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禄趣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的旅途总是布满荆棘,而人们自古以来追求的却又是幸福和美满,于是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心昊的强烈愿望和渴求,自然而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本书从“福”、“禄”两方面展开,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的民俗作了比较详细、同时又不乏趣味性的阐述。

目录

前言/1

五福临门/1

五福临门/1

三星福、禄、寿/5

官禄吉昌/10

福寿康宁/14

福海寿山/18

寿星常临福瑞家/23

五福寿为先/27

节令纳福/35

腊月祭灶保平安/35

纳福去邪压岁钱/40

福星高照话春联/44

新年撞钟祈福/47

新年烧头香求福/51

倒贴“福”字/55

拜年接福和恭喜发财/58

迎财神和供财神/61

岁岁平安与竹报平安/66

自求多福/73

祸福无门/73

祸福相依/76

厚德载福/80

天官赐福/84

自求多福/88

祝福/91

受天百禄/95

受天百禄/95

鹿与禄寿/100

福与蝙蝠/104

喜从天降/107

风水与祈福/113

有关风水祈福的民俗/113

祈福的用品摆设/119

择吉种种/122

钟馗画/129

生活中的福分/135

口福/135

耳福/144

艳福/152

性福/156

清福/161

福禄鸳鸯/165

福禄器物/165

同心结/168

福禄鸳鸯——祝愿婚嫁幸福的民俗/172

多子多福/179

三多九如/186

试读章节

福海寿山

“福海寿山”是一句吉利话,也是人们向老人祝寿时的一句常用话。把这句话分拆开来,就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由此再延伸开去,就成了“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我国古代民俗,祝福颂寿往往连在一起。有福者必寿,不寿就是无福:有寿者喜福,无福则寿又有何用?关于“福”,东汉许慎的说法是:“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这就是说,“福”的含义在于百事顺利,事事顺利,心想事成,无所不顺。若果如此,则人间一切开心称意、快乐幸福之事,都可以让一个“福”字给概括殆尽。如此说来,“福”岂非大海乎,“福”岂非东海乎,“福”岂非东海长流之水乎?对于如何有“福”,古人积累的经验是:“量大福大。”一个人福分的获得,既在于努力,在于勤奋,在于开创,在于争取,在于与人为善,同时又在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宽大包容。P18人们遇到争执,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此则”福缘善庆”,乐事好事善事之外,更来了“量大福大”的极乐。所谓“福”,人生福、禄、寿、喜、财”五福”之外,扫地焚香,清茶淡饭.海量容人,心境如水也是福,所谓彼是“福”,此亦是”福”也。

福既如东海矣,那末寿亦当如南山之无有终极。何谓”南山”?《诗经·小雅·天保》为我们作了解答:“如南山P19之寿,不骞不崩。”“南山”即终南山。《诗经》之后,明清以来,社会上又有一种说法,“南山”是指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因为云门山在益都县城的南面,所以人们惯常就习称云门山为“南山”了。

关于南山与寿挂钩.有人不禁要问:天底下好山名山那么多,为什么要对南山奉觞称寿这里其实有个道理:原P20来明朝嘉庆年间.衡山府管家周全酷嗜书法,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好字。一次周全兴致忽来,便在南山的峰顶崖壁之上,巨笔狂挥,留下了一个大而又大、后经刻斫的“寿”字,当然也不排除周全先在家里挥就巨大“寿”字,然后再放大刻凿到山顶上去的可能。由此后人来到云门山的山脚下,举头仰望,便见一个醒目的大“寿”字映进眼帘:寿与山相映.“寿”亦变成了一座山。

据说,1981年时,益都县文物部门想把山上的这个大“寿”字拓下来,还专门搭了高高的脚手架,用长达18丈的白布代纸,30斤鸡蛋清调和7斤朱砂为墨.分好几段才拓下了这个巨大的“寿”字。拓好一量,全字高达7.5米,宽3.7米,真乃天下第一大“寿”字。

与“福海寿山”类似的民间祝颂,还有“五福捧寿”,也就是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大“寿”字,可见我国民俗向来是与美好的愿望结伴而行的。P22

序言

这次春节,接连跑了贵州和福建两地,那里当然比不上上海繁华,却处处弥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浓郁气息。由于正值过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户上张贴了春联、门神,倒挂“福”字,触目所及,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光景。我的未婚妻家里更是请来了福、禄、寿三星搁置在大厅正中.以图吉祥如意,福寿康宁。而除夕的钟声更让我回忆起童年时代,父亲带我去龙华寺烧香祈福的情形。其实,不光是中国,相信全世界,只要是华人聚集的地方,总都能见到我国民俗文化的精粹所在。我曾到过日本横滨中华街关帝庙,每逢关羽诞辰(相传关公生于阴历六月廿四日),庙前便舞狮子、舞龙的大演特演起来,同时亦有隆重的祭祀活动,求关云长显灵赐福。

正因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的旅途上总是布满了荆棘、坎坷,而人们自古以来追求的却又偏偏是幸福和美满,于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方式来表达心里的这种强烈愿望和渴求。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极具特色和魅力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这本由我的父亲洪丕谟教授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新近撰写的《福禄趣谈》,就自人们普遍祈求的“福”、“禄”两方面展开,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的民俗作了比较详细、同时又不乏趣味性的阐述。

谈文化,尤其是谈民俗文化现象,又要谈得生动有趣,看看简单,实际上实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没有平日里的处处留心,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联想,没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和做好的。由于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的未婚妻担任了一些文字打印工作,所以每当遇到难字难语时.我总会和她一同翻查字典,对于我个人来说,无意中大长见识。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对联,尤其是有趣的春联。记忆中好像是广州地区流行过这样一幅对子:“胡混混全凭两度;戆居居又过一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南方人民的生活。在父亲的这本书里,《福星高照话春联》一文中,朱元璋为一阉猪户写的对联也极工整和有意思,读来不禁令人莞尔。父亲平日里创作书画,对联是一个重头戏,在我收藏的父亲书画之中,有一幅父亲书于新年元旦的春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款署着:“洪运儿勉之。”这较普通老百姓的求平安、保富贵格调无疑又高出了许多。有着父亲的这种鼓励,又何尝非福?

旱些日子里,拜读了父亲写的《读书是福》、《吃福》两册书,在这册《福禄趣谈》里。父亲又加写了《耳福》、《艳福》等“生活中的福分”。不仅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加了不少,而且反映了父亲一向所具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他诸如《风水祈福与民俗》、《福禄用器》等佳篇,无论对于收藏爱好者,还是迷恋风水者来说.相信都有启迪意义。

最后想顺带提一提的是,许多人都认为我的父亲一年总要写好几本书,办好几次书画展.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但就我所知道的,比如说父亲写这本《福禄趣谈》,前后不过两个月,中间尚有大量的应酬和社会活动。加上其中许多文章都有大量的修改,不止一次的校正。时间完全都是一分一秒挤出来的。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的努力和成果都是成正比的。只是有时觉得父亲太操劳了,想劝他多休息娱乐,父亲总是说:“太忙了,停不下来。”对于他老人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是啊!异时如金,能够这样做的人,其实才是真正最有福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禄趣谈/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丕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38058
开本 其他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2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6: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