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教育家,几乎都有关于师范教育的思想和论述,却又不像蔡元培之于大学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廖世承之于中学教育、俞子夷之于小学教育,无专门以此卓然名世者,多只言片语。本书将某些教育家或教育思潮的相关言论,排比连缀,结合现实问题,以期鉴往资治,助益当世。

序言

20世纪初叶以来的百余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与2l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向直接相联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科学总结既往百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违背教育规律而曲折起伏的失误教训,为在新世纪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历史参照,稳步健康地发展现代化的人民教育事业,必然会大有益处。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政治风云急剧变化,社会变革促使教育变革,人们不断用新观念、新办法来解决教育的新矛盾、新问题。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三个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现代化都提出一些不同的要求,教育的应对措施虽不能尽如人意,但客观上对教育现代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20世纪初,清王朝为挽救颓势而推行新政,把教育改革作为新政先行的第一要务,改书院办学堂,中断封建传统教育,采纳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指导下,折中新旧,颁行“壬寅·癸卯”学制,这是封建政府开始面对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发展趋势,设计自己的学校系统,尝试着向现代化教育跨出的第一大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开辟了资产阶级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为了适应民主共和的需要,政府多方征求意见,综合整理,重新制订学制和各级各类学校规程。民国政权被北洋军阀窃据后,政局多变,随之而来的是出于政治需要对教育制度的改订。为了反对旧政治、旧文化、旧道德,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开始兴起。受新文化运动及接踵而来的新教育思潮的影响,历经长达八年之久的酝酿、论证,1922年,经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审议整理,形成“六三三学制”,由政府公布施行。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次重要改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也曾对学制进行局部修订,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别从严管理和整顿学校,比较注意教育立法,公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人民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组织下,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客观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第二阶段,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教育走过了一段非常曲折的道路;第三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教育走上现代化正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以上就是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极为粗略的轮廓。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不同的条件。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服务社会。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地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趋势,遵循教育规律,正常地发挥教育的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对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行回顾与总结,教育学界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现代教育史》、《民国教育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等等。这些都是断代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状况,能够提供许多知识,具有直接帮助。但如果主要研究教育现实问题或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探索这些问题的历史基础和演变过程,则最好以教育问题为纲目,以历史材料为基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研究教育历史的发生状况和发展规律,分析其利害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最终把多个研究组成系列,汇集一编,是为“教育问题史”。它的优长在于,可以集中研究一个问题作为起点,纵向深入,横向推衍,最终对教育问题的整体形成全面的认识。

国外此类研究的代表作,是美国约翰·s.布鲁柏克所著《教育问题史》,该书已由吴元训先生移译。国内研究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尚未见“教育问题史”这一类型的新著作,李剑萍同志的新著《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教育问题很多,方方面面,大大小小,一个人的研究不可能网罗无遗,面面俱到。此书旨在解释中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矛盾与各级各类教育主要矛盾的发展及其原因,选择了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的15对矛盾关系,基本包容了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问题。作者坚持搜集真实可靠的史料,在丰富的历史材料基础上,梳理矛盾问题的演变过程,论述不同的问题与认识的实质,说明不同的做法与实践的效果,对于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或研究者都会有大的助益。

作者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不回避争论未决的疑难问题,也不绕开权威下过断言的敏感问题,根据历史实践检验的结果,重新研判教育问题的是非,致力于探寻教育历史与教育现实之间的有效联结,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了可贵的学术创新精神。

作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避免简单片面、形而上学地看待教育问题,能以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育矛盾问题的相互关系。其书的余论部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放开畅谈,进行时代性思考,提供前瞻性建议,闪烁着教育思考的火花。所言皆由衷,出于自己心得体会;所献尽坦诚,愿与公众共相切磋,能够引发读者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颇具个性特色,很值得一读。

作者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持续潜心研究,终于写成这本专著,绝非一般抓住商机突击拼凑的粗陋作品可比,确是积学渐思的结果,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孙培青

  2003年5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剑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48598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0-092.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