧管上的四个节拍就完全改变了,成为他自己的作品,体现他风格的唯一的、被期待的作品。柏辽兹后期的作品是他少年时代的梦想的实现,是一种阿波罗式的回归,是重新找回的星辰,就像电影《公民凯恩》[《公民凯恩》(citizen KanP)(1940)是美国著名导演奥逊·威尔斯编导的电影。他在电影里表现一位亿万富翁丑恶的嘴脸,对电影技术作了重大的改革。]里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一样。那么,为什么要把事件和音乐并列和联系呢?这一点也无助于解释音乐、发现音乐。因此,我们的意图并不在于详细地描述那些连接着听众和音乐的逸事。了解柏辽兹音乐的最好方式是聆听。听,就是要多听,直到能记住和能猜出,最后融为一体、达到理解。耳熟能详之后,用不着分析就能理解,就像游客对旅游景点一样:不必过多介绍旅游的城市,应该让游客亲身去看看,应该激发游客参观的欲望。到哪里找旅游地图?选择什么旅游线路和时间?要不要雇导游?……诸多选择都由游客自主决定,由他决定进行哪些旅游探险。正出于此,我们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以尽可能清晰和简洁的方式对柏辽兹的生平进行概述和分析。

我们的叙述没有遵循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而是按照作品的体裁介绍的,当然书末附有作品的时间顺序表。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柏辽兹的作品里,不要把体裁界定为一种确定的形式。我们把他的作品分为七部序曲、四部交响乐、世俗康塔塔、三部大型歌剧、三部宗教作品和包括旋律曲在内的不同的声乐作品。作者的创作不断变化,就像一条之字型的曲线,读者跟随我们走这条令人愉悦的弯路,感受会更加深刻。这些章节的安排与伦敦的贝兰勒特出版社开始出版的26卷《新版柏辽兹》大致相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柏辽兹画传/朗朗书房音乐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克劳德·巴利弗
译者 张黎//冯寿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75808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5.76-64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