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让读者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书籍。它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文明建设的关系等。
图书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当前社会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难点解析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本让读者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书籍。它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文明建设的关系等。 目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1)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3)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温家宝(18) 一、如何理解发展和发展观 (1) l 发展概念辨析 (1) 2 发展观的含义及其影响 (14) 3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27) 二、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46) l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46) 2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58) 3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66) 三、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77) l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77) 2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109)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17) 四、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135) l 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135) 2 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140) 3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171) 4 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188) 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0) 五、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13) l 促进全面发展(213) 2 保持协调发展(220) 3 实现可持续发展(233) 六、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52) l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52) 2 统筹兼顾应当注意的原则(274) 七、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284) l 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284) 2 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302) 3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318)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336) 八、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文明建设的关系(355) l 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355) 2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372) 九、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91) l 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391) 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407) 后记(42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当前社会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难点解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丰子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676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4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8 |
丛书名 | |
印张 | 14.8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