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汲庆海主编的《孙子兵法(无障碍阅读)(精)》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有价值的军事典籍,书中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强调“慎战”“知道”等军事思想,揭示出战争的本质和一些重要规律,对后世的政治、军事、哲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历来被称为“兵经”。

内容推荐

汲庆海主编的《孙子兵法(无障碍阅读)(精)》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和《五轮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故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本书的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战争观念,即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孙子的战争观以“慎战”为核心,既不否定战争,又反对穷兵黩武。第二个主要内容是战略思想。孙子的战略思想包括全胜战略、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等。第三个主要内容是战术思想,这是孙子兵学体系的主体部分与核心,重点是争取战争主动权,包括“致人而不致于人”“知彼知己”“避实而击虚”等。第四个主要内容是治军理论,包括“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等。

《孙子兵法》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国家的经济、财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以及取得战争胜利的策略,反映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精要之处,它对于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运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篇

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延伸阅读

◆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考题直击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赵国,围攻其都城邯郸。赵王在危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出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孙膑曾与庞涓是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聘请他。当时庞涓也正在魏国为将,他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怕他比自己贤明,于是用毒计使孙膑致残,挖掉他的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又得到齐国使者的救助,逃到齐国。

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开丝线,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军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就会解除邯郸之围。我军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

果然,魏军撤离邯郸,归路上又被齐军伏击,与齐军在桂陵一带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被齐军击溃。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胜,于是解除了赵国之围。

在这场战役中孙膑采用了突袭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其撤兵的战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赞赏和借鉴。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魏国十分强大,经常欺辱其他的弱小国家。公元前341年,魏国以庞涓为大将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孙膑率军救援韩国。这一次,齐军依然采取突袭魏国都城的策略,往魏都大梁而去。身在韩国的庞涓接到国内的告急文书,连忙传令撤兵回国。

孙膑为打败庞涓,使用了一招减灶计。齐军在魏军回师后,第一天在军营里垒十万个灶,第二天、第三天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三万个灶。庞涓率军追赶齐军,发现了齐军安营扎寨的遗迹,叫人数一数齐军垒的灶,足足有十万个,心里一惊,认定齐军兵力不少,不敢轻敌。第二天魏军继续追赶,发现齐军所垒的灶只有五万个,第三天竟然只有三万个了。庞涓大喜,,以为齐国士兵胆小怯战,不堪一击,于是丢下大部队,只挑选了精锐骑兵两万人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料到庞涓当天黄昏必然到达马陵,于是叫士兵将道旁树木全部砍倒堵塞在路上,只留下一棵大树,又派一万名弓箭手左右埋伏,吩咐他们,当树下亮起火光时,就一齐发箭。

庞涓黄昏时果然来到马陵道,前面的士兵报告有树木塞路。庞涓令士兵搬开树木,忽然抬头看见一’棵大树上隐隐有字,于是叫几个士兵一齐点起火来。庞涓在火光下细声读道:“庞涓死此树下!”于是大惊失色,还未反应过来,齐军早已万箭齐发。庞涓身负重伤,自知难逃一死,只得拔剑自杀。魏军大乱,齐军乘胜追杀,大胜而归。

齐魏马陵之战,庞涓轻敌自负,错估形势,中了孙膑的圈套。孙膑抓住对手的轻敌思想,因势利导,用减灶计诱敌深入,最终击败劲敌,展现了一代军事家的非凡谋略。

在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始终居于主动地位。此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

成皋之战

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在成皋(在今河南荥阳)与汉王刘邦对峙,楚军被汉军阻挡,汉军也难以攻下成皋。

这时,为了切断楚军后路,刘邦派遣卢绾、刘贾率领两万多人绕过成皋,协助彭越袭击楚军后方的梁地,攻下了十多座城池,而且阻断了项羽的运粮路线。项羽被迫率领军队回师进攻彭越,令曹咎守成皋,临行前还对曹咎说:“一定要谨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敌军前来挑战,不要理会就是,千万不要和他们作战。我十五天之内必定打败彭越,到时再回来与你会师,一同击败刘邦。”

项羽走后,曹咎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刘邦得知后,就下令在成皋城边设台,又命人每日在台上叫骂羞辱楚军,刚开始曹咎还能忍住不发怒。可刘邦的兵士一连骂了五六天,而且越骂越难听,把曹咎连同其父母妻儿一同骂了一番。曹咎再也沉不住气了,一怒之下,率军渡河出战,到河中央时汉军突然出击,结果楚军一败涂地,成皋失陷,楚国的大量物资也被刘邦夺去,曹咎自知将命丧于此,又愧见项羽,于是在河边自刎而死。

“兵者,诡道也。”正是因为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侧翼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的军队,终于完全改变了力量对比,为灭楚兴汉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皋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典范。

P6-8

序言

◆走近作者

孙武(约前545~前470),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又称为“兵圣”“世界兵学鼻祖”。

◆内容梗概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和《五轮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故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本书的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战争观念,即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孙子的战争观以“慎战”为核心,既不否定战争,又反对穷兵黩武。第二个主要内容是战略思想。孙子的战略思想包括全胜战略、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等。第三个主要内容是战术思想,这是孙子兵学体系的主体部分与核心,重点是争取战争主动权,包括“致人而不致于人”“知彼知己”“避实而击虚”等。第四个主要内容是治军理论,包括“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等。

总之,《孙子兵法》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国家的经济、财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以及取得战争胜利的策略,反映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精要之处,它对于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运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无障碍阅读)(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74590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5193335
中图分类号 E892.25-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9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