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教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引发世界性教育革命,全方位智能开发,人人都能成才!本书《哈佛成长方案》丛书之一,该系列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针对0~6岁这个年龄段来分册介绍每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开发孩子八种智能的游戏活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智能开发方案。书中不仅通俗地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而且还提供了开发孩子八种智能的游戏活动,帮助注重幼儿教育的爸爸妈妈协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充分发展其自身智能。本册为1-2岁儿童成长方案。
图书 | 幼儿多元智能训练及开发(1-2岁)/哈佛成长方案 |
内容 | 编辑推荐 美国哈佛教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引发世界性教育革命,全方位智能开发,人人都能成才!本书《哈佛成长方案》丛书之一,该系列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针对0~6岁这个年龄段来分册介绍每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开发孩子八种智能的游戏活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智能开发方案。书中不仅通俗地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而且还提供了开发孩子八种智能的游戏活动,帮助注重幼儿教育的爸爸妈妈协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充分发展其自身智能。本册为1-2岁儿童成长方案。 内容推荐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试验提出:“每个正常的人与生俱来都拥有多项智力的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是否使得每个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个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智力理论仅以语言和数学智能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造成的认识上的局限,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出教育的“革命”。 多元智能理论为个人才能的施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在教育中的应用能让每个儿童的强项都可以尽情发挥。没有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人是无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为孩子提供发挥他某些优势能力的空间,因材施教,各得其所。 《哈佛成长方案》丛书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针对0~6岁这个年龄段来分册介绍每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开发孩子八种智能的游戏活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全方位的智能开发方案。 目录 前言 ·l 序论一 ·3 序论二 ·6 第一篇 l一2岁宝宝音乐智能培养方案 ·l 美妙的音乐智能 ·1 1~2岁宝宝音乐智能表现 ·2 开启宝宝音乐智能的工具箱 ·3 创设音乐智能的学习环境 ·4 l~2岁宝宝音乐智能培养方法 ·6 l~2岁宝宝音乐智能水平测试 ·14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16 达成目标星级榜 ·17 第二篇 1—2岁宝宝遣动智能培养方案 ·19 灵活的运动智能 ·19 1~2岁宝宝运动智能表现 ·19 开启宝宝运动智能的工具箱 ·21 创设运动智能的学习环境 ·22 l~2岁宝宝运动智能培养方法 ·23 1~2岁宝宝运动智能水平测试 ·36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38 达成目标星级榜 ·39 第三篇 l一2岁宝宝语言智能培养方案 ·41 卓越的语言智能 ·4l l~2岁宝宝语言智能表现 ·42 开启宝宝语言智能的工具箱 ·42 创设语言智能的学习环境 ·44 l~2岁宝宝语言智能培养方法 ·45 l~2岁宝宝语言智能水平测试 ·55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57 达成目标星级榜 ·59 第四篇 l一2岁宝宝数学智能培养方案 ·61 无所不在的数学智能 ·6l 1~2岁宝宝数学智能表现 ·62 开启宝宝数学智能的工具箱 ·62 创设数学智能的学习环境·63 1~2岁宝宝数学智能培养方法 ·64 1~2岁宝宝数学智能水平测试 ·74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76 达成目标星级榜 ·77 第五篇 1—2岁宝宝内省智能培养方案 ·79 奇特的内省智能 ·79 l~2岁宝宝内省智能表现 ·80 开启宝宝内省智能的工具箱 ·8l 创设内省智能的学习环境 ·81 l~2岁宝宝内省智能培养方法 ·82 1~2岁宝宝内省智能水平测试 ·95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96 达成目标星级榜 ·97 第六篇 1—2岁宝宝社交智能培养方案 ·100 优秀的社交智能 ·100 l~2岁宝宝社交智能表现 ·100 开启宝宝社交智能的工具箱 ·102 创设社交智能的学习环境 ·103 l~2岁宝宝社交智能培养方法 ·104 1~2岁宝宝社交智能水平测试 ·113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114 达成目标星级榜 ·115 第七篇 l一2岁宝宝空间智能培养方案 ·118 广阔的空间智能 ·118 1~2岁宝宝空间智能表现 ·119 开启宝宝空间智能的工具箱 ·120 创设空间智能的学习环境 ·12l l~2岁宝宝空间智能培养方法 ·122 l~2岁宝宝空间智能水平测试 ·135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137 达成目标星级榜 ·138 第八篇 1—2岁宝宝自然智能培养方案 ·140 奇妙的自然智能 ·140 1~2岁宝宝自然智能表现 ·141 开启宝宝自然智能的工具箱 ·142 创设自然智能的学习环境 ·143 1~2岁宝宝自然智能培养方法 ·144 1~2岁宝宝自然智能水平测试 ·15l 父母最关注的问题 ·153 达成目标星级榜 ·154 试读章节 感知音乐 音乐是由错落有致的音高、节拍和长短有序的节奏等组成的,学习音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学音乐,最重要的是学会感受音乐、表达音乐。这些学习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开始的,妈妈及身边的看护人就是宝宝最好的老师了。下面我们根据此阶段宝宝的兴趣和特点,创设一些适合宝宝的感知音乐的游戏,让宝宝能在各种有趣的小游戏中提高他们感知音乐的能力。 感受音高 方法是: ★有些人认为唱歌才有“音高”,其实就汉语的特殊性,它的四声就具有天然的歌唱性。比如我们拉长声音说“妈一妈”,就是乐谱上的“5—3”,而说“宝一宝”接近“1.3”,所以如果妈妈经常用悦耳的声音说这些词时,在宝宝的耳朵里就是美妙的音乐。平常多用悦耳的、歌唱性的长音对孩子讲话(大多数妈妈其实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注重让孩子比较、分辨高低不同的声音。就是家里其他人互相说话时,也要用悦耳的声音和和气的语调。 ★也可玩这样的游戏:如给宝宝吟诵一些好听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这样的吟诵,也是孩子学习音高的好方法。 感受节奏 方法是: ★让孩子接受一些变化的节奏。比如在听音乐时,大人开始可以引导孩子用拍手、跺脚、敲击物体等方法来感知音乐的节奏。 ★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的动作配合嘴念来感知节奏,如,用手配合嘴念的‘镪一镪一起镪起,起镪起镪一起”来敲打桌面,感受音乐的节奏。 ★此外,还有很多孩子喜爱的歌谣,可以让孩子按照节奏来念,一些有节奏变化的歌谣效果会更好,如“大公鸡,好美丽,火红的冠子花花的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让我们早早起。”等等。 总之,节奏在生活中的存在非常普遍,除了音乐,就连我们的心跳、呼吸,走路、跑步,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所以在生活中不难创设各种活动让孩子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创设更多的培养宝宝音乐节奏能力的方法。 快慢歌 方法是: ★给宝宝一些小木勺或节奏棒。 ★大人唱一首歌,比如《我是一个少年郎》,按照曲子的节拍敲打木棒。鼓励宝宝也开始敲。 ★然后,大人加快歌曲的节奏,也相应加快敲击的节奏。再放慢歌曲的节奏,也相应放慢敲击的节奏。鼓励宝宝摹仿大人或快或慢地来敲击木棒。 在这个游戏中,宝宝很喜欢看着大人敲得时快时慢,并开始理解快和慢的概念。而且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宝宝的音乐智能,还能增强宝宝的时空推理和了解数学概念的能力。 古典音乐 方法是: ★闲暇时候,和宝宝一起听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如:《蓝色多瑙河》、《动物狂欢节》、《胡桃夹子》、《蓝色月光》等等,这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可以随着音乐跳舞,并鼓励孩子跟你一起跳。 ★还可以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古典音乐来放给孩子听,比如在孩子临睡前放一些舒缓和轻柔的古典音乐。而在孩子刚睡醒时,放一些欢快愉悦的古典音乐有助于振奋孩子的精神等。 乐器店 方法是: ★带宝宝到一家乐器店。 ★在店里逛一圈,将所有的乐器都指给宝宝认认。 ★如果你遇到一个友好的店员,你可以请求他让宝宝试试一些乐器,如弹弹钢琴(当然是你握着宝宝的小手奏出简单的音乐),敲敲小鼓等。 ★如果店里有专人示范乐器的,可以引导宝宝观摩表演。 ★如果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在乐器店买一个小乐器,如小鼓等,回家让宝宝试试敲击演奏。 平常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逛逛乐器店,多认识一些乐器。但我们并不鼓励家长去给幼小的孩子买一些昂贵的乐器,因为此期宝宝学习音乐,只是在于熏陶,是不会有一些实质性的创作或学习的,所以家长没必要花冤枉钱。P8-10 序言 成为哈佛宝贝,从零岁开始! 序论一:多元智能 1967年哈佛大学开始从事一项研究,对艺术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艺术知识的功能进行探讨。因为当时这个领域工作完全被当作“零起点”而开展,于是,“零点项目”由此而命名。 “零点项目”的研究课题建立在对人的认知发展过程、艺术及其他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它们把学习者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位置,重视不同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方式差异性,以及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方式上的个体差异。 现在该课题项目主管的霍华德·加德纳和戴维斯·帕金斯当时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的研究生。1981年加德纳被授予麦克阿瑟奖(MacAnhur Pirze)。他利用所获得的奖金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零点项目”(Zero Project)上。目前,“零点项目”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研究专业人员所取得优异工作成果的条件: ★研究中学和大学跨学科课程的本质,对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科机构的课程研究尤其重视: ★研究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意外问题,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为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而设计课堂策略; ★为提高教学水平,以便于指导学生学习而制作课程实施中主要部分的评价方案: ★发展和实施能够记录或证明学生不同能力方面的校内评价标准和程序; ★融会贯通新方法在促进学习方面的力量: ★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及工作方面的联系; ★评价由文化机构通过把艺术家引入学校充当导师、表演者和教师培训者的方式以促进教育发展所做的各种尝试; ★如何开展各种游戏、交互性展示和引人入胜的学习活动等等。 对于以上课题研究,“零点项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零点项目”是这些成果的重要部分,它向人们揭示出个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存在着至少八项同等重要的智能形式。加德纳对这八种智能作出了如下的描述: 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是指用语词思维、用语言表达及洞察复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讲者等都是特别需要语言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都属于语言智能强势者。 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作曲家、演奏(唱)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是特别需要音乐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都属于音乐智能强势者。 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科学家、电脑软件研发人员等是特别需要逻辑数学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都属于数学逻辑智能强势者。 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tic intelligence)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表现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演员、舞蹈家、运动员等是特别需要身体运动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都属于身体运动智能强势者。 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intelligence)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问,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向导、猎人、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等是特别需要空间智能的几种职业。他们都属于视觉空间智能强势者。 社交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政治家、心理辅导、公关、推销员及行政人员等是特别需要人际交往智能的职业。他们都属于人际交往智能强势者。 内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是指人们建构准确的自我感知以及应用这种知识规划和指导自己生活的能力。神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等是特别需要内省智能的职业。他们都属于内省智能强势者。 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种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及认识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能力。农民、植物学家、猎人、园艺设计家等是特别需要自然观察智能的职业。他们都属于自然观察智能强势者。 加德纳特别强调通过开发孩子们所有的智能,使他们成为生活和事业的成功者。如今多元智能理沦已经给全球教育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为全球教育界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有助于人的智能多方面充分地发展,引导社会、学校、家庭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不同智能优势倾向,从而发展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父母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孩子身体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并且要让孩子们表现他们自己。如果孩子们有机会在他们所喜欢的领域得到培养,并且在不太擅长的领域也有所训练,他们将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杰出的人才,这样的教育结果将使人类社会更加光彩夺目,发展惊人。 可能说到这儿,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在推行多元智能时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家长和教师在多元智能教学和训练中应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针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也可以在此给家长们作一下简单的解答: 首先,在推行多元智能时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注重通过多元途径来培养孩子,但并不是那种与社会文化和生活脱节的培育。由于多元智能教学目标,正是多元文化社会所备受尊崇和赖以有效运作的各行各业人才的能力和素养,所以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也就是培育儿童各主要行业和社会活动所珍惜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也要重视儿童有能力通过不同表达方式与其他人作有效沟通和妥协,以及懂得尊重多元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并不赞同灌输书本知识和死记硬背,也不赞同利用传统IQ测验评价每个孩子。正确的评价方法是以行为评估来审视儿童多元智能的综合成长而据此反馈对孩子进行教学和训练,以及来发现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 家长和教师在多元智能教学和训练中应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可以告诉各位家长和老师的是:家长方面:教师需要定期将形成的评估结果通知家长。反之,家长在有需要时也应该对孩子进行持续性的智能评估,以长期监控儿童的综合成长,共同商议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教师方面:通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多元智能评估系统将反映每个孩子的各种智能分布情况,绘出典型多元智能光谱类型,以便教师按照孩子的情况设计课程,达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目标。
序论二:幼儿多元智能应早期培养 加德纳教授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个人才能的施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尤其是存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每个儿童的强项智能都尽情发挥。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从多元智能出发,为孩子提供他某些优势能力的空间,因材施教,各得其所。 孩子的智能开发得越早越好,最好是一出生就开始,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而不必等到孩子懂事时才开始。如果在早期忽视了对孩子智能的开发,错过这个时期,孩子们可能永远达不到他们可以也应该能达到的智力发展水平。虽然初来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感到陌生而不可控制,但是他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无数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子,如认识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所以做父母的要尽早(一出生就开始)为婴儿的大脑输入良好的信息营养,并利用种种活动性游戏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孩子借助于活动而学习,如借助于爬行的活动学习爬行,借助于走路的活动学习走路,借助说话活动而学习说话……智能开发的本质是略为超前地给孩子一些有益的刺激,引起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在孩子有兴趣时开始,并在孩子的兴趣尚未消失之前结束。 我国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更不缺爱。只缺年轻父母科学地开发其智慧潜能的新观念、新技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否开发出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关键是在于开发早期教育,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对奠定儿童多元智能的基础,促进儿童智力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重人意义。所以在这里,我们非常恳切地提醒各位家长,提高认识,抓住时机,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充分利用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0~6岁),对宝宝进行多种智能培育,为其日后的生活和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幼儿多元智能训练及开发(1-2岁)/哈佛成长方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袁爱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468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3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0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61 |
宽 | 17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9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