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储安平与观察/修正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

内容推荐

《观察》是储安平创办于 1946年9月1日的杂志,因敢于抨击国民党政权,提倡“民主、自由、进步、理性”,大受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后被国民党查封。 1949年11月1日复刊,1950年5月奉命改为《新观察》。 想给储安平写传记的人很多,但由于档案没有公开,所以至今没有一篇较为完整的储安平传记。著名学者谢泳在这部《储安平与 <观察>》的专著中,以客观、平实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系统地介绍、论述了储安平这位终身为自由主义理想奋斗的知识分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命运轨迹,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观察》的兴衰历史。

目录

第一章 储安平的一生/1

 第一节 早年储安平/l

 第二节 光华大学/3

 第二节 早年的文学活动/5

 第四节 在湘西/12

 第五节 在重庆/15

 第六节 储安平的《客观》政论/19

 第七节 《观察》时期/22

 第八节 在复旦/30

 第九节 储安平受到的两次批评/32

 第十节 储安平的《观察》政论/33

 第十一节 储安平和《观察》的复刊 /44

 第十二节 储安平在1957年/54

 第十二节 储安平和梁漱溟/57

 第十四节 储安平之死/60

第二章 《观察》的主要活动/65

 第一节 《观察》报告书的意义/65

 第二节 “《观察》丛书”的情况/7l

 第二节 《观察》与学潮/73

 第四节 张申府的《呼吁和平》/78

第三章 《观察》的两次论争/85

 第一节关于“中国出路”问题/85

 第二节关于“自由主义往何处去”/94

第四章《观察》的自由主义承传/109

 第一节 《观察》的精神来源/109

 第二节 《新路》与《观察》/114

 第三节 胡适与《观察》/123

 第四节 《观察》的言论与四十年代大学教授/128

 第五节 《观察》的复刊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心态/135

第五章 《观察》撰稿人的命运/039

 第一节 关于“《观察》撰稿人”/139

 第二节 储安平、徐铸成的交往/143

 第三节 《观察》撰稿人的三种类型/146

 第四节 《观察》撰稿人简况/150

 《客观》l—17期曰录/157

附录二

 《观察》1—6卷作者索引/185

 储安平著作单行本目录/214

 批判储安平言论专集目录/215

 主要参考文献/216

后记/218

试读章节

第六节 储安平的《客观》政论

抗战胜利后,对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说,有过一个短暂的兴奋时期,这时国内出现了很多周刊,充分表明了多数知识分子希望同家能在和平的局面中走上健康的民主道路,他们纷纷创办刊物阐述自己对国事的看法,储安平在张稚琴的帮助下,创办了《客观》周刊。这一时期,他以“安平”署名,为《客观》撰写“客观一周”专栏文章。这些文章是储安平思想成熟时期的产物,他后来为《观察》撰写大量政论文章的思想,都在《客观》专栏文章中流露过,他著名的《中国的政局》一文的思想在《客观》时期已有雏形。

综合起来看,储安平《客观》政论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对国民党的评价,二对共产党的深入分析,三对美国的态度,四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看法,五对内战的批评:

对于当时国内的现状,储安平的评价是“一团糟”,这实际上是他后来对国民党“一场烂污”的总结性批评的另一种说法,对于国内出现“一团糟”的现状,储安平认为责任完全在国民党。他毫不保留地说:“我认为无可推诿,现在的执政党是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

抗战胜利后不久,储安平对于同民党的批评比《观察》时期的言论要温和。这时他对国民党改变自己的形象还抱有一定幻想,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总是以分析和劝告的语气谈及国民党的过失。他甚至认为,除共产党外,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是关切国民党的,这不是基于任何理想和思想上的理由,而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政治是一个现实。国家政治不能没有重心,而现在中国政治的重心就落在国民党身上,国民党有这种优越的条件而没有好好利用,实在是大可惋惜的事情。他分析国民党有两大病症:一是腐化,二是缺少一种高度新陈代谢的作用:这两件事情互为因果,实际是一回事。同民党统治的腐化是不可否认的,也正因为在种种腐烂的覆盖下,使许多潜在的新生力量不易成长。基于对国民党腐败的批评和分析,储安平在《客观》时期最为成熟的思想表现在他对共产党的深入分析和理性评价,这是储安平比他同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更为成熟的一面。

在《客观》时期,他对共产党所作的理论分析是相当深刻的。储安平认为,共产党有它的长处,但也有的它的缺点。共产党的主要缺点,在储安平看来就是过于崇奉外邦,一味视外邦为宗旨,则不免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意识与独立人格,此处指的是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

储安平对共产党作出这样的总体分析:他认为共产党有吸引入的地方,第一是它的社会主义:他不承认极端的社会主义能适行于中国,同时他也不相信假如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就能完全实行它的主义。储安平说:“中国人总是中国人,中国的共产党执政后,它的施政较之今日他们所揭橥者,恐将打一个大折扣,然而打了一个大折扣以后的共产党的政策。又可能相当地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储安平认为共产党有刻苦精神,这是它的可取之处,而这正是国民党的短处:就储安平个人的理想而言,他承认共产党在当时中国所获得的地位,他甚至认为“假如中国能真正实行民主,共产党在大选中可能获得的选票和议席,为数恐不在少”。他对共产党的前途是这样判断的:“共产党掌握政权之迟或早,是和以后中国的执政党的政绩如何互为因果的。”对于共产党与苏联的关系,储安平有较强的国家至上倾向,他认为共产党的崇尚苏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于共产党获取政权的途径,储安平寄希望于走和平的道路而反对革命的方法。基于这样的观点,《客观》时期,储安平在涉及内战、同共两党的党争时,多次阐述过军队国家化的观点,他认为军队国家化是实现民主和宪政的起码条件,舍此则一切都不好说,因为以武力相较的争斗是难以走上民主道路的。

储安平对于共产党与民主自由之关系的分析也很引人注意。储安平的理由是:凡是在一个讲究“统制”,讲究“一致”的政党的统治下,人民是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因之也不会有真正的民主的。他认为人类思想各殊,实为一种自然的人性,假如任何政党想使在他统治下的人民,在思想上变成同一种典型,这实违反人性而为绝不可能之事。而人民有无思想言论的自由,又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有无“民主”的前题。冈为假如一个人没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则他何能自由表示意见?假如人民不能自由表达意见,则这个国家或这个社会又如何能实行得了民主?

储安平受英国的影响极深,一生论政,常以英国的事例为典型,也常援引英国工党获胜的历史事实来教育国人。

储安平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于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在《客观》的政论中,他甚至希望:“为了达到造成一个民主的中国的目的,我们应当用种种方法以鼓励中国的中产阶级抬头,成为民主政治的干部。其中特別对于自由思想的大学教授及著作家等,应鼓励他们出面说话,建立一个为民主国家所不可缺少的健全的舆论。”

储安平的希望在半个世纪后的中国,依然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他过分早熟的自由与民主的观念,给他带来了终身的不幸。储安平早年由文学而报界,又由报界成为独立的报人,终身的理想是想通过言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受英国人思想影响过深,甚至忘厂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在知识分子巾,储安平的言论行为获得极大成功,但当他试图以此种思想影响政界及更多的人吋,便显得一筹莫展了。P19-22

后记

这本小书是我在1993年完成的。其中的主要部分曾收入《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一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这次单独印出,我在原稿基础上作了较多删除(主要是个人色彩较农的议论)。我写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国內关于《观察》周刊的研究还很少,材料也不易得到。过了十几年,相关的研究已很丰富。作为较早对这本周刊的研究,这本小书曾起过一点作用。今天单独印出,更多具有的是纪念意义和在材料方面的线索。

感谢韩勃兄的关照,是他在十几年后还记得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所长,为我提供了一年在北京访学的机会,使我有较多时间修改这本旧作,感激之情难以言说。友情比书重。

作者

2005年5月19日于北京访学期间

书评(媒体评论)

《观察》是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前这一段内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论坛,知识分子就是好议论,议论需要讲台和刊物。《观察》及时提供了论坛,一时风行全国。现在五六十岁的知识分子很少不曾是《观察》的读者。

——费孝通·1985年

储安平这个人,他受过英国的教育,相信英国的制度,他以为威斯敏斯特那一套章法,是一种民主。因此一谈心,他终以为这是可以效法的,他才气纵横而骄傲绝顶,万事不肯下人,其实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书生,当别人在引蛇出洞时,他却自投落网,竟以身殉,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

——冯英子·1994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储安平与观察/修正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7013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