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十一个节日为纲,描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看似重复却充满新意的时间生活的践履。此外,古人关于每个节日的诗意歌咏作为补白贯穿在整本书中。在对本书的翻阅中,你不仅能感受到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的汹涌和澎湃,更能体察到在不同时空中生活着的人们对于时间的诗意诠释,从而对人类诗意的栖居方式有更深的体认……
图书 | 诗意里的时间生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十一个节日为纲,描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看似重复却充满新意的时间生活的践履。此外,古人关于每个节日的诗意歌咏作为补白贯穿在整本书中。在对本书的翻阅中,你不仅能感受到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的汹涌和澎湃,更能体察到在不同时空中生活着的人们对于时间的诗意诠释,从而对人类诗意的栖居方式有更深的体认……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十一个节日(春节、元宵、三月三、寒食与清明、端午、七夕、中秋、中元、重阳、冬至、腊八)为纲,描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看似重复却充满新意的时间生活的践履。古人关于每个节日的诗意歌咏作为补白贯穿在整本书中。 目录 春节 元宵 三月三 寒食与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中元 重阳 冬至 腊八 试读章节 福气已到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幸福已倒”即“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竞把“福”字贴倒了。皇帝知道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贴倒福字的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转怒为喜,立即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 P10-11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意里的时间生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江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568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7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