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名人的情感世界人物版)/青年文摘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经说:"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母爱对于成功者的有益影响之大由此可以证明。同样,爱情也是造就人、滋养人的营养源泉……走进名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与众不同的精神营养!

目录

前言:名人是怎样"炼"成的?/l

在母爱中成长

我的母亲 胡适/1

影响总统一生的母爱 澜涛/6

陈坤:爱如阳光 欧阳俊伟/10

董方卓:献给母亲的精彩进球 杨琴/16

母爱使贝多芬永不自卑 章晓明/22

水晶女儿郭晶晶 范玉梅/25

在诺贝尔奖颁奖晚宴上的致辞 库切/32

冰心:母爱是一部书 蒲鹰/34

崔琦的眼泪 李红/40

轻轻地告诉女儿闾 丘露薇/42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刘德华是"活雷锋" 营峰/46

乔丹的温柔 鲍伯·格林/49

哈默: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藩炫/53

胡适与小贩 白吉庵/56

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59

林克莱特:听的艺术 雨佳/61

濮存昕"亲密接触"艾滋病人 游迩添/63

松下幸之助的一半牛排 佚名/66

卡特总统:如果只是一个州的失利 流沙/68

爱没有对错

我的青春故事 琼瑶/70

歌德失恋以后 佚名/76

杜拉斯最后的情人 杨起/79

比尔·盖茨和他的三个女人 张鑫焱/84

张爱玲:错爱一生的苍凉传奇 安文军/90

卢庚戌的青涩恋情 诺亚/95

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达纳·汤姆斯/10l

诺贝尔的罗曼史 佚名/105

徐志摩与他爱过的三位女性 王少元/111

女儿心中的毛泽东与贺子珍 李敏/116

普京的罗曼史 张克俊/122

爱使我变得勇敢

爱成就的"魔鬼博士"唐骏孔章圣 钱月航/126

姚明的红绳结 刘启林/133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书简 晴 朗/138

打开梁朝伟心里的那扇门 张洁/143

勃拉姆斯:爱情的丰碑 忆君/146

靳羽西的婚姻与爱情  莱莱/148

肖邦的爱情 关鸿/154

"千手观音"之魂 张伟涛  刘健/158

三毛与 王洛宾 李桦/164

婚姻是一所学校

近距离看柏杨 张香华/170

巴甫洛夫:你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李光明/174

李嘉诚:成功男人的背后 李云纬/176

李安:文人喜宴 张靓蓓/180

梁启超的婚恋 一休/186

我和妻子马兰 余秋雨/192

择偶的学问 傅雷/197

劳拉·布什:以家庭为重 王志俊/200

邓小平和卓琳的婚恋 卓琳/203

上帝为安南派来"家庭秘书长"北河 萧宇/208

马克思与燕妮的至情至爱栾扶桂 王兴斌/214

心底无私天地宽

"挥金如土"的比尔·盖茨 莫克 李群/220

童心丰子恺 元涛/226

我的几个先生 巴金/228

言承旭:我最爱的与最气的 官思茶/233

我与花和鸟的交际 金大中/240

悼冰心 金庸/245

顾准的恕道 海韵/246

拿破仑不愿杀鸡取卵  佚名/248

马蝇效应  刘光永/249

连战:情系一生 宗红/25l

听克林顿做报告 森铃/258

后记  傅小北/261

试读章节

母爱使贝多芬永不自卑

文/章晓明

公元1770年,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鲜有欢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宫廷的一个乐师,但因为怀才不遇,性情暴躁,喜怒无常,还沾有酗酒的恶习。与父亲形成极大反差的是,贝多芬的母亲却非常慈祥可亲,善解人意。

小贝多芬一出生就长着一张红颜色的、奇特的麻脸,父亲对他嗤之以鼻,而母亲则疼爱地亲吻着他的脸庞说:"我可怜的孩子,上帝是不会忘记照顾你的。"贝多芬成长为一代乐圣与他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显露出来。郁闷中的父亲也觉得骄傲。为了弥补自己事业上的失败,一洗父辈沉沦的耻辱,从而光宗耀袒,严厉的父亲在贝多芬4岁时就开始对他实施强制性的教育,他要求小贝多芬每天练习钢琴和小提琴8个小时。即使在寒冬,小贝多芬手指都冻僵了,他父亲还是要他练琴。每天他的父亲总是拿着棍子守在钢琴边,只要贝多芬弹错一个音符,粗大的棍棒就无情地落在贝多芬的手指上。由于童年凄苦和缺少快乐,贝多芬长大以后,脾气也变得很暴躁。

贝多芬的母亲对丈夫粗暴的教育方式非常反感。为了温暖儿子备受伤害的心,母亲尽最大的可能给予小贝多芬更多的母爱。在贝多芬的心中,母亲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母亲除了艰辛地负担起家里所有的生计之外,还给了他无限的爱。

有一次母亲把郁郁寡欢的贝多芬叫到她的房里,问:"孩子,你觉得委屈吗?"

"是的,母亲!"

"孩子,妈妈的爱会让你永远不自卑。"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

"可怜的孩子,上帝一定会眷顾我的孩子,即使有一天妈妈不在了。"

"母亲,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不可以没有母亲。"

"是的,我的儿子,母爱总是永远的。母爱使你永不自卑。"

1787年,贝多芬离开慈爱的母亲,前往维也纳。他试图投入莫扎特的门下学习作曲。无奈当时莫扎特正忙于歌剧的创作,无暇指导贝多芬。

不久,贝多芬的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危,贝多芬得到消息,马上回到波恩他的家。此时母亲已经神志不清了。母亲在弥留中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人世。

母亲离世时,贝多芬才17岁,已是一家之主了。他必须照顾弟弟们,负担整个家计,还必须满足酒鬼父亲的需求。在他内心深处铭记着母亲曾经给他的温柔和母爱,这种爱支撑了他的全部精神,也是这种爱使他日后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公元1792年,贝多芬再度前往维也纳,跟随海顿学习作曲,逐渐走上他伟大而坎坷的音乐创作之路。

但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他活下去的勇气是来自母亲的巨大鼓舞。在那段时期,贝多芬只要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母亲慈祥和蔼的目光,想起母亲殷切的期望。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戏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这些作品在表现了生命、爱、痛苦、绝望、死亡的同时,也流淌着对母爱的丝丝追思。P22-24

序言

名人是怎样"炼"成的?

自《青年文摘·人物版(珍藏本)》丛书陆续出版、持续畅销以来,读者给我们的来信和来电中纷纷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名人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这说明广大读者朋友对名人的成长道路与生命历程十分关注。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决定围绕"名人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话题。编辑出版一套"感动读者的名人成长故事"丛书。该系列丛书共分五册,分别反映名人成长的五个不同方面,它们分别是:

1 《永远都要坐第一排--名人的求学生涯》 "永远都要坐第一排"的积极态度。是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一条人生经验,也是她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撒切尔夫人正是在她的学生时代,养成了这种"永远都要坐第一排"的人生态度。很多人的成长道路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求学生涯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的品质和精神,对他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名人的情感世界》

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经说:"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母爱对于成功者的有益影响之大由此可以证明。同样,爱情也是造就人、滋养人的营养源泉。诗人汪国真说过,好女人是男人的好学校。正是在一个人的情感世界中,孕育着生命原初的动力。

3 《自己要走自己的路--名人的性格与命运》

英国有句谚语:"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历史也一再告诉我们:很多人的命运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这些成功人士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性格?这种性格表现了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他们的独特性格和人格魅力又如何影响其为人处世与事业生涯?我们又从中看到怎样的特立独行和别样的人生?

4 《因为艰难所以成功--名人的成功与失败》

有一位著名企业家说:"成功的捷径就是走最艰难的路。"拿破仑·希尔则说,每一种困境之中都埋藏着利益的种子。其实。无数的成功者在事业生涯的早期都遇到过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正是他们对困难的克服铺就了他们后来的荣耀之路。名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是否遇到过困难和失败,而在于他们怎样对待困难与失败。

5 《只要你想就能做到--名人的关键时刻》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的一生中关键处只有几步。尤其是青年的时候。那些成功者们在面对事业的关键时刻和人生的转折点时,他们是如何决断、如何选择、又如何行动的呢?有时候,正是关键时刻的几分钟或一个选择决定了人的一生。然而这种选择往往不是出自偶然,而是一个人长期积累的结果。

在编辑出版这一套"感动读者的名人成长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所有的成功者和名人最初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但他们往往能够以最恳切的态度、最坚韧的品格、求完美的精神去对待。

也许正是这种精神,决定了他们的人生。

后记

《青年文摘·人物版(珍藏本)》丛书出版后,作为策划者的我感到忐忑不安:图书市场竞争激烈,新书好书不断,而人们的阅读时间却在减少。加之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这套丛书的命运到底如何?

然而,一年以来的出版成果令人欣喜。在北京图书大厦,《青年文摘·人物版(珍藏本)》始终位于畅销书排行榜之列,广大读者更是好评如潮。与此同时,这套丛书也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在2004年的一项图书评选活动中,共青团中央将这套丛书评为"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百种图书"。

这让我对所有人充满了感激之心,一方面我要感谢为这套丛书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编辑团队,另一方面我更要感谢那些创作了如此优美文字的作者--是他们为广大年轻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素材和睿智深刻的思想资源。

受到《青年文摘·人物版(珍藏本)》成功出版的启发和激励,我决定继续策划人物类图书的步伐。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的领域内探寻成功人物成长和成败的规律。经过编辑团队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此次推出了"感动读者的名人成长故事"丛书: 《永远都要坐第一排》、《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自己要走自己的路》、《因为艰难所以成功》、《只要你想就能做到》。

这五本书深入不同名人求学、情感、性格、成功与失败、关键时刻等五个方面,通过名人一个个生动的生活细节和一个个具体的事业情境,使读者了解和把握名人成长与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套书绝非年轻人追寻成功的灵丹妙药,能够确保他们的万无一失:然而,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力争上游的人,总可以从这套书中汲取人生的营养,获得生活的智慧与职业的启迪。

所有的智者无一例外地指出,成功并非出自偶然--成功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的"人生艺术"。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并非许多人所渴望的财富和地位,而是心灵的自由。

《青年文摘·人物版》主编 傅小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名人的情感世界人物版)/青年文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包刚升//万兴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64697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