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智论食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我国饮食界的著名学者熊四智教授编著,熊教授一直致力于中国烹饪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他独到的见地,本书分求索论、风尚论、 术艺论、纵横论、川菜论、书香论、庖厨论、行状说几个版块以我国悠久的文化进行了论述,让你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更有一种文化的熏陶。

序言

对中国烹饪文化研究,历经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是著述丰硕,成果累累,一派繁荣景象。这些成就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几代研究者的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熊四智先生便是建树独到、贡献突出的一位。

应该说,熊先生对中国烹饪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作为教授的熊先生,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20年,如今是桃李满天下。他是国内高校中率先开设《中国烹饪学概论》课程 的教授之一,他主编的《中国烹饪学概论》一书,至今仍是大学 烹饪类专业的主要教材;受他的影响,许多年轻学子加入到烹饪 文化的研究队伍,成为中国烹饪界的后起之秀。如四川烹饪高 等专科学校的杜莉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学者的熊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烹饪理论的研 究,著述甚多。通过他及国内一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烹饪文 化的学术地位得以不断提高,中国烹饪的学科体系也在学术界 逐渐得到认可。他的《中国人的饮食奥秘》等著作,在饮食文化 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许多论文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上获奖。如果说,历史上的中国烹饪主要是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精妙的味型受到世人关注的话,那么熊教授们则是通过 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烹饪文化的魅力。也正是有了像熊教授这样的中国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烹饪文化在世界上才得以广泛传播。

作为专家的熊先生,总是力图把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市场相 结合。他常常深人餐饮企业,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他极力倡导饮食与文化的结合,他认为饮食业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因此,彰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意蕴应是现代餐饮业的时代 要求,唯其如此,中国烹饪文化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

作为重庆人的熊先生,对川菜发展的贡献是不能不被提及的。上世纪,他策划参与编撰的《川菜烹饪事典》,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总结地方菜系发展历史、烹调技艺和烹饪科学知识的工 具书,为川菜文化的系统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观点以及对川菜味型和技法的理论总结,不 但扩大了川菜的影响,也丰富和发展了川菜文化的内涵。

年逾花甲的熊先生,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至今仍是壮心不已,笔耕不辍。让我等壮年之辈,亦自愧弗如。本论文集是熊 先生几十年心血的凝结,一篇篇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章,是熊先生在学术之路上艰辛跋涉的足迹。

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立20周年之际,出版这本论文集,既是我们对熊先生表示的敬意,也是对我校有关餐饮文化研 究成果的部分总结。作为熊先生近20年的同事,我们衷心祝愿 熊先生健康愉快!是为序。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黄维兵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 长教授卢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智论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四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7101
开本 32开
页数 5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5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