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要,及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这是一本想了解中国文化的朋友们必看的一本书。
图书 |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林语堂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林语堂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要,及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这是一本想了解中国文化的朋友们必看的一本书。 目录 第一章 朱频的故乡/1 第二章 北京/14 第三章 中国人的语言/44 第四章 中国人的节日/65 第五章 朱先生的房子/77 第六章 中国人的家庭/89 第七章 儒教、佛教与道教/102 第八章 中国的长城/112 第九章 西方人在中国/129 第十章 今日中国/135 试读章节 孔子有一段金玉良言:“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孔子所有的教导都与人的道德修养相关。苏格拉底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孔子的箴言是:独善其身,或完善你自己。他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经常反躬自省‘我在做什么’,那么就不知晓如何与入打交道。”根据这种培养和完善自己的方式,他教导的两件事非常特别。 首先需要教育和训练。他认为所有人的本性多少相似,但是习惯和训练成长出不同的人性,因此需要对孩童加以训练。 根据儒家的观念,做一个善良的儿子是最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必须在家里和在少年时代学会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一个人对人和责任要有正确的态度。孔子教育非常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当然,每个人应该尽力成为善良的人。但是什么是善良的人?这很含糊。在家成为一个好儿子是确定性的和不能回避的。一个确定性的空间包含一种确定性的责任。这包含原则、服从、爱和奉献,以及责任。这并不容易,但是个性的培养得从孩童时代形成正确的习惯开始。 其次,孔子认为,法律与政治是表面上的,社会秩序必须基于个体的培养。孔子说,这是智慧的开端 P110和终点。因此在儒家的《四书》中的最初段落,直到现代,中国学生上学后都要学习。这段是这样说的: 古人,想要使得美德显明天下,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正;想使自己的心正,首先自己要诚实;要想做个诚实的人,首先要获得真正的知识(一种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理解人与人生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 只有将事物的原理一一探究到极致,然后才能获得诚实的目标。当具有诚实的品质,才能心正。心正之后,然后才能涵养自身的道德。道德修养提高后,才能调理家庭生活。当规划好家庭生活,国家才能治理好。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皇帝到老百姓,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是这个基础破坏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棵这样的树,其树干又细又小,而其顶部的树枝长得繁茂。这就是事物之本的含义。 P1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林语堂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语堂 |
译者 | 杨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33059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首版时间 | 2005-02-01 |
印刷时间 | 200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9.3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The Chinese Way of Life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