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性要解放(中国男性运动的萌芽)/男性研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男性解放,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是一个备受误解、歪曲和质疑的理念。本书是“男性解放学术沙龙”所有活动全记录,记录中国内地男性运动早期的多元声音,以及沙龙成员的自我反思。本书将带动更多的男性和女性走向觉悟或解放。

内容推荐

本书不仅仅是为男人准备的,也是为女人准备的。男性解放的对手不是女人,而是文化。男性是父权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和谐的两性关系,由男性解放开始!

目录

序:男性解放,不能逃避的使命

第一编背景与理论:我们为什么

男性运动与女性主义:反父权文化的同盟者  方刚

现代性与男性精神  胡晓红

男性主义与男性运动  杨明磊

中国内地男性运动备忘录

香港经验:男性成长  黎伟伦

我们要什么样的男性解放——学界书简  荣维毅等

第二编反思与检讨:我们在觉悟

作者:孙海燕、清澈夏天、千千何风、高晓茹、侯智娟、方刚、小肚肚、王婧、赵晓春、童阉无忌、九尾幻影、瞌睡猫、后后、流花、郑琦、savage—xla等

我家的男人和女人

——“家庭关系中的性别问题”自我成长报告及讨论纪实

话题一:重男轻女

话题二:两性气质

话题三:男女角色

话题四:父亲权威

我俩之间有多远?

——“异性冲突中的性别问题”自我成长报告及讨论纪实

话题一:男人不如女人“成功”,对婚恋影响多大?

话题二:男人呵护女人,带给我们什么?

话题三:两性博弈与性别差异

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喜欢/反感的异性”自我成长报告及讨论纪实

第三编倾听与思考:我们在成长

方刚主讲及讨论:何谓男性解放

荣维毅主讲及讨论:男性解放首先要反父权

蓝怀恩演讲:男解?难解!

BBs讨论:男性需要解放吗?男性解放侵犯了女人吗?

第四编倡导与参与:我们在行动

和顾秀莲大姐谈男性解放  方刚

沙龙成员支持女性主义的“厕所行动”  刘志昱等

传媒如何解读男性解放

公众如何理解男性解放

我们如何解说男性解放

——方刚答媒体问

男人也要过节吗?  瘦马等

——围绕“男人节”的论争

后记

试读章节

该不该设男人节?——电视辩论精选

录音整理/胡晓红

(山东电视台“齐鲁开讲”栏目,2005年6月5日晚直播。编导:徐霞主持人:武大海)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女性有“三八”妇女节,又有保护妇女权益的组织。而对于男性而言,就没有这样的组织和节日。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认为男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了,于是提出,男人也需要保护和关爱,需要过节。并且这一观点受到了50多家企业的拥护;他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年的8月3号给自己的男性员工放假一天。今天“齐鲁开讲”所要讨论的话题就是:“该不该设立男人节?”介绍嘉宾:我右手方的是赞成设“男人节”:《男人装》杂志主编瘦马先生,性社会学者、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方刚博士,公司经理张澎女士。左手边的是反对设“男人节”:北京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吕频女士,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王爱英教授,济南文学学会的黄明秘书长。瘦马先生是最早提出男人节的,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对男人的关爱。由此想起一首歌: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好像和传统意识中的观点“男儿有泪不轻弹”形象截然相反,你怎么看?

瘦马:让刘德华先生来唱,说明中国男人的生存环境特别恶劣,让通俗歌星来唱呼吁“男人哭吧不是罪”就说明“男人哭”被认为是罪,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传统概念对男性的要求,男人必须顶天立地,必须是家庭户主,必须是家庭的经济主要来源。这些对男性的定位有偏差,和男性自身的要求相比,:走得远了,这些是对男性本身属性的歪曲。

主持人:具体地表明为什么设立这样一个节?

瘦马:国际男人节是全球范围之内的,以中国的男性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目前中国的男性生存环境是比较恶化的,这个环境让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过劳死”的阶段。中国男性典型地表现出这样的症状,从生理和心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男性是应对技术革命最早的一批人,技术革命带来的许多问题都由他们承担了。从社会来看,他们在各个层面都承担着主要的责任,男性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时候应该给男人一些关爱,当然,这个关爱并不是以牺牲女性的权益为基础和前提的。

黄明:男性的生存环境恶劣,女性不一样吗?如果我们下去走走,会发现女性的生存环境比男人还要恶劣。我们应该给女性更多的关爱,男人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这才是中国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瘦马:男人节的设立不是要比较谁的生存环境更恶劣,我们也同意女性的生存环境更恶劣。但是,男性在这个阶段更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对过去对男性的理解进行纠偏。

主持人:不是横向比较,而是纵向的比较,现在相比过去,男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吕频:现代社会男人仍然是一个优势群体,还需要关爱,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现在却声称自己的生存环境很恶劣。细想一下,其实他们并不是对弱势地位感兴趣,而是处于弱势是需要关爱的理由,现在处于弱势也是一个需要抢夺的对象。……P238-239

序言

男性解放,不能逃避的使命

方刚

2005年3月3日的晚上,在北京林业大学第三教学楼八层心理系实验室,“男性解放学术沙龙”举行了首次活动,4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男性解放,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是一个备受误解、歪曲和质疑的理念。但是,它同样是一个我们再也无法回避的词汇,是一个我们不能不去承担的使命。它不仅关系着男性的自由成长,同样关系着女性的自由成长。归根结底,它关系着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与人生幸福。

时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于男性解放?我回答说: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要求与个人内心的诉求相结合,它便成了我无法回避的使命。

就是在3月3日,那个妇女节前几天的晚上,男性解放沙龙的首次活动中,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精美的厚本子。那天晚上,我请每一位与会者在本子上签下他们的名字。

我很认真地说:历史将记住今天,记住你们!

我还说:这个本子,有一天会被收进博物馆。我们的沙龙,会被写进历史!

这与其说是在鼓励和激励沙龙的参与者,不如说是我自己对男性解放运动前景的期待与信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在做着蚂蚁啃骨头的工作。所谓积水成渊,积沙成滩,今天细小的努力,便可以造就灿烂的明天。

那之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沙龙举行过六次讨论会,三场报告会,进行了三个专题的“自我成长报告”的写作与讨论,十余次接受媒体采访,发布我们的声音。

除了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的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行业的人士前后100多人次参加了沙龙的讨论会,约500人次参加了沙龙的报告会。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20多名人士为沙龙的成长出谋划策。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有这本记录沙龙的努力与成长的书。

在“自我成长报告”中,沙龙成员坦率、深入地挖掘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其中许多文字使人震撼。

沙龙成立以来,我们有太多的收获,也有太多的辛酸。

本书,便是沙龙前期成长经历的记录。

作为沙龙的召集人,我同样通过沙龙的活动而成长着。我深深地感谢这个沙龙,它帮助我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社会性别意识。我同样参加“成长报告”的写作,同样接受沙龙其他成员无情的心灵解剖……

在沙龙成立之初,我便拟定了一份《沙龙简介》,其中便有“男性解放定义”及“我们的信仰与宗旨”两项。之后,我至少三次修订它们,现将第一次与最后一次进行比较,请特别留意其中的粗体字部分。从二者的差别中可以看出,沙龙一直在以深刻的自我反省精神勇敢地面对我们的内心,迎接挑战和成长。

首先是“男性解放”溉念的界定:

第一版:

我们这里使用的“男性解放”,指“从传统父权文化通过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义所施加的禁锢与奴役中,将男性解放出来,从而全面改善男性的生存处境,和女性分享权利,实现更深层次的两性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之意。

第二版:

我们这里使用的“男性解放”,指“从传统父权文化通过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义所施加的禁锢与奴役中,将男性解放出来,从而全面改善男性的生存处境,自觉检省父权文化对女性的伤害,和女性分享权利,实现更深层次的两性和谐,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之意。  其次是我们的信仰与宗旨:

第一版:

我们认为,传统的父权文化,不仅仅伤害着女性,也伤害着男性。  我们将反思并颠覆父权文化加给我们的模式与禁锢,促进男性自身的性别革命,从而全面改善男性的生存处境,促进男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男性”的诞生,其结果之一便是两性平等伙伴关系的建立。

我们深知,女性在“新男性”诞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沙龙同样致力于让女性理解、支持男性解放的信仰。

第二版:

我们认为,传统的父权文化,不仅仅伤害着女性,也伤害着男性;男性不进行一场反思父权文化的变革,将阻碍女性的解放,阻碍两性平等的实现。

我们将反思并颠覆父权文化加给我们的模式与禁锢,传递男性解放理念,促进男性自身的性别革命。

我们将深刻检讨父权文化对女性的伤害,从而全面改善与女性的关系,支持女性争取平等地位的努力,促进男性和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深知,女性在“新男性”诞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沙龙同样致力于让女性理解、支持男性解放的信仰。

到了6月底,我更是提出了“男性觉悟的二:重性”这一概念:

所谓男性觉悟,是男性自觉地认识到父权文化的存在伤害着女性和男性。“男性觉悟的二重性”强调成熟的男性觉悟应该包括两个属性:

一是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女性的伤害,进而帮助女性获得平等自由的生存空间;

二是男性觉悟到父权文化和体制对男性的伤害,进而行动起来反抗这些伤害。

在男性觉悟的过程中,缺少两者中的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都有可能走人偏途。

只强调觉悟到父权文化对女性的伤害,便无法从男性的视角提供反对父权的动力;只觉悟到父权对男性的伤害,就无法真正认识到父权文化的本质,意识到女性是更深的受害者,从而难以建立两性和谐。

由定义与宗旨的改写,到“男性觉悟二重性”的提出,清楚地显示了沙龙的目标。虽然我们在推动两性平等的事业,但是,我们深知,我们自己仍然存有太多的不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将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公开自己的不足,我们相信,这是成长的一种方式。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自我检省、反思、觉悟与成长之中!

我们不是已经完全觉悟或解放了的男性,我们只是正在走向觉悟或解放的男性。同时,我们也在带动更多的男性和女性走向觉悟或解放。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艰辛过程,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书的主编和副主编分别为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也正是体现着两性共同参与促进男性解放。方刚承担了全书的策划及首次通审终审工作,朱雪琴和刘志昱共同承担了本书第二编及第三编的部分录音整理、编写工作,胡晓红承担了部分的录音整理工作以及全书的第二次通审工作。

记录过去,是为了传达我们的努力,也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明天!

这,便是本书的宗旨。

后记

此书主要部分完稿于2005年10月,后来略有补充。

男性研究和男性运动均有不同的走向,本书为记录中国内地男性运动早期的多元声音,故尽可能收入了各种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本书主编赞成书中所有讨论、讲座与文章里的观点。每位作者只对其署名下的文章负责。

男性解放学术沙龙在本书中所记录的活动,主要是沙龙成员的自我反思。沙龙活动后期,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者,更多致力于具体的学术研究。因为在召集沙龙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男性研究的缺失是推动男性运动的重要障碍。而我的男性研究论文集《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已经脱稿,正在谋求出版。我希望那本书能够从学术与理论的角度,对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有所推进。

曾有学者提出, “男性解放”的提法易产生歧义,因此,本沙龙曾酝酿更名为“男性觉悟学术沙龙”。这一提法受到普遍认可,并且亦紧扣了笔者提出的“男性觉悟二重性”这一概念。但本书中为了呈现历史的方便,仍然保留使用“男性解放学术沙龙”这一名称。 

最后,在此公布所有沙龙参加者及支持者的名单,以示纪念与感激。

方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性要解放(中国男性运动的萌芽)/男性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刚//胡晓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39895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6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