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痛--26个慰安妇的控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和简约流畅的文字,揭开了我们民族记忆最深处的创痛。26个平凡的女子,26段残酷的生命记忆,26个慰安妇用60年的血泪书写的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无言的控诉。因为任何语言对于她们所经受的伤害来说都没有了意义。因为青春不再,因为回忆在滴血,因为梦境依旧恐惧……我们重拾疼痛的历史是为了不再疼痛!!

内容推荐

“慰安妇”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慰安妇制度既是日本封建主义的产物,又烙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印记,是日本传统的封建主义与军国主义思潮相互影响的怪胎。

日军慰安妇全世界超过40万人,中国在20万人以上。20万中国慰安妇绝大部分都已死亡。13年来,当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有计划地探访慰安妇幸存者时,研究人员走遍全国20多个省只找到100多名幸存者。

我国山西省和海南省是重灾区。1937年秋,日军攻入山西,第20、108、109师团等部队开始长驻当地,成百上千的山西妇女被日军抓入炮楼为官兵提供性服务。调查发现大量慰安妇幸存者集中在今天山西盂县。此外,海南是当年日军慰安所和慰安妇幸存者集中的大省。目前已证实的慰安所有60佘个,愿意公开证言的慰安妇有20多人。

本书就是对这些坚强地活下来并勇敢地站出来控诉日军罪行的老人的采访。

目录

自序  那年花开      6

见证  日军慰安所

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   12

日军慰安所数量无法统计  14

那大慰安所        15

新盈慰安所        18

石碌慰安所        20

金江慰安所        21

黄流机场慰安所      22

“战地后勤服务队”    23

采访  我不是日本娼

万爱花:第一个站出来控诉的中国女人 26

赵润梅:捆起来,放到毛驴背上    30

张仙兔:老头就哆嗦了一辈子     34

郭喜翠:不停地有鬼子来欺负     36

高银娥:每天都被带出去几次     39

王改荷:一枪托,牙掉了四颗     42

周喜香:落下了病,经常浑身抽搐   45

刘面换:毛驴说:“花姑娘,好!”   48

尹玉林:我过去的事没有告诉丈夫   53

陈亚扁:糟蹋我的日本兵没有断过   57

黄有良:那夜我哭了一个通宵     64

陈金玉:我心里的屈气还没出     70

林亚金:他们来弄得满身是血     78

杨阿布:我跑了村里人会遭殃     84

蒲阿白:我被抓走,家人不知道    90

林爱兰:把我吊到屋顶上用棍打    95

谭玉莲:这一辈子受尽了屈辱     100

邓玉民:我哭,不敢说出实情     104

蔡爱花:父母亲的眼睛都哭瞎了    110

王志凤:来了日本兵,我没处躲    114

符美菊:那些事说不出口的呀     118

李美金:晚上,日本兵往进挤     123

林石姑:糟蹋,就跳河想死掉     127

卓天妹:当年过得不是人的日子    135

郑金女:那时我还小,疼得直叫    140

朴来顺:再不要发生那可怕的战争   146

原声  怎一个痛字了得

很痛,现在还痛(李秀梅法庭证词)   158

片段……断片……(幸存者自述)    166

我要他们低头认罪(刘面换法庭证词)  175

背景  慰安妇问题年表(1931-2005)  180

编后  记住疼痛是为了不再疼痛    202

试读章节

车在山间行驶着。公路两旁的山崖刀劈斧削般矗立着,似铜墙铁壁。6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在这浩瀚的太行山脉中对日军进行着最顽强最惨烈的抵抗,日本人也因此在这里实施着最灭绝人性的统治。至今,在这里仍流传着许多关于60多年前人们抗击日寇以及日寇疯狂残害当地人民的故事。车过一个山坳时,司机指着山坳里的那个村庄说:“盖山西”就是这个村的。接着司机就为我讲述了这个叫“盖山西”的慰安妇的凄惨故事:

60多年前,就在这个村庄里,有个18岁的小媳妇,由于容貌美丽,远近无人能及,乡亲们就都称她“盖山西”,以至于今天没有人记得她的真实姓名。由于她的美丽在这一带很有名,有一天,日军就出兵把她家所在的这个村子包围了起来,日军把“盖山西”掳进了炮楼。当时“盖山西”已经成了家,有一儿一女,她被抓后刚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就被活活饿死了。和“盖山西”一起被关押在日军炮楼里的还有其他十几位妇女,日军昼夜不停地来糟蹋她们,因为在这些妇女中“盖山西”最漂亮,所以她被强奸的次数也就最多,有时一天内要遭受强奸四五十次,她身体流出的血都染红了炕头。这些被抓来的妇女很快就都被日军糟蹋得不行了,“盖山西”更是快活不成了。为了不再让日军继续蹂躏自己,“盖山西”就和姐妹们悄悄约定,一起逃出炮楼去跳崖自杀。但日军看守很严,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她们手拉手刚刚出了屋,就被日军发现并抓了回来。为了防止她们再逃,日军于是就扒光了她们身上的衣服,她们也从此受到了日军更加残暴的性折磨。惨无人道的摧残终于让“盖山西”快要死了,家人就买通了炮楼里的一个伪军,让他悄悄给“盖山西”服用大量鸦片,日军误以为服用了大量鸦片的“盖山西”已经断气,就让她家人把她抬出了炮台。到了村外,家人急忙帮“盖山西”吐出鸦片,“盖山西”就又活了过来。后来日军得知“盖山西”还活着,就又派兵去抓她,为了躲避日军的抓捕,“盖山西”就逃出了山西,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盖山西”家的那个村庄离王改荷家并不很远,王改荷也几乎有着和“盖山西”相同的不幸。

王改荷老人以最简洁的方式,向我讲了她的那段经历,叙述中没有太多的细节,但不等于她忘记了那些细节,她或许只是不想再让那些细节来伤害自己,不想再让那段经历复活过来。

日本人进门后一枪打死了我的男人,然后就扑过来强奸我,我稍一反抗,他们就朝着我的脸砸了一枪托,我的牙就掉了,掉了四颗。

就在我昏过去的时候,这些鬼子轮奸了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天是1944年阴历二月初三。日本鬼子把我强奸完了后,就用一头毛驴把我驮到了河东炮台,关在一个土窑洞里。天一黑日本兵就来强奸我,多的时候一晚七八个,少的也有两三个,有时候白天也来,都是日本松春队长的兵。

那时候,我已经有了个儿子,那一年儿子才6岁,他爸爸被打死了,我又被关在炮台,可苦了孩子。一想到孩子,就忍不住要哭。

日本鬼子坏透了,糟蹋人的时候无恶不作,他们叫你怎样你就得怎样,如果不顺从,那你就要遭罪了,不仅要打你,还不许你穿衣服。一天中午,有个鬼子来到窑里,他凶狠地强奸了我,强奸完了不肯走,还示意我光着身子跳舞给他看,我不会,更不肯,我是小脚,也没法跳。这可惹怒了他,他就用他腰上的皮带抽我的屁股,我当时身上什么也没有穿,皮带抽在身上啪啪地响,抽一下就留一个印子,他像赶牲口一样地使劲抽我,我就赤身裸体地在炕上来回跳着躲避着他的皮带……他一边抽打我一边哈哈地笑着,直到他抽累了才停下来。

后来,我被这帮畜生糟蹋得眼看就要死了,日本鬼子见我不行了就准备把我扔掉,我父亲知道消息后,就走南村窜北村东挪西借了120块现大洋,把我赎了回来。

P43-45

序言

13岁的侯二毛是什么样子?那些从我身旁忽闪而过的女孩子的笑脸,总让我忍不住要去想这个问题。走在山路上,总觉得她就刚刚挎着篮子,低着头,从我的身边羞怯地跑过;恍惚中也总能看到她坐在溪边,洗衣,洗自己那一头乌黑的长发;而抬头远望时,又看见她正在对面的山坡上,放羊,唱着那支最最凄婉的歌……就这样,她的影子时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就像所有的山村女娃那样,她穿着土布红袄,扎着又长又粗的辫子,辫梢上插着花,一朵刚刚绽放的鲜艳欲滴的山花,她爱花,就像所有的山村女孩一样爱花,而她自己似乎就是另一朵刚刚含苞的山花。

又是开花的季节,此时,山路两边的草丛里、峭崖上开满了花,我已遥望不见60年前的那个开花季节里,13岁的侯二毛那粗黑的辫子上插着的是哪种花,如今我只知道60多年前,在那个同样也是开花的季节里,13岁的侯二毛,辫子上插着花的侯二毛,就是从这条山路上,从这条两旁开满了花的山路上,和许多少女一起被日本兵押着,进了据点的。当年,那朵跌落在山路旁的小花,是侯二毛辫梢上插过的最后一朵花。

在据点里,13岁的侯二毛每天都要遭受日本兵的种种折磨和侮辱。

4个月后,13岁的侯二毛就被日本兵糟蹋成一朵枯蔫了的花,父亲变卖了家里的所有财产,还借了债,才把快咽气的女儿从日本兵的手里赎了回来。

这时,13岁的侯二毛,肚子里怀上了日本兵的孩子。

为了赶走女儿肚里的孩子,家人用木杠在她的肚子上擀,赶驴拽着她在山路上颠……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侯二毛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可孩子就是没有下来。母亲不想看着女儿被折磨死,就找来了村里的几位乡亲,问能不能等孩子先生出来,然后再……乡亲们说怎能让这孽种见天日?!最后,人们请了老医生,老医生的一剂烈药灌进了侯二毛的肚子里。据说,孩子在侯二毛的肚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侯二毛也挣扎了两天两夜,第三天,肚子里的孩子终于不再挣扎了,侯二毛也终于不再挣扎了,孩子终于死在了侯二毛的肚子里,侯二毛也终于死在了被她擂塌的土炕上。

村里人又请了铁匠,铁匠用一天的时间,打了三根铁钉,三根七寸长的铁钉,铁钉被一根一根钉进了侯二毛的肚里,人们一边钉着,一边念叨着,说:不能让小鬼子的孽种出来祸害人,小鬼子永世不得翻身。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我打听过许多位老人,想找到侯二毛的坟,村里也还有她的亲人,他们带着我,寻遍了村边的沟沟壑壑,60多年过去了,谁都说不清究竟哪一撮土里埋葬着侯二毛13岁的冤魂。那些个日日夜夜里,我总是在睡梦中,被砸向侯二毛身体的锤声惊醒,于是常常望着漆黑的夜空,整夜整夜无法入眠,就想:她还是个孩子,家里不多的粗谷杂粮应该还没来得及把她喂养成熟,她的身子一定还很单薄,皮肤很细嫩,骨头也不坚硬,尖锐的铁钉轻易就能穿透她的腹部,还有她腹中的婴儿,可为什么那锤声仍然那么沉重,经过了60多年的隔音仍然那么扰人?每当耳边响起这锤声时,都好像有一根铁钉正在一点点穿透我的心,剧烈地疼。

当年关押过侯二毛的窑洞还在,一把锈迹斑斑的锁,锁着洞门,也锁着那段黑暗的历史,锁着那段黑暗历史里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那段黑暗历史里太多已为人知的恐惧。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也蓄满了阳光,不知这些阳光当年是不是也曾洒在过侯二毛的身上?如果60多年前这里也曾有过阳光,那么洒在侯二毛身体上的阳光,一定是让她感到刀割般的疼,冰霜一样的冷。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枣,鲜红鲜红的枣无人采摘,落在树下的荒草间;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枣,鲜红鲜红的枣,当年13岁的侯二毛可曾采摘?这满地鲜红鲜红的枣,让人感觉那段历史并没走远,就在眼前。

那些施暴的日本兵,那些还活着的当年施暴的日本兵,如今他们也该都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也该有了自己的儿孙,在他们的生命同样行将走向终点的今天,在他们每每和儿孙尽享天伦的时分,他们是否会偶尔想起这个树上结满了鲜红鲜红的枣的小院子,还有院子里的那个13岁的中国女人?

钉入侯二毛身体的铁钉,辛酸而又无奈地表达了乡亲们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可侯二毛的屈辱和仇恨的长钉该怎么钉?!其实每一个和侯二毛有着相似命运的“慰安妇”,死去的或活着的,她们的身体里都被钉人过长长的“铁钉”,死去的或许已不再疼,而活着的仍每时每刻疼得难忍。

就在侯二毛的身体被钉入铁钉的那个秋天,在与她相隔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南部,另一位名叫杨阿布的姑娘正经历着与她相同的苦难:在遭受日军的多次凌辱后,杨阿布怀孕了,怀着身孕的杨阿布东跑西躲,最后不得不躲进深山里。在原始的山林里杨阿布把孩子生了出来,但不久就夭折了。为了继续逃避日军的凌辱,杨阿布就藏在深山里一个人偷偷活着。杨阿布是当地最漂亮的姑娘,日军找不到她,就对甲长说:如果不把杨阿布送到据点,就要杀了村里的所有人。为了保住全村人的性命,甲长只好带着村里人到山里将杨阿布找了回来,全村人哭着把她交给了日本兵。从此杨阿布就沦为日本兵长期发泄兽欲的工具。

但她活了下来。活了下来,不知这是她的幸运还是更大的不幸:从此,一场噩梦开始凶残地吞噬她的漫漫余生。

60多年后的一个夏日,在一场无边无际的风雨中,在距离埋葬侯二毛的那片黄土数千公里之外的一个僻静小村里,我找到了杨阿布。她就活在那个处处留着她痛苦记忆的潮湿的村庄里,活在那间壁上挂着发霉的雨迹的昏暗的小屋里,活在小屋里的那张铺着椰树叶同时也铺满了屈辱的老床上,活在60多年前的某一天里……已经瘫痪在床的杨阿布,手中握着一把刀,刀很锋利,但她仍在不停地磨着,吃饭的时候她握着这把刀,睡着的时候她握着这把刀,这些年来她永远都握着刀,谁也不能拿开,她说她夜夜都梦到日本兵来抓她,没有刀,她怕……说这话时,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手中的刀在身前来回地晃……

椰林仍是那片椰林,小路仍是那条小路,茂密的椰树掩映着崎岖的小路,60年,时光从这里走远,时光又从未从这里走远,对于杨阿布来说,一切就是昨天,或者就是今天。

在当年横遭日军铁蹄践踏的城市,或者偏僻乡村寻找。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说出这是怎样的一次寻找,是对已然远逝的历史的某个鲜为人知的细节的擦拭,还是对正在行进的仍然无法终结的一份现实苦难的注目?在这绵长的寻找中,心里一直揣着一份无法言说的巨大苦痛。从阳光明媚的海南,到山重水叠的云南,再从黄天厚土的山西、河北,再到风轻云淡的江苏、浙江、上海……当我站在阴暗而又破败的慰安所遗址里,当我一步步迈进当年日军精心营造的坚固而又阴森的炮楼,我似乎仍然能听得到“慰安妇”当年凄惨的哭喊……一次又一次撩开被掩藏在内心最最深处的黑暗记忆,一次又一次将那些生动的名字去对应一撮撮冰凉的黄土……我努力将自己所能寻找到的历史碎片慢慢拼合,60多年的岁月虽然没能抹去那场劫难所有的印痕,但时间却也削弱了那场劫难所应有的太多残酷的色彩。

在三亚椰树掩映的海滨大道旁,当年日军的碉堡仍趴在白色的沙滩上。不时有游人站到碉堡前留影,灰色的碉堡后面是高楼鳞次栉比的三亚新城。就在三亚,还有海口,还有崖城,当年日军“慰安所”的遗址,正在一处处悄然消失在鳞次栉比的楼群背影中。碉堡上黑洞洞的枪孔沉默地盯着阳光下的每一个人,耳边只有海风吹拂椰林时的轻叹,还有海浪抚摩沙滩时的低吟。

没有太多炎热和灼痛的感觉,那个漫长的夏季,给我的只有沉重而又阴晦的潮湿,湿漉漉的潮湿。浑身内外,晴天被汗水湿透,阴天则被汗水和雨水一起湿透。而在不停地奔走中,无论天的阴晴,我的心则总是浸透在一场巨大的潮湿中,一种苦涩的泪水般的潮湿中。这种湿漉漉的感受一直延续到秋天,甚至一直延续到冬季还有这个春天。其实从前一年的春天开始,我就在筹划着这次采访,对这次采访的难度自认为有充分的准备,但一直到实施时,我才知道,这次采访的难度和内容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

在我没有进行采访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那段历史了解得异常清楚,因为课本上我认真学过,影视片中我也都看过。而现在,我总是不停地在问自己,在我了解得异常清楚的关于那段历史的年表和诸多名词的背后,到底还隐藏些什么?除了熟知的那几部影视片中煽情而又苍白的一些场景外,对于那段历史,我到底又知道多少?

在日军侵华期间,被逼迫成为日军性奴隶的中国妇女达20万,大部分慰安妇,在战争结束前就已遭日军杀戮,或者迫害而亡,而少数带着羞辱和痛苦含恨活着的,在经过漫长而又动荡的六十多年的时光流逝后,其中又有大部分离世。

今天仍然活着的已寥若晨星,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受害人至死都耻于向人说出自己的那段悲惨经历。那段历史究竟还能有多少细节为我们留下来?有人说,对于痛苦的记忆,回顾一次,就等于重新经历一次。这些背负着沉重凄怆的记忆活到今天的老人,都已是八十岁左右的高龄,面对她们,我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开口,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去问,去问那些总能让她们肝肠寸断的事情。真的,如果有可能,我愿永远不去叩碰那扇让她们疼痛了一辈子的记忆之门……可我,不得不去叩碰……

“追思历史,不是要让人们永远活在仇恨的边缘。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文明,仇恨始终都不应成为人们思维的中心。”五十多年前,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先生说:”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

“慰安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记录了26位慰安妇的悲惨经历,以及她们因为那段经历而被改变了的现在的生活。这26位老人的悲惨经历,其实只是日军侵华期间所有慰安妇的一个缩影。她们的苦难,实际上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而慰安妇代表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近代史上最最苦难、最最血泪的那一页。

那段历史是留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一道伤痕。

“他们(日本政府)什么时候能向我道歉?我还能等到那一天吗?”在讲述自己的苦难后,在用干枯的双手擦拭完眼角的泪水后,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会拉着我的手这样问。我不知道怎样回答她们,我也无法知道她们能否等到那一天,但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

在我写这短文时,又来电话说有一位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拿着话筒好长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陈庆港

2005年5月8曰

后记

记住疼痛是为了不再疼痛

近年中日关系发展一直被几个焦点问题困扰着:钓鱼岛问题、美化侵略篡改历史、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遗留化武问题、慰安妇问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就其中两个直接对中国百姓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细菌战与慰安妇问题组织了两本书稿,《血痛:26个慰安妇的控诉》是其中的一本。

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和简约流畅的文字,揭开了我们民族记忆最深处轻易无法表达的创痛,它或许影响了你今天好的心绪,它或许让你今晚的聚餐没有了胃口,但是我们不能不记住我们的同胞曾经经历过的悲惨的人生。60年前惨痛的一幕,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她们的人生从那一刻起背负着无法承受的重量。

作者记录的是26个普通女子残酷的生命记忆,却是26个人用60年的血泪书写的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无言的控诉。因为任何的语言对于她们所经受的伤害来说都没有了意义和力量。因为青春不再,因为回忆在滴血,因为梦境依旧恐惧……

当年,国已不是国,家已不是家,她们,仅仅因为年轻,仅仅因为漂亮,便在人生最好的花季落入魔掌。非人的摧残,她们凋谢了,于是灿烂的太阳再也没有照射到她们身上,于是,心理上的阴影一辈子都没消失。

记住她们是为了记住疼痛,而记住疼痛是为了今后不再疼痛。

本书是一部对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罪行的控诉状,是唤起民族自尊、自强意识的教科书。对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来说,读这样的书,会更加懂得珍惜和平环境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痛--26个慰安妇的控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庆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61031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313.46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340
20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