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后现代的社会转变中,从本雅明的思想遗产与其后的配置发展受到启迪,所写成的有关艺术与社会方面的思考与评论。作者以比较研究的态度,通过与班雅明(即本雅明)精神的对话辩证,借关照美学理论和城市的艺术表现,以诗文学的笔法,自由出入东西方作品解读,内容触及现代诗、小说、造型、摄影和电影诸美学形式,并以动中之静的当代闲逛者角度切入观察,裸露城市空间文化的跨界变化。
图书 | 阅读魅影(寻找后本雅明精神)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后现代的社会转变中,从本雅明的思想遗产与其后的配置发展受到启迪,所写成的有关艺术与社会方面的思考与评论。作者以比较研究的态度,通过与班雅明(即本雅明)精神的对话辩证,借关照美学理论和城市的艺术表现,以诗文学的笔法,自由出入东西方作品解读,内容触及现代诗、小说、造型、摄影和电影诸美学形式,并以动中之静的当代闲逛者角度切入观察,裸露城市空间文化的跨界变化。 目录 自序:说出你血液里流动的精神 辑一寻找后本雅明精神 动中之静:论本雅明“闲逛者”的城市意象阅读转变 辑二重读卢卡奇的灵魂与美学 离岸之路:青年时期的灵魂与形式 时代倾斜:在现实的边缘感受小说理论 可能使命:从此超拔遇见一种写实主义 死后纪念:本雅明与你我的若干种心 辑三城市中的诸艺术表现 拉冈/跋:分裂自我的镜像——评拉冈跋的伪装装置艺术 波德莱尔的练剑术:巴黎城漫步与现代诗创作 禁忌的游戏:后悲情城市中的“天边一朵云” 挽歌中微明的氛围:偶遇一张澎湖天人菊照片 台北、上海、北京:建筑作为一种奇观东方主义 辑四圆现象阅读的实践 建构“圆现象阅读” 三岛由纪夫的轮回美学:小说《丰饶之海》四部曲论 死亡与永恒的辩证:从《人间系列——三军》谈朱铭雕刻的创精神性 后记:写实的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阅读魅影(寻找后本雅明精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计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557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0 |
宽 | 14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