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用中国民俗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的研究,简明扼要;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

序言

十多年来,随着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民俗学也成了比较热门的学科。在大学里开设民俗学课程,选修的学生很多。为此,我们撰写了这本《实用中国民俗学》作为教材。

读者也许会问,现在的民俗学教材有好多种,你们这本教材,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这本教材,是作为选修课“中国民俗学”的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是一门“通识”课的教材,目的在于拓宽选修者的知识面,提高选修者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技能。因此,该教材与作为民俗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民俗学教材,是不同的。

本书对“民俗”的理解,与通行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民俗,作为民间文化,应该包括民间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民间的百科知识,范围非常广阔,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实际上,作为一门通识课,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讲得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

我们选择的原则是:重实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旨在切实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评论民间文化现象的能力。因此,本书所选择的民间文化内容,尽可能是当代社会中存在的,而且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某些部分。也有些部分,尽管它们本身已经不再流行于社会,但它们的影响深远,还以别的形式表现着。对它们的研究与介绍,有助于我们对今天某些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的理解与分析。例如,本书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二是旨在切实地提高学生在民间文化方面的有关技能。例如,婚丧喜庆之类典礼上的某些文字,还有春联,大学生总应该能大体解释它们的意思吧,特别是文科生,最好还要有撰写这些应用文字的能力。本书第九章“民俗应用文”,就是为此而作。

三是旨在为开发食品、工艺品、旅游等提供大量的资料。本书引用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且有意地向这方面努力,尽可能多地提供些对开发食品、工艺品、旅游等有用的资料或资料线索。学生毕业后从事与这些方面有关的工作时,可以随时翻书找到这些资料。

四是旨在移风易俗。民俗也要改革,传承良俗,抛弃陋俗。但民俗改革不能乱改,乱改不是改得更糟,就是难以成功。怎么改呢?那首先要了解某些民俗的来龙去脉,了解相关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心理,因势利导,这样才容易成功。本书也为此作了努力,某些部分也有比较明确的导向。

五是旨在为对外交流服务。对外文化交流,我们用什么去和人家交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康德?席勒?那都是人家的,我们虽然也知道,也有研究,但恐怕都远不如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更能让我们显示交流的资本,而民俗文化正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且往往是大多数外国友人最感兴趣的部分。交流还有个语言问题。在与国际友人交流时,中国民俗中的许多名词,一时很难翻译成英语。因此,本书对这一类词语,以附录的形式(“常用中国民俗术语英译参考表”)加上英语翻译,有的不一定非常贴切,只是给读者作参考。文化比较有助于文化交流,因此,本书也在合适的部分以注释的形式适当加进一些西方民俗的内容,以资比较,同时也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领域。本书所引用西方民俗资料,国内一般不大容易找到。这些资料,是赵杏根在爱丁堡大学当博士后时所收集的,或是在那个时期亲身经历的。

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他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完整的。学校教务部门设计的课程安排,就体现出这样的完整性。一门通识课,最好能尽可能地避免与专业课重复的内容,尽可能地弥补专业课所未及而对学生来说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本课程言之,例如,中文专业的写作课教师,不大可能讲民俗应用文的写作。哲学课的老师,文化思想史课的老师,不大可能讲宗教神灵信仰和俗神信仰的来龙去脉。社会学课的老师,一般也不会在姓氏、名字、称谓、亲族、宗族等内容上花很多的时间。艺术课的老师,也不会系统地讲象征物。公共关系学的老师,大约也不会讲很多人生礼仪的内容。那些重要的节日风俗,好像没有哪门课会系统地讲。至于国外的一些风俗,外国文化课的老师会感到课时很少、内容很多而来不及讲……这些,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技能,凡是在“民俗”这个框架中的,本书就选择作为重要内容阐述,当然也是作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讲授。

作为一门通识课,“民俗学”课程的课时是不多的,远不足以讲完本书。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某些部分作详细的讲授,其余的部分作简略的讲授或让学生自学。

欢迎各位专家、读者来信指导。

           作者

        2005年4月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用中国民俗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杏根//陆湘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00520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92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38
16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