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营救美国兵--中国敌后抗日军民救援美国飞行员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中,美国志愿人员和空军援助中国人民抗击日军,飞机失事事件屡屡发生。许多美国飞行员跳伞落地后,遭到日军追捕和虐杀。本书根据真实的资料,以纪实手法再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不惜流血牺牲,先后数十次行动,奋勇营救出上百名于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各地遇险失事的美国飞行人员,使他们免遭日本法西斯虐杀的故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追怀:过往的战时乐章

第二章 使命:华北敌后的国际救援

第三章 壮举:新四军的惊天杰作

第四章 奇迹:华南沿海的神话传说

第五章 惊诧:被美国忽略了的同盟军

第六章 留难:不协调的战时旋律

第七章 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报告

第八章 慰籍:中国敌后抗日军民给盟友的一份厚礼

附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援救失事美国飞行员情况一览表

后记

试读章节

  引 子

时间回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中国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年代……

1939年的5月3日,将近中午时分,中国战时陪都——山城重庆的市区突然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在市民一片惊恐、慌乱地四处奔跑着寻找避难场所之际,36架日本飞机已从东北方向沿长江北岸呼啸而来,在市中心区上空狂掷炸弹和燃烧弹,持续约20分钟后,日机扬长而去。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的市中心上空腾起滚滚浓烟、冲天大火,街道上尸体横陈,甚至树枝上也挂着残肢断臂,令人目不忍睹。

次日下午,日机27架再度侵入重庆市区上空,向都邮街、柴家巷等繁华地段投掷炸弹和燃烧弹,辅以机枪扫射,重庆市区再次腾起大火……

这就是日机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制造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仅在这两天,市区被毁房屋就达1.2万多栋,居民死亡4400余,伤3100余。市区电话、电灯、自来水系统陷于瘫痪。主要商业区遭受毁灭性破坏,全市工商业和居民财产损失惨重。

日机对重庆的这两次大轰炸不是绝无仅有的。早在1938年1月,日机对重庆进行了首次大轰炸。国民政府迁驻重庆后,日机的轰炸几乎没有问断过。在1941年一年中,日机空袭重庆就达81次,共出动飞机3495架次。日本侵略者对战时中国的政治中心进行惨绝人寰的疯狂轰炸是有其罪恶用意的。

如同截断战时中国主要国际交通线,陷国民政府于孤立无援境地一样,日本对陪都重庆的持续大轰炸,实际上是它自1938年底以后对国民政府实施政治诱降、军事压迫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企图通过对重庆无休止的轰炸,破坏大后方的战时经济,促成中国百姓滋生厌战心理,使国民党蒋介石无安宁之日,进而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日意志,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

显然,日本法西斯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1942年春,我们听到飞机的声音而不必提着小箱子往防空洞里跑,这还是第一次。这时我们才意识到美国参战后重庆所起的变化。不管在路上和广场上,或是在阳台和山岗上,欢呼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对在空中飞行的(“飞虎队”)飞机激动地挥着手。

这支名为“飞虎队”的空军,是日军袭击珍珠港之前由陈纳德将军创设的美国志愿兵部队。最初,这支“飞虎队”所用的是P一40型飞机……这种P一40型飞机在中国云南和缅甸仰光之间的国境上空,使得日军飞机为之胆颤……P1-2

后记

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一些被忽略了的往事、一些被遗忘了的往事、一些近乎于被湮灭了的往事。

这些往事,多少年来,尽管也有人偶尔提及,但常常是把它们看成孤立发生的事件;尽管也有人偶尔记述,但常常是把它们当做说明某个问题的陪衬。当然,这些往事所“链接”着的复杂历史背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所“传输”出的大量的、全新的信息与信号,它所“激活”出的直接的、间接的、连锁的国内、国际反响,以及它所“生成”的历史的、现实的和显现的、潜在的社会意义等等,就很少有人述及了。

这些往事,也就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不惜流血牺牲,先后数十次行动,奋勇营救出上百名于华北、华中和华南敌后各地遇险失事的美国飞行人员,使他们免遭日本法西斯虐杀的史实。

敌后抗日军民营救失事美国飞行员的往事,其实是值得浓墨重彩地大书特书的。因为这些往事是重要的、客观的、真实可信的,但迄今却未能得到必要的、如实的、详尽的反映。这些往事具有特殊的政治价值和重要的国际政治意义,其深远影响今天仍在,并且足以扩展到将来。

本书所依据的资料是散见的、零星的、残缺的,多“存储”或“隐藏”于种种历史报刊(较多地见于地方报刊)、众多事件亲历者的脑海深处、浩瀚的地方文献史料以及有关外文资料中。发现它,解读它,是一个相对艰难、费时费事的过程,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和付出。在资料的搜索和拥有方面,作者虽然作了种种可能的尝试和努力,但仍是缺憾良多。不足和未尽之处,尚冀望热心的读者、知情者和历史当事人予以补正、不吝赐教(E—mail:wty990@yahoo.com.cn)。

本书在写作和成书过程中,得到为作者所尊敬的人们的特别帮助——中国革命摄影先驱者沙飞的女儿王雁、中共迁西县委党史研究室杜峙呈、中共海门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陆杰等提供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中共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刘小清、江阴市史志办公室徐泉法等给予了多方面的关心,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作者所在单位的王海燕在资料收集等方面做了不少实际工作,丁益萍则帮助核校了书中涉及到的许多人名,并提供了相关资料的翻译。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

2004年10月于江苏盐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营救美国兵--中国敌后抗日军民救援美国飞行员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庭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2093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