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怪鱼女孩/皮皮和神秘动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皮皮,胸前出现过怪兽掌印,屁股上长过粗粗的尾巴。但这一切过去之后,我依然是个“帅哥”,并且懂得了鸟言兽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能遇到一些神秘的动物。

伙伴们就随我皮皮一起去看看吧!

内容推荐

本书氤氲着丰富的童话元素——超时空、超“物种”的灵动幻想,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奇趣横生,给读者带来惬意的阅读快感、崭新的审美享受,以及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高尚的情愫感染。

本书即是破案与推理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的另类释放,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

试读章节

第二天,我又来到海边,租了一条小船。

我想再找那只贼鸥,向它了解那个神秘女孩。女孩穿着绿水草编织的衣服,我给她起了一个名字:鱼女孩。因为她游泳像鱼一样快。

阳光亮亮的,我的头顶有一小片移动的黑影,那只贼鸥又来了。

我从书包里拿出了香肠,用小刀切下一片,放到船板上。

贼鸥飞快地落下来,叼起了香肠片,一伸脖子吞了下去,呜呜噜噜地叫:“你运气不错,今天还能看见‘海豚杀手’,这可是百年不遇的事儿。”

我拿出一根香肠:“带我去,这一根香肠全是你的。”

贼鸥叫着“跟我走”,转身往前飞。

我划着小船跟着贼鸥,前进了一百多米。

这片海水十分清澈,虽然有四五米深,可是能看到海底淡黄色的沙滩。

我看见了昨天那两只死海豚。母海豚横在水草中,小海豚仰着肚皮,无声无息地躺在海底的沙滩上。

啊!鱼女孩也在水底。

她跪在小海豚旁边,背对着水面,用手轻轻抚摸着小海豚。她好像很忧伤。

我屏住呼吸,呆呆地看着水下的女孩。

女孩把沾在小海豚身上的碎草叶拿下去。她俯下身,轻轻地亲吻小海豚的嘴巴。

我看见她从自己的脖颈上摘下一个闪亮的东西,挂到了小海豚的脖子上。

女孩的举止一点儿也不像是海豚杀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的手碰到了船板上的香肠片,香肠片无声无息地掉进海水中。

这细微的动作惊动了水下的女孩,她倏地仰起脸来向上看。

她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孩。

带着忧伤的表情,黑色的大眼睛望着我,只是一瞬间,她又低下了头,望了小海豚一眼,随即飞快地游开。她的速度快极了,眨眼间便消失在深蓝色的海水中。

可我还是看清了她的脸,还有她的脖颈。

令我惊愕的是:女孩的脖颈上有两条像鱼鳃一样的细痕,我好像看见了那细痕在翕动。

难道她能像鱼一样,用鳃来呼吸?

我划着小船,在附近的水域里寻找,希望能再看到那个像鱼一样,用鳃来呼吸的神秘女孩。我想知道,昨天是不是她救了我。

小船在海上转悠了几个小时,再没有见到鱼女孩的影子。

太阳落山了,我匆匆划回岸边,还了小船,赶到汽车站,开往银沙滩的末班车已经离开。

看来,今天我回不了旅馆,要一个人留在这里过夜了。

我重新回到海滩,坐在沙滩上,从:书包里拿出面包、饮料,开始吃晚餐。

月亮出来了,海水变得暗蓝,四周的光线模糊起来,只有远处银沙滩那边有星星点点的灯火。

在这寂静的大海边,空荡荡的海滩,只有我一个人。可是我不害怕,我喜欢探险。

我希望,今天夜里还能看见那个神秘的鱼女孩。

涨潮了,幽暗的海面上起了风,把一排排白色的浪花推向岸边。

沙滩上有两个鼓鼓的东西,白色的浪花退了下去,它们还留在那里,一大一小,像两个沙包。

我走到跟前,终于看清楚了。

是那两只死去的海豚。小海豚卧在前面,离它一尺远的地方,是母海豚。

在月光下,我看到母海豚全身伤痕累累,它眼睛睁得大大的,身体挺得直直的,努力向前伸,好像挣扎着要扑向小海豚。

母海豚即使死了,也死不瞑目,还在时时担心着自己的孩子。

我心中暗暗感慨,蹲下身去,轻轻抚摸小海豚。

小海豚的身体光滑而冰冷,我的手碰到了一个东西。

是套在小海豚脖子上的小铜牌。

铜牌在我手心里冰冷冰冷的,锈迹斑斑,完全没有了白天在阳光下的那种亮光。

我用手指轻轻摩挲着铜牌上的细小凹痕,那上面刻着一些文字和图案。

P4-7

序言

若干年前,我曾写过一文,名曰《绿猫葛冰》,对葛冰的少年武侠小说有过议论。该文有几个主要观点:一、人未必如其文;二、葛冰的小说“精粹又精彩”;三、葛冰善于“无中生有”,他的才华、历史学识、幽默感、编故事的能力一流。

这几个观点现在仍没过时。

尤其在读过葛冰的这批“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共八册)之后,更强化了我的印象。

我在阅读《神龟曹操》时,有被葛冰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急切。借助一只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有关联的老龟,葛冰把人性的善与恶、当今社会众生相全巧妙地装了进去,是破案与推理的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快乐、顽皮、冒险、冲动、追求正义……)的另类释放,应该说葛冰的《神龟曹操》把“无中生有”的才能推到某种极致。蕴含其中的葛冰式幽默更强化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我读另一篇《獒魔·黑侠》,下意识地联想起在成人文学领域走红的动物小说《狼图腾》与《藏獒》,但葛冰由于叙事视角的不同,讲述给我们的仍然是一个新鲜的故事。盗猎者豢养的老黑獒,忠诚主人之后发现良心的亏歉,于是又用自己的血洗清了错误。这篇小说中有高原风光、雪域色调,又有着雪人、藏羚羊及凶残盗猎团伙的故事,读来让人风骨开张,有壮怀激烈之感。

由此可见葛冰这批“神秘动物小说”品位非同一般。

葛冰的创作,从前以校园小说为主,同时创作了大量的童话,譬如他有一个雅号,“《蓝皮鼠大脸猫》之父”。这部央视播出的多集动画片,曾一度填充了国产动画片的某些空白,在与热播的诸多国外动画片竞争中,一点也没处于下风,他创作的动画片有300集之多。也许正是这种勇于介入新媒体的锐气,使得葛冰的创作十分注重受众,他关注的目光始终在孩子身上,而且他懂得如何征服少年儿童的心,这就是我前面提及的“少年情怀”另类释放的奥妙所在。

“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的主人公皮皮,是一个12岁的男孩,由于一次特殊的经历,他拥有了特殊的才能:像古人公冶长一样能听懂鸟言兽语。于是皮皮借助这一“特异功能”,参与了一系列的冒险,认识了解了许多动物朋友的内心世界,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皮皮健康成长。皮皮这一人物塑造,让我想起当年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少年王葆。但毕竟时代各异,与王葆相比,皮皮的视野更开阔,知识结构更丰富,活动范围也扩大了许多,这正是当代少年,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孩子!由于全书均以皮皮的叙事视角展开,第一人称的书写,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亲历亲为之感,加上故事紧张有趣,构思上亦真亦幻、亦实亦虚,扑朔迷离中彰显出葛冰近期创作的艺术主旨:“好的作品,人物比故事更重要。人物‘出彩’了,作品更有魅力。”

名曰“神秘动物”,实则塑造人物,而且是不同一般、独出机杼的典型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葛冰是成功了。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

我养狗,葛冰也养狗,我们曾就各自的狗讨论过这个问题。生活中拥有一只狗,它虽无言,但你能从它的眼睛中读出各种复杂的情感,从不经意的肢体动作中会意它的语言,进而读出它的喜怒哀乐和各种诉求——也许是养狗的经历促使葛冰深入动物内心世界,再把自己幻化为一个12岁的小男孩,把人的情感矛盾转移到动物身上,于是一批葛冰式的“动物英雄”跃然纸上:它们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或聪明狡诈如曹孟德,或幽默风趣如东方朔,或勇猛忠诚如张翼德。总之,在儿童原创作品中,葛冰的这批作品厚积薄发,悉心打磨,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

想想自己的12岁,不佩服葛冰还真不成。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读《皮皮和神秘动物》这批小说时,有被葛冰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急切。这批小说是破案与推理故事,又是神秘与幻想的再现,更是少年情怀的另类释放,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之作。想想自己的十二岁,不佩服葛冰还真不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

读葛冰的一些小说,我常常惊叹他构制故事情节的禀赋,幻想的超拔脱俗,对人物性格点染淋漓的描绘,又总是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深思回味。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这是著名作家葛冰的最新原创小说。作品氤氲着丰富的童话元素——超时空、超“物种”(人与动物)的灵动幻想,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奇趣横生,给读者带来惬意的阅读快感、崭新的审美享受,以及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高尚的情愫感染。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樊发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怪鱼女孩/皮皮和神秘动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89949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