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本书收录了“苏轼与黄庭坚的交往略述”、“苏东坡的常州情缘”、“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文章,对苏轼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
图书 | 中国苏轼研究(第4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本书收录了“苏轼与黄庭坚的交往略述”、“苏东坡的常州情缘”、“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文章,对苏轼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 目录 苏轼与黄庭坚的交往略述 评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交 苏东坡的常州情缘 “中国旋宫”与质疑“燕乐词源”说——兼论苏轼《竹枝歌》可人词集 苏轼、黄庭坚“以道喻诗”与宋代诗文之会通 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 一点必要的表白——读马德富先生《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 再论苏东坡文艺创作的高峰在黄州 宋词辨伪例说 苏轼词题序论略 “豪放”考辨——兼议豪放词的本质及苏轼词之豪放风格 苏轼律赋析论 苏轼《中庸论》试析 朱熹论苏轼的哲学思想 论苏轼之“闲” 从李白与苏轼的诗中之“酒”管窥其精神内核的不同 略论清代苏词评议及词学理论的更张 东坡、船山创作论之比较 “萧散简远”与“高风绝尘”——浅论苏轼对汉魏六朝艺术的批评 论苏轼文学作品中的齐物观照方式 读书札记 《苏轼词编年校注》重印后记 突破蹊径 一新耳目——简评《苏轼词新释辑评》 2003至2005年苏轼研究论文分类提要 宋刊施顾注东坡诗 影印弁言 施顾注东坡诗卷十一影印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苏轼研究(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靖华//刘尚荣//冷成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311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