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后的处男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时间:从晚清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人物:洛姓家族,主人公洛伟。事件:洛姓家族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起起落落。此外,本书还揭秘了独龙族和白族的奇风异俗,对云南大理、金云等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细致的描绘,并对道教、藏传佛教、禅宗有着独特的阐述。故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小说从令人瞠目的“虐食动物”开场,从晚清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穿越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随着洛姓家族在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中起起落落,一幕幕酣畅淋漓的官场现形记,一幅幅人性美与善的对照图,一次次死生契阔的情花殇,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目不暇接。主人公洛伟奇心地纯洁、善良,又生性木讷、不谙世事,却几次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身边的红颜也一一薄命。在历尽了人世的奇情奇事后,他的生活最终归于平静。本书揭秘了独龙族和白族的奇风异俗,对云南大理、金云等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细致的描绘,并对道教、藏传佛教、禅宗有着独特的阐述。故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章 护身符

第二章 阿贡道长

第三章 桑戛活佛

第四章 祖祖环素女祭师

第五章 索娜王妃

尾声

试读章节

清代北京皇城外西北郊,有一条苏州河,河的东畔有一条苏州街。这条苏州街是乾隆皇帝为讨母亲孝圣皇太后的欢心,在母后七十大寿时专门建造的。街长数里,街中的酒楼、戏院、杂货店、药店、赌场、当铺、钱庄、茶馆、织布店、染房、作坊、小吃店等,还有各商号的招牌、字样,都按苏州格式;店中伙计也来自苏州,满街吴侬软语,如同江南繁华的苏州城一般。因为苏州河的上游与皇家园林中的昆明湖相接,从颐和园南门出来不远就到苏州街,所以苏州街建成后就成为皇后、妃嫔、阿哥、格格、宫女和大小王爷们嬉戏娱乐的去处。每逢重大节日和喜庆的日子,这些皇亲国戚和显贵们一个个都装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碎银,到苏州街来找乐子。套一句时髦的话说,苏州街就是当时的皇家俱乐部。

苏州河的下游,有一个闸门,叫广源闸,把苏州河水一分为二:大部分河水被闸门堵住,向东流去,经万寿寺、紫竹寺,进入护城河;少量河水继续向南流去,进入钓鱼台。就在广源闸南边不远处,一东一西建有两个大宅院,院子各占地百十亩,高高的围墙内古树参天,大门关得严严实实。院宅内琉璃瓦盖,雕梁画栋,从苏州河引来清清的河水,从太湖购来高大奇石,整个院落亭台楼阁,假山湖泊,错落有致,各具匠心,一派江南园林特色,比京城内的小王府精致多了。

河北面院落主人姓洛,名得荫,南面的院落主人姓魏,名子奇。他俩都在二十五六岁,都是独子单传,都幼年丧父,都继承了巨大的家财。

洛家酿得一手好酒,家中数十个大地窖,存放了千百坛几十年、上百年的陈年老酒,什么莲花白、菊花白、女儿红、国公酒、鹿茸酒、三鞭酒、十全大补酒……应有尽有,是专供皇宫和大小王府饮用的御酒。京城里,谁不知道“洛家御酒醉万家”这句名言啊!

魏家则在京西玉泉山一带置有良田数干顷,借着玉泉山处处清泉,旱涝保收,种出的稻米绿中透白,粒粒如同珍珠一般,百年来一直是专供皇亲贵胄食用的御粮,京城里早有“不食魏家米,不知粮中味”的说法。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洛、魏两家之富早就超过三代了,原因何在?原来两家的祖先都为子孙制定了约法五章:第一不当官,第二不露富,第三不欺压百姓,第四不做伤天害理之事,第五关起门来过日子。两家后人都严格遵守祖先遗训,所以子子孙孙倒也富贵平安。

原先洛、魏两家在满人入关前都曾是清军买办,为军队后勤效力,大大地捞了一笔。他们的祖上曾经拜过把子,两家亲密无间,逢大节必在一起相聚,轮流主持祭祖事宜。满人人关后,双双辞官从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的后代都成巨贾。因为惧怕过多的接触会引起风风雨雨,渐渐地,两家子孙们生分起来了。待到洛得荫、魏子奇两位少主人主持家政时,两家再也没有任何来往。

P1-2

序言

虐食动物的恶习,中国自古有之。

张鹜《朝野佥载》记载,唐代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都是虐食的热衷者。兄弟俩互相比赛,看谁在虐食上更有创意。张易之的发明是在铁笼内放置多只鹅鸭,铁笼周围烧上一盆盆火炭,铁笼内一个铜盆煮着滚开的五香调料汁,鹅鸭受不了炭火的煎熬,就在铁笼里乱窜,渴了就喝滚烫的五味汁。就这样,外面火烤,里面汁烫,不用多长时间,整只鹅鸭就被烤熟,羽毛脱尽,热腾腾,香喷喷,端上桌来,大家群起食之。张昌宗则把鹅鸭换成小驴:他将驴子拴在小屋里,四周摆满火炭,铜盆内盛满滚烫的调料汁,小驴外烤内烫,直至活驴内外烤熟,这时,食客拿个碟子,爱食哪个部位,就自己动手割而食之。有一天,张昌宗来看望哥哥,说起马肠好吃,张易之随即从马厩牵过一匹马来,用快刀在马肚上切开口子,伸手入马肚掏出马肠割下煎炒而食,那马疼得大嚎,过了好长时间才死,哥俩却直说马肠果然好吃。

宋代秦州知州韩缜也爱吃驴肠,每次宴请必食这道菜,但嫌张昌宗的方法耗时太长,而且驴肠太烂不爽。他改用随吃随取的方法。他让厨师把驴缚在柱子上,等到宴会上客人喝酒传杯时,才让厨师割开驴腹取出肠子趁鲜快炒,端上桌来。大家一边品尝,一边欣赏后堂驴的惨叫,真可谓“色、香、味、声俱全”。

据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记载,明朝有一官家子弟爱吃闷汁鳖肉,其法是把鳖放进锅内加水,锅盖上有孔洞,文火煮水,鳖遇水热将头探出洞外,这时用佐料喂鳖,直至把鳖煮熟,据说鳖肉鲜美无比。

清代虐食又有新花样。钱冰在《履园丛话》中记载,某公爱食鹅掌,其法是把鹅放在铁板上,下面用火焐烤,鹅被烤得边叫边跳,这时再不断给鹅喂以姜汁、酱油、料酒,不一会,鹅掌被烙熟,大如团扇,割下食用,鲜美绝伦。

民国初期,广东南海一梁姓大地主,爱吃生猴脑,其法是在桌面中间挖一圆洞,将猴子关在特制的箱子里,只有猴头露出桌面,并把它的头毛剃光。酒过三巡,主人一声令下,厨师拿起小银锤敲击猴头中央,将头壳敲碎,再用刀切开头皮,用镊子将骨片取下,大家纷纷用小银匙舀出雪白的猴脑,蘸上佐料,大快朵颐。

现代又有生取熊胆汁、生剥貉皮、生喝甲鱼血、活烤果子狸、泥鳅钻豆腐、生食醉虾、麻辣活鱼火锅等等虐食动物的做法,都极尽残忍之能事。

笔者在这里列举种种虐食方式,当然不是为了鼓动大家去尝试,相反的,是希望杜绝这种野蛮行径。古人在谈到虐食行为时,都附言虐食者必遭报应:生下男孩是呆子,生下女儿是石女,虐食者死后还会落地狱、下油锅……前些时候,中国非典闹得很凶,有人传言,这是中国人不善待野生动物的报应。

话说回来,本书故事的缘起刚巧与一桩虐食行为密切关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后的处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广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5748
开本 32开
页数 4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