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汲庆海主编的《欧也妮·葛朗台(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一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儿夏尔、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巴尔扎克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就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描写,至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线索中显得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

内容推荐

由汲庆海主编的《欧也妮·葛朗台(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一书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者通过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成功塑造了葛朗台这个典型形象。在金钱的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是他的癖好,临死前他也不忘吩咐女儿到那边去交账。他家财万贯,但每一顿饭的面包、每天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一点儿也不能多。他的吝啬越来越膨胀,以至于吞噬了他的整个人,改变了他身边许多人的命运。在整部作品中,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鬼葛朗台,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这部作品是一幅法国19世纪前半期外省的色彩缤纷的社会风俗画。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欧也妮·葛朗台》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是巴尔扎克小说中最具可读性的一部著作。本丛书的编辑工作现已完毕,望领导批准发排。

目录

第一章 资产者的面貌

第二章 巴黎的堂兄弟

第三章 外省的爱情

第四章 夏尔的不幸遭遇

第五章 情窦初开的姑娘

第六章 吝啬鬼达成目的

第七章 情人的起誓

第八章 家庭的苦难

第九章 结局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延伸阅读

 读后感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

 考题直击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资产者的面貌

在法国的索缪城里,住着一位葛朗台先生,他的一言一行成为当地人们判别是非的标准。他的一举一动,乃至于眨眨眼睛,都成为当地的金科玉律。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的葛朗台先生在人们心目中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请看:

给玛丽亚

您的肖像是本书最美的点缀:但愿您的芳名在这里是经过祝福的黄杨枝,虽不知摘自哪一棵树,但一定已被宗教圣化,并被虔诚的手所更新,因而永远郁郁葱葱,护卫家园。——巴尔扎克

某些外省的城区,总有一些房子让人一看就感到凄凉,就像见到最阴森的修道院、最萧条的旷野或者最破落的废墟一样。也许修道院的沉寂、旷野的荒凉和废墟的凋败,那些房子都兼而有之。里面的住户生活得静悄悄的,让外地人直以为那些住宅都在空着;但是当有陌生人出现在街道上,窗口倒会有人突然探出僧侣一样的面孔,不动声色地朝窗外冷漠而阴沉地瞥上一眼。这些凄凉成分在索缪城里每一所住宅都有体现。在一条直通上城古堡的街道的尽头,你能看到那所房子,如今已少有人来往;尽管冬冷夏热,还有几处非常阴暗的地方,它却自有引人之处:石子的路面始终清洁干爽,而且回声清脆;街面狭窄,线路曲折,两旁安静地蜷伏在城墙脚下的房屋,是属于老城区的。三百多年的古宅虽然是木结构,倒还结实。多种多样的房屋格式,给索缪老城区的这一地段增添了些许独特的情调,热心访古的游客和艺术家们常常为此驻足流连。

横贯于大多数房屋的底层之上的厚实的木板,让经过这儿的人都禁不住为之赞叹,因为它们两端都雕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构成一溜黑色的浮雕。这一家横木上覆盖着青石板,给单薄的外墙勾出一条条蓝线,岁月压弯了木结构的屋顶,日晒雨淋让朽蚀的屋面盖板扭曲变形;那一家发黑的窗台十分醒目,上面原先的精细雕纹如今模糊难辨,而且仿佛已十分脆弱,难以经受贫苦女工放在上面的棕红色的陶土花盆,只勉强地支撑着盆里瘦长的石竹和月季。再往前去,有几家大门上凸出镌刻①(镌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着家传的象形文字钉头,这些钉头都十分粗壮。钉头上的象形文字本来就是老祖宗们随心所欲勾画出来的,今天要想说清楚它们的含义都不太容易;也许是某位新教徒表明信仰的记号;也许是反新教联盟的成员用来诅咒亨利四世的咒符。有几户市民阶级的人家,为提示后人记得曾经的荣耀,在门上刻有乡绅的家徽,表示自己的祖辈曾享有主持市政的光荣。总之,整部法国的历史在这里的门上都有体现。有一幢房屋外墙的泥灰留下当年能工巧匠的高超手艺,但是已经破旧得一晃三摇;隔壁是一所贵族宅第,在石砌的拱形门楣上,还留有祖传纹章的痕迹,但因为经受过1789年以来一次次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浪的吹打,如今只剩下劫后的余痕。半条街上的铺面既不像小店,也不像货栈。对寻访中世纪文物感兴趣的人会发现这里的一切跟上一辈的女工习艺工场一样简陋。朴实货架和玻璃橱窗在低矮的店堂里都看不到,店堂进去很深很大,里面阴暗,内外都没有一点装潢。大门分上下两截,门上很不讲究地钉上了铁箍、铁锔;门的上半截往里开着,下半截装有弹簧门铃,不断地被人推进推出。空气和阳光通过气窗、天花板和矮墙之间的空隙进入店堂,或者从门的上半截往里灌,半人高的矮墙上面有便于装卸护窗板的滑槽,结实的护窗板清早卸下,傍晚装上之后再用铁闩锁得严严实实。商品陈列在矮墙上,但并没有因此而专门布置。按经营对象的不同陈列的商品被分为几类,大概有两三桶食盐和鳕鱼,或者几捆缆绳和帆布;几束闪闪发亮的黄铜丝挂在楼板的横梁上,一溜金属的酒桶箍靠墙放着,一些布匹摆在几个架子上。

进去看看?一位裹着洁白的围巾的白净姑娘,青春焕发,露出通红的手臂。一旦有客人进店,就会放下正在编织的活计,忙向后铺叫她的父母;这时店东就会出来听你吩咐,有时冷淡,有时殷勤,有时有问必答,有时又爱理不理,这决定于店东的脾气和性格。成交的或许是两个铜板的小交易,或许是高达两三万法郎的大生意。你还能见到专做橡木板材生意的老板坐在店堂门口,绕动着大拇指跟邻居聊天;表面看去,他不过有些做酒瓶架的劣质板条,但是在码头那边的木工场里,他的货源足以供应安茹地区一切箍桶作坊的全部用料。遇到好年景,他能算出箍桶匠们总共需要多少板材,误差不超过一两块板材,计算之精准让人惊叹。一天阳光能使他发财,一场恶雨或许会让他亏本。板材的价格在半天之内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高到十一法郎或低至六法郎都有可能。这一带跟都兰地区一样,市场的盛衰决定于气候的阴晴。种葡萄的、有田产的、木材商、箍桶匠、客栈老板、船行老大,都眼巴巴地盼望晴天;晚上睡觉时唯恐天一亮就听说夜里上了冻。(P1-4)

序言

全书导读

走近作者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九十一篇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生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物剪影

老葛朗台: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为了赚钱,他不惜掏空自己积攒的金银。他审时度势,精于计算,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

欧也妮:老葛朗台的女儿。她天真、温柔,心地善良,真诚和自然是其品格和言行的显著特征。她生于富贵之家,却并不看重金钱。最终,“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

艺术特色

全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儿夏尔、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就把三者结合在一起描写,至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线索中显得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最明显的特征是嗜钱如命和极端吝啬。

作者很善于在对比中凸显人物性格。在葛朗台的家中,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与老葛朗台自私吝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圣洁和葛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

书评(媒体评论)

励志名著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因为它强调了阅读的本意,代表了素质阅读的高水平;二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展示出一种真诚的力量!——陈晓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胡慧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74743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5193337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8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