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把孩子逼急了/家教金点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认可,这样的承认对他们的进步十分重要。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站,也是决定孩子命运的一站。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五元家教”课题组隆重推出的“家教金点子”,让家长们用最有效的方法,正确教育您的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

目录

◆第一篇 夸奖孩子别过火

第1章 表扬和奖励让孩子发挥潜能/3

 1.七岁孩子被“鼓励”成了诗人/3

 2.“陪读”母亲造就了美国将军/6

 3.用公司制度激励孩子/8

 4.“笨”女孩考上了研究生/10

 5.父母挑剔,孩子“遭殃”/12

 6.高智商是表扬出来的/14

 7.“弱智”的达尔文成了科学家/16

第2章 表扬和奖励要得法/19

 1.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19

 2.表扬不得当,孩子受委屈/23

 3.表扬孩子要选好机会/27

 4.投其所好发“奖品”/29

 5.让重要人物来表扬孩子/37

第3章 孩子对表扬很在乎/33

 1.重病母亲教出好女儿/33

 2.行动是最感动孩子的奖励/35

 3.请对孩子伸出大拇指/37

 4.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39

第4章 别让表扬伤了孩子/41

 1.别给孩子太多甜言蜜语/41

 2.不要吝惜表扬/42

 3.孩子需要具体的表扬/44

 4.不良行为不要奖励/45

 5.别把批评误为表扬/46

 6.父母的许诺要兑现/48

 7.奖励出来的小胖子/49

 8.花钱买不了高分/50

 9.别把奖励变成“亲子贿赂”/52

 10.赏识教育别过火/55

 11.提高孩子的“财商”/56

第5章 把握好表扬和奖励的“火候”/58

 1.小心表扬变“溺爱”/58

 2.惯坏的孩子更要关爱/65

 3.让孩子学会自我表扬/70

◆第二篇 批评孩子有窍门

第1章 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79

 1.批评和惩戒不可少/79

 2.批评孩子不是“家常便饭”/81

 3.棍棒打不出好孩子/83

 4.批评孩子也要讲“人权”/85

 5.对孩子不要太狠心/87

第2章 “棍棒政策”要用对地方/89

 1.不要护孩子的短/89

 2.批评也要及时雨/91

 3.选好孩子的“受训”地点/94

 4.给孩子一点“失落感”/95

 5.树立你在孩子面前的威信/98

第3章 批评和惩戒的方式/100

 1.不要“恶语伤人十月寒”/100

 2.适度“冷落”孩子/103

 3.不好的体态容易伤害孩子/107

 4.批评不等于责打孩子/109

 5.注意批评孩子的“周围环境”/112

 6.家规也是一种惩戒/113

第4章 有效的批评与惩戒/115

 1.老爸领受女儿的“肉刑”/115

 2.批评时藏起一半爱/118

 3.自然后果惩罚/119

 4.私下讨论不同意见/120

 5.批评之前深呼吸/122

 6.不罚孩子罚自己/123

 7.闯下大祸要宽容/124

第5章 失当的批评和惩戒/127

 1.惩戒了良好行为/127

 2.盲目顺从学校/128

 3.当外人面教子伤自尊/130

 4.训斥和打骂没有惩戒作用/131

 5.残酷而隐蔽的“心罚”/133

 6.过分强调孩子的错误/134

 7.把批评当成贴坏标签/135

第6章 远离非打即骂的批评和惩戒/138

 1.批评惩戒不如预防孩子犯错误/138

 2.走出令人头痛的“惩罚连环套”/145

 3.批评和惩戒的同时明确怎么做/154

◆第三篇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第1章 为什么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159

 1.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159

 2.要是换了您,您能做到吗/161

 3.每个孩子都遵循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163

 4.读读这个寓言故事,也许您会更受启发/165

 5.您的孩子什么样/166

第2章 曲折的“天才”之路/168

 1.他们是这样变成“天才”的/168

 2.贝多芬和爱因斯坦,谁更聪明/170

第3章 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成功的可能/173

 1.罗斯福一语定乾坤/173

 2.“1名数学家=10个师”的由来/175

 3.“屋顶上的月光”成就了音乐奇才/176

 4.梦里发明缝纫机/177

 5.二十秒成就辉煌人生/178

 6.拐弯处找到百万商机/181

 7.多多利用“人性的特点”/182

 8.“蝴蝶救了列宁格勒”/184

第4章 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186

 1.寻找孩子的优势潜能/186

 2.让孩子完成一份“多元智能自我评价核查表”/192

 3.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197

第5章 把孩子的内在潜能变成优势智能/199

 1.父母是孩子说话的榜样/199

 2.教孩子学会思考/201

 3.鼓励孩子每天唱歌/203

 4.家居布置影响孩子潜能开发/204

 5.让孩子有机会自由表演/206

 6.你的孩子很棒/208

 7.教孩子爱别人,更要爱自己/212

 8.你的孩子可能有超人的能力/214

 9.让孩子超超同龄人/216

第6章 成功其实很容易/219

 1.成功的定义在改变/219

 2.自信心是通向成功的金钥匙/220

 3.态度是可以改变的/221

 4.让我们的孩子重新上路/222

试读章节

1.七岁孩子被“鼓励"成了诗人

成就感是一个人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所需要的基本心理体验,它能激起人的“高峰体验”,让人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一些最成功、也最健康的科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奇妙的“高峰体验”是成就的催化剂,越是成功,越有更多的“高峰体验”;而更多的“高峰体验”,又进一步促进成功者的事业,成功的事业又能治愈人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心理创伤。

成就感和“高峰体验”是表扬和奖励赋予的。

张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北京“阳光女孩”,她出版的诗文集《阳光女孩》成为北京校园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的妈妈是北京某公司项目经理王玲玉,曾作为2002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妇联组织的“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宣讲团成员,介绍自己培养“阳光女孩”的经验。

张茗写的第一首诗歌是《镜子的美丽》,那年她7岁。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王玲玉把张茗送到了京城以外一家寄宿制学校读书。那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父母在外独自生活。学校要求很严,不让学生带玩具和其他无关生活需要的东西,王玲玉就为女儿准备了一面镜子。镜子成了张茗孤独时的好朋友,成了她寂寞心声的倾听者。她在诗中写道:

当你发闷的时候,是谁在陪伴着你?

不错,是镜子!

镜子,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当你发闷的时候,有镜子陪伴,

镜子发闷的时候,有谁陪伴它?

不错,没人!

它只有默默地想着和小主人在一起的情景。

只要小主人一进家门,

镜子就又露出了笑脸。

比起张茗后来的作品,这是一首非常普通的小诗,可是当她星期六回来告诉妈妈她写了一首诗时,王玲玉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后,非常高兴地说:“太棒了!我女儿会写诗了,我要把它珍藏起来!”

这最初的鼓励使女儿信心大增,她在这方面的潜能跃跃欲试,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以后,张茗陆陆续续地又写了第二首、第三首……以至散文、小说。很久以来,无论多忙,无论在哪儿,只要女儿写出新的作品,王玲玉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听她诵读,做女儿的第一听众和读者,并给她提出建议。这种欣赏和鼓励对培养张茗写诗的自信起了莫大的作用。

而这种欣赏和鼓励对挖掘孩子潜能的作用,王玲玉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得很好,她曾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张茗5岁时对古筝萌生了兴趣,而且张茗的气质和外形都非常适合学这门乐器,王玲玉就下功夫给女儿请了一位教学水平很高的教师,不辞辛苦带她去听课,但是张茗对古筝的兴趣很快就夭折了。(P3-5)

序言

天下父母谁不想教子有方?可今日孩子难教,让众多父母伤透了脑筋。

过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信息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您是博士、教授或官员、艺术家、企业家,如何教育孩子恐怕也是一道难题。

怎么办?

读书求知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可是,走进书店,那一排排、一部部厚重的家教专著,高深奥妙的理论与不断攀升的价格,怎能不让人畏然却步?即使慷慨买来潜心研读,往往也是不得要领、一脸茫然。

实际上,家庭教育重在实践而非理论。尤其对于父母而言,抓住关键的问题,反思个人的经验,听听专家的建议,用心琢磨孩子,一般都会找到富有实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家教指导需要一种更便捷、更实用的方法。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以擅长科研成果转化为特色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决定编写一套实用的“家教金点子”丛书,奉献给数以亿计的父母们。

在这儿,我们提出了“五元家教”的教育理念,即成功的父母需要具有优良的教育素质,而父母的教育素质由五个元素构成——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家教金点子丛书”的每一本书,都是紧紧围绕家教五元素来编写的。

“家教金点子丛书”的宗旨是:父母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因此,凡是让父母揪心上火的难题,都会优先成为我们的编写选题,并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与读者见面,如孩子写作业慢怎么办、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怎么办、孩子任性怎么办等等。

值得广大父母信任的是,“家教金点子丛书”依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大量科研成果,借鉴深受欢迎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的丰厚积累,由一批教育专家专题研究之后执笔完成,我们争取使之成为一套广大父母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的优秀家教读物。

相信,“家教金点子丛书”会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品牌,也希望“五元家教”的家庭教育理念能够深入人心。

孙云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把孩子逼急了/家教金点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云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0997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