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社会探研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湖北大学历史学科诸同仁近20年来的集体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周史、楚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史、明清史、研究内容涉及政治体制、环境变迁、经济演进、民间礼俗、人物评价、文献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等众多方面。反映了湖北大学历史学科在中国研究这个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目前达到的水平。

序言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反映湖北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成果的这本论文集终于面世了。

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黄建中先生于1930年筹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翌年经过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奠基于武昌宝积庵,此地即是今日现址。1936年被当局强令停办,5年后即1941年,复校于抗战后方的临时省会恩施五峰山,1944年改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我校于1946年先迁沙市童家花园,1948年返回武汉。1949年武汉解放,在我校基础上组建湖北省教育学院。1952年在全国院校调整中,又以教育学院之部分组建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改建为湖北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改名武汉师范学院。1984年报请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湖北大学,实现了由单一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历史性跨越。

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湖北大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校本科专业达到45个,硕士学位点37个,博士点3个;学科门类涵盖文、史、哲、经、法、教、管、理、工、医十大门类。校本部有13个学院,同时创办了知行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人民武装学院,在校生规模突破两万。我校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800余人,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化学生物学两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础数学、高分子材料和专门史等15个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湖北大学正朝着“把学校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性综合大学”这个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我校历史学科创建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时期,迄今已逾60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史系率先恢复招生。在中国古代史这个学科中,20余年来先后任教的有冯天渝、刘先枚、宋公文、童恩翼、黄德馨、程喜霖、葛金芳、周积明、何晓明、王勋敏、彭忠德、鲁毅、刘真武、周德钧、张敏、曾育荣、刘志玲等先生,他们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1997年,历史系与中文系、新闻系、档案系合并组建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授课对象扩大到汉语言文学、新闻系、中文学科国家基地班等专业。2003年历史系与档案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历史文化学院,随即专门史学科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湖北大学历史学科的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近5年来,中国古代史诸位同仁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3部,各类成果获奖10余次,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4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2项,科研经费22万余元。

历史系有专任教师20余人,其中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10余人。古代史学科带头人葛金芳教授长期致力于唐宋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出版((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武汉出版社,1991年)、《雾横帏墙》(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宦官》(日本东京德问书店,1996年)、《中华文化通志·土地赋役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国经济通史·宋辽夏金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唐宋变革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多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关于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唐宋之际农民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动》(《历史研究》1983年1期)、《唐宋之际土地所有制关系中的国家干预问题》(《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两宋摊丁入亩趋势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原始工业化进程与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学研究》1994年6期)、《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等在学界有一定影响。20余年来共发表论著330万字,获各种奖项10余项。其中《中华文化通志·土地赋役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1999年),《中国经济通史·宋辽夏金卷》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3年)。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获湖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称号。目前正致力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唐宋之际经济结构变迁与国家政策转轨之互动关系研究》(02AJL008)。  楚史是湖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刘先枚、宋公文、黄德馨等老一辈学人用力甚勤,在楚国官制史、楚国风俗史、荆楚考古等方面均有创获。楚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当属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楚学文库”,共由18本专著组成。曾于1996年、1997年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宋公文教授与张君博士合著的《楚国风俗史》即为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楚史新探》(宋公文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楚国史话》(黄德馨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年)等专著面世。该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校较早进行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迄今已毕业研究生数十名。

在中国古代史的其他段落中,亦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姚伟钧教授出版《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等专著多部,论文100余篇,其成果多为学界所肯定。彭忠德教授《秦前史学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甫一出版即获好评。其论文《(贞观政要>的版本与佚文》(《历史研究》2003年1期)、《史胆与史责》、《再论“民可使由之”》(分见《光明日报》2000年4月28日、2000年5月16日理论版)多有创见。他在台湾《国际汉学研究》、《孔孟学报》、《中华文化月刊》等处亦有文章登录,学术影响及于海内外。鲁毅副教授擅长于文献整理,他多年专心从事的《后汉书柬释》工作业已完成,即将付梓。在唐史领域,程喜霖教授的《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是国内研究同类课题的最早专著;他利用敦煌文献撰成的《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也在唐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加盟我校的张敏和张宁博士作为新鲜血液充实了我系的学术队伍,所发论文《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史学月刊》2003年5期)、《论晚清货币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江汉论坛》2003年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表现出良好的学术发展势头。

为了回顾中国古代史学科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在近年发表的数百篇论文中,选其有代表性者,编成这本论文集。一则可以鼓舞这支队伍的士气,二则欲与学界同仁交流切磋。所收文章按研究朝代的次序排列,以便检阅。各文因发表的刊物、年代各不相同,文中注释虽尽力统一,仍有不尽如人意者,敬希见谅。今后视条件许可将继续推出本学科同仁的研究成果以求教于学界师友和同仁。本书出版得到湖北大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特此表示感谢。笔者受托为本书主编,撰序说明情况如上。

我们希望并相信,我校中国古代史学科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湖北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葛金芳序于2005年4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社会探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金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49564
开本 32开
页数 5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7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