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清金银首饰(北京文物鉴赏)
内容
编辑推荐

首饰原本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古代首饰已有发饰、颈饰、冠饰、佩饰等。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作出套、组金首饰。首饰是随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和服饰的变化而发展的。唐代是我国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的鼎盛时期,那种把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绚丽多姿、豪华精美的风采,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对以后的金银细作有着深厚的影响。本书主要为你鉴赏明清时代的金银首饰。

内容推荐

首饰原本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俗称“头面”。以后又成为全身装饰品的总称。古代首饰已有发饰、颈饰、冠饰、佩饰等。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制作出套、组金首饰。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笄、金耳坠、金臂钏就是采用铸造、锤揲技法制成的,它的造型朴拙浑厚,含金量已达到85%。首饰是随时代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和服饰的变化而发展的。唐代是我国金银饰品制作和使用的鼎盛时期,那种把金、银、珍珠、宝石相互搭配,发挥不同材料的特点,充分展示出饰品绚丽多姿、豪华精美的风采,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制作对以后的金银细作有着深厚的影响。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及诗人杜甫的《人日》中:“胜里金花巧耐寒”等描述,都是对贵妇人头戴金饰的真实写照。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制作金银器有它独特的地域优势。明代是中国黄金制造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的控制,专门设立宫廷内府银作局监管,供帝王、后妃们需要的金银器的制作。这些从全国各地抽调上来的工匠,都是制金工艺的高手,他们把各自的智慧和技术特长相互融合,制作出许多绝世精品。所以明代的金银饰品极为丰富,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美,都是空前的。在出土的这些皇亲外戚墓中又以明宪宗成化帝的宠妃万贵妃之父万贵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银饰品最为丰富精美。万贵墓中出土的一对錾花金凤簪,簪柄扁尖,錾头一只飞凤立于祥云之上,伸展双翅,凤尾细长向后飘拂,上面錾刻细密的麦穗纹。簪柄上细刻“银作局永乐贰拾贰年拾月内成造玖成色金壹两贰钱伍分外焊伍厘”铭文(1424年)。另一件嵌宝石葵花型金簪,分三层纹饰,采用锤、拉丝、盘烧、錾刻、镶嵌、焊接等多道工艺技法制成;花瓣是用纤细如发的金丝盘绕而成,均匀厚重,中心镶嵌的黄色碧玺晶莹剔透,周围环绕着16颗红蓝宝石,三色宝石交相辉映,更展示出金簪的华丽富贵。这些金饰都是宫廷银作局所作,原本为后妃用品却成了万贵妃之父死后的葬品。明代金银饰品追求纤细、豪华、实用的风格与当时宫廷内后妃们的服装、发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代的制金工艺在继承明代传统技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点蓝”、“点翠”新工艺。“点蓝”是把一种矿物质釉料点烧在饰物上,成为一种玻璃状的蓝色釉,这种蓝色釉和黄金、白银相辉映,显得清丽华贵。“点翠”是把翠鸟的羽毛依设计要求剪裁备用,把剪裁好的羽毛用胶粘于金、银饰品上,要求贴得平整均匀不露地子,色泽效果极佳。内文图中点翠凤形银簪,采用拉丝、累丝、錾刻、镶嵌、焊接等技法外,凤乌的羽毛采用的就是点翠工艺,蓝白相间,素雅相宜。由于羽毛是粘贴的不易保存,所以留存的较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清金银首饰(北京文物鉴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013237
开本 32开
页数 1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5.21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1
14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