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当代经济前沿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我国金融业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结构都面临着一次重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十分匮乏,存在利率敏感性风险、基准点风险、控制风险等诸多隐患。因此,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形势,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是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本书在此背景下,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从宏观到微观、从全体到个案的研究思路编写而成,希望对研究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能有一定的帮助。

内容推荐

全书从内容上共分五大部分:

第1章为第一部分,对利率决定理论,利率风险的概念、分类和成因进行初步介绍,为后面几个部分研究的展开打下基础。风险泛指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具体资金交易或借贷的价格波动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当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不匹配时,就会出现利率风险。换句话说,利率风险意味着金融机构将面临潜在的收益减少或者损失。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风险应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从技术上讲,基本的利率风险可以分为四种:即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以利率的发生机制为标准可分为:时间性风险、变现力风险、稳定性风险。利率风险根源于利率波动,而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

第2章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风险管理是金融分析的三大支柱之一。风险管理过程是为分析和应付风险而进行的系统尝试。这一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风险管理评价和动态调整。利率风险管理也不例外。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较多,主要有利率敏感性分析、资金缺口管理和持续期模型等。进行利率风险衡量的程序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析能力、绩效和风险管理、交流与决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迅速发展,为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技术支持。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工具有四种: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和互换。将这些基本工具与传统的固定或浮动利率票据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为复杂的衍生工具。这些都可用于利率风险管理。在书中,我们花了较大篇幅举例说明了衍生工具的组合应用,希望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有所借鉴。

第3章为第三部分,从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角度人手,研究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宏微观约束及完善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的关联影响。最后,探究了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指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利率风险有两类:一类风险是,在转轨阶段,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可能无法适应不规则的利率波动;另一类风险则是成熟期不相匹配风险和基本点风险。这两类风险的存在,同时也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第4章为第四部分,对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供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和参考。《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共有12项,分为五大部分: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及监控规程;风险测算与监控系统;独立控制机制;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信息掌握和控制安排。该原则认为,利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本风险和选择性风险。评估一家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两种主要方法是收益法和经济价值法。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包括管理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所运用的四个要素: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管;充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章;适当风险衡量、监管和控制;全面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审计。

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为第五部分,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问题。通过对1996年以来利率不断调整的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反应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银行利率风险的意识十分薄弱,即便意识到了利率波动对业务的不利影响,大部分银行依然不知该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这种状况的形成和我国长期利率管制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前,官定利率基本稳定不变。以后,央行较频繁地调节利率以实行货币政策,但传统的思维定式使商业银行管理者认为这是政策性调整,同其他政策性调整一样,由此带来的利益损失应当由政府补偿,银行无法有所为。银行应当端正想法,加强风险意识,加强积极管理风险的意识。同时,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从制度上保证我国的商业银行以真正商业银行的姿态投身于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寿险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利率波动较大,对寿险产品的设计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利差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寿险市场存在的利差风险,解决的途径主要有:加快产品转型,以规避利差风险;拓展寿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实行财务再保险;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证券机构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资本市场当中,而资本市场的风险可分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利率风险是系统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证券机构的利率风险问题的研究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利率风险问题。从证券机构融资的方式看,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并非非常直接和明显,主要来自货币市场的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由于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的利率波动会更为敏感,从而加剧了对券商短期融资成本的影响,这可能是证券机构最先要考虑到的利率风险问题。证券机构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利率风险,来源于证券机构的自营业务,从利率风险的来源角度,这些业务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利率风险在市场系统性风险中的权重,即市场行情受利率波动影响的程度。

目录

第l章 利率决定与利率风险概述 /1

 1.1 利率决定理论 /1

 1.2 利率的期限结构与风险结构 /15

 1.3 利率风险概述 /30

 1.4 投资工具利率风险特征的理论分析 /36

第2章 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46

 2.1 利率风险的管理程序 /46

 2.2 利率风险的衡量方法 /54

 2.3 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技术 /65

第3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剧的趋势 /87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完善趋势 /87

 3.2 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的改变 /96

 3.3 我国金融机构利率风险加大的原因及表现 /109

第4章 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述要 /115

 4.1 稳健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 /115

 4.2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119

 4.3 充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12l

 4.4 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 /122

 4.5 内部控制体系 /126

 4.6 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128

第5章 适应利率市场化形势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129

 5.1 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利率风险以及管理状况的实证分析 /129

 5.2 模拟市场利率环境对商业银行的警示 /134

 5.3 加强利率风险防范的策略 /137

第6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 /143

 6.1 各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和利差损有关情况介绍 /143

 6.2 对我国寿险业的启示 /147

 6.3 造成寿险产品利率风险的主要原因 /151

 6.4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寿险产品利差风险的管理 /154

第7章 利率市场化预期下证券机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其防范 /158

 7. 1 证券机构与投资工具之间的利率风险关系 /158

 7.2 中国资本市场利率风险的分析 /162

 7.3 加强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175

参考文献 /1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当代经济前沿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洪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845076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48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7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