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松山大战
内容
编辑推荐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内容推荐

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写的是在滇西战役中担任左翼攻击的十一集团军,写的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松山的土地"是尸骨和鲜血凝聚而成"!中国人瞻仰它,悲悼中不无自豪,日本人顶礼它,自省中深怀凄怆……

目录

序:瞻和尚挑水处/杨仲禄(1)

松山魔窟(1)

咆哮的怒山(9)

中国战神(27)

强渡怒江(39)

初战松山(54)

将军与士兵(69)

远征军一攻龙陵(83)

中流砥柱(103)

神兵天降(114)

卫立煌视察前线(123)

浴血南天门(141)

战神之旗(157)

平达之战(175)

远征军二攻龙陵(188)

魔鬼的供词(202)

腊勐佛珠班(213)

爆发的火山(223)

炎黄子孙与大和武士的战争沉醉(238)

江东遗恨(253)

焦土上的检阅(279)

将军与县长(293)

彭劢奔丧(307)

远征军三攻龙陵(323)

为何风雨乱人间(342)

陈明仁大战回龙山(352)

国门之战(365)

边陲悲歌(387)

后记(395)

试读章节

永井清雄少将站在巍巍松山之上。他一手抹着仁丹胡,一手轻轻按着腰问的剑柄,得意非常。那神气,就像当年拿破仑登上阿尔卑斯山一样不可一世。他那鹰隼一般的眼睛,鸷视着对面的老鲁田诸峰,鸷视着中国大西南的万里江山。

被称为冰山之父的喜马拉雅山向南天伸出一条巨臂,形成横空壁立、气势雄伟、隔天阻日、逶迤千里的高黎贡山。如果说位于腾(冲)保(山)交界处的大蛇腰是这只巨臂的粗犷手腕,那么,耸立于龙陵东面,惠通桥西岸的松山则像一个上击青霄,下捣地府的巨大拳头。松山上一座座在云天中各自兀立又互相连接的峰头,犹如巨拳上一个个刚劲的骨节,日寇的数百个堡垒就构筑在那"骨节"里面,掩映在繁茂的松林之中。与大蛇腰以上的群峰相比,松山土层是深厚的。它不像躲兵崖、水门、天台山、戳通天、片马垭口那样凌空赤裸裸地袒露出一架架泛着寒光的山骨--那钢铁铸成般的万仞削壁和千峰岩。正因如此,松山上的森林才特别茂盛。尽管有许多松树已在日军的刀锯之下和炮火中悲怆地倒下,但一眼望去,仍旧是岭岭青翠,峰峰苍郁,呼啸的松涛与惠通崖下摇山撼岳的怒江惊涛上下呼应,日夜喧腾,响彻天地。

巍巍松山,险峻雄奇,检阅着世界著名的东方大峡谷--怒江峡谷的千秋怒涛,万古风云。

时值一九四四年春末夏初,松山上的松林又换上一身新装,在骄阳的照射下闪动着迷人的青翠。一阵腥风刮走雨季降临前的满山淡黄色的松花粉,掺和着血与脓的腥臭,徐徐地飘落在腊勐街低矮的房头,飘落向滚滚旋进的怒江江面。松山,正经历着亘古以来未曾有过的阵痛与悲壮。"故国樱花恋武士,支那腥风壮军魂!"看着眼前的景色,站在松山大脑子本道阵地上的日本南方军缅甸方面军十五军团五十六师团参谋长永井清雄少将不禁心血来潮,无限感慨地吟道。而后对站立在他身旁的一一三联队的松井联队长、步兵指挥官刚崎大佐、真锅大佐、松茂大佐、腊勐守备队长金光、炮兵中佐木下昌己、随军记者纠夫秀治、五十六工联队联队长八宝大佐说:"据侦察报告,重庆军在滇西地域调动频繁,估计近期内将配合驻印中美联军对我缅北的攻势采取大的军事行动。我一一三联队肩负帝国皇军扼守松山--滇缅路上的直布罗陀的光荣使命,务望你们为确保我皇运昌隆,武运长久而百倍警惕!决不许重庆的滇西远征军越我松山雷池一步!全体官兵立即进入阵地,随时整、装、待、发!"

永井清雄把"整装待发"四字说得一字一顿,扁平的鼻子下那一撮黑毛虫似的胡子急速地抖动,血红的眼睛和一脸紫色的横肉溢满杀气。他奉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之命,半个月来视察了一四八联队在腾冲境内的高黎贡山南、北斋公房的防务后,昨天带着二十多名日本军妓来到松山。昨天下午四时三十分(日本时间七时--滇西与日本时差两个半小时),他乘车从滇缅公路向右一拐进入松山主阵地时,一一三联队的官兵们已在松井大佐率领下列队等候多时。最具戏剧性的是,当他在松井陪同下进入大脑子地下指挥所时,一对真的牛头马面在门口把他吓了一大跳。

"你的,什么的干活?!"他指着牛头马面怒问松井。

"前天抓获两个中国侦察兵,砍下头来,再将牛头、马头的接上,武士的娱乐。"松井说。P1-2

序言

继《剑扫风烟》之后,段培东又写出了他的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松山大战》,这两本书感染了海内外众多的读者,收到来信八百多封,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

到小西乡油灯庄拜访老段的,有作家,有学者,有侨胞,有外国友人,有曾经是敌国的日本记者,更有成群的学生和不同身份的读者;他们当中,有的是"书记"和"长",有的是跟老段一样过得并不富裕的平常人,也有在经济潮中有所成的实业家和商贾。美国学者易社强两次到老段家小住,台湾时报周刊赵先生访油灯庄回台后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老段,昆明登山探险协会的一伙年轻人沿着《剑扫风烟》中所说的抗战路线翻越高黎贡山最后到达油灯庄访问老段,显然,人们到他那里,不是图吃喝图游乐,不是去取什么发财致富的经,而是去看望一位表达了百姓心声、发扬了民族正气的代言人,是去领略一种生命的境界、做人的精神,以及去亲眼看一看那个"生产"出《剑扫风烟》、《松山大战》、《老段茶座》等感人作品的小山洞究竟是什么样。人们面对这位并非有权有势的庄稼汉,不必像参谒圣哲那样"仰视",而是以一种平等的、自然的、坦诚的心态相沟通。相交谈。人们离开他的时候,带走的不是大包小包的"土特"或"红包",而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人生的启示,一种超越功利的友情和内心的充实。

老农段培东何以有这样的吸引力?读过他作品的人自然能回答:这是一种充溢着泥土气息的人格力量。而最能展现这种力量的莫过于下面的一桩事。一九九五年二月七日。老段给我寄来他写的一份材料,从这份材料中最能看出他的品格和气质。兹引录如下,与国人共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松山大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培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18600
开本 32开
页数 40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3
出版地 云南
203
14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