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韵文之鉴赏为主要内容,在广泛收集资料、汲取和占有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韵文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归纳了韵文的艺术风格、表现样式及其基本规律,并以丰富的实例讲解预以说明和解释,为学习者提供了诸多实用而又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和指导意见。
图书 | 诗词曲赋鉴赏(21世纪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韵文之鉴赏为主要内容,在广泛收集资料、汲取和占有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出韵文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归纳了韵文的艺术风格、表现样式及其基本规律,并以丰富的实例讲解预以说明和解释,为学习者提供了诸多实用而又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和指导意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韵文的人文精神 第一节 中国儒释道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中国文人的生存状况与精神诉求 第三节 几类韵文的现代价值 第二章 中国韵文分体简史 第一节 诗史大纲 第二节 词史要略 第三节 曲史数百年 第四节 辞赋简史 第三章 中国韵文的形式 第一节 韵 第二节 词句形式 第三节 对仗 第四节 平仄 第五节 命题与小序 第六节 韵文与音乐 第四章 中国韵文的表现方法 第一节 韵文中的叙事 第二节 韵文中的写景状物 第三节 韵文与说理 第四节 其他常见的韵文表现手法 第五节 诗词中的用典 第六节 韵文的章法 第五章 中国韵文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风格述要 第二节 飘逸奔放与沉郁顿挫 第三节 清空一气与秾挚缠绵 第四节 典重深曲与俚俗平易 第五节 奇谲谐谑与豪肆泼辣 第六章 中国韵文的鉴赏方法 第一节 咬文嚼字 辨明词义 品评语言美 第二节 疏通文义 还原情境 体味意蕴美 第三节 分析结构 熟悉手法 第四节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第五节 诗无达诂 通圆为要 第七章 韵文鉴赏实战(上) 第一节 鉴赏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第二节 近体律绝鉴赏 第三节 古体诗鉴赏 第四节 辞赋鉴赏 第八章 韵文鉴赏实战(下) 第一节 小令词鉴赏 第二节 慢词鉴赏 第三节 散曲鉴赏 第四节 戏曲曲文鉴赏 附录一 诗词曲赋重要学习书籍介绍 附录二 诗词写作指导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词曲赋鉴赏(21世纪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树发//杜华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511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9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