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林春教授的论文集,全书收录24篇有关中国改革的文章,分为“为改革呐喊”和“改革方向辨”上下两篇,展露了一位长期游学、工作于海外的中国学者关爱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的心迹。林春教授的文章观点鲜明,文笔很好,读她的东西如沐春风中深受教益。
图书 | 家国沧桑(改革纪行点滴)/当代中国研究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林春教授的论文集,全书收录24篇有关中国改革的文章,分为“为改革呐喊”和“改革方向辨”上下两篇,展露了一位长期游学、工作于海外的中国学者关爱中国,关注中国的发展与改革的心迹。林春教授的文章观点鲜明,文笔很好,读她的东西如沐春风中深受教益。 内容推荐 改革三十年,祖国已沧桑巨变。得失之间充满矛盾甚或悖论,乃至经常发现争辩的各方都自有道理,无法做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判断。 本书是林春教授24篇有关中国改革的文章,展露了一位海外游子关注祖国发展的心迹。 目录 上 篇 为改革呐喊 1 1977 论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1983 马克思的历史发展学说 3 1978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几个问题 4 1978 谈谈两种民主 5 1978 要大大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 林 春 李银河 6 1979 纪念张志新 林 春 李银河 7 1979 试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反封建残余的斗争 李银河 林 春 8 1980 与传统的封建文化告别 林 春 李银河 9 1982 中国的家庭制度 10 1984 关于山西省农村知识分子的考察报告 11 1984 卢卡奇的思想和活动 曹天予 林 春 12 1988 怀念黎澍 下 篇 改革方向辨 13 1998 不朽的宣言——纪念《共产党宣言》150周年 14 1998 二十世纪史与“历史共产主义”——简评《极端年代》 15 2001/2005 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 16 2004 评龚育之“独特的超越”和马若德“文化革命对改革 时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17 1998 “清醒的少数” 18 1996 社会主义与消灭贫穷 19 1999 教条突破与制度创新 20 1998 国家与市场对妇女的双重作用 21 2003 什么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22 2007 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吗? 23 2004 小康社会主义的公共政策构想 24 2006 承前启后的中国模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家国沧桑(改革纪行点滴)/当代中国研究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4271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3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