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平自述/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曾经是中国新文学重要社团——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就出自他的笔下。张资平一生创作过二十四部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集,还有数种译著。二三十年代,他作为名噪一时的新海派文人的始作俑者,在文化商业化的时代潮流中一度引领风骚走红社会,赢得了众多的年轻读者,他的恋爱小说成为上海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但他终于经不起商业文化的巨大诱惑而被滚滚红尘无情吞没,在遭到《申报》的“腰斩”后一蹶不振。

《资平自述》中,张资平以平实晓畅的文字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全面而独到的描述。

内容推荐

张资平,早年考取官费赴日本留学,1919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学习。在日期间结识郭沫若等人,并参与成立创造社,发表新文学初期最早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归国后,应聘湖北武昌师范大学任教。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有《雪的除夕》、《不平衡的偶力》等,长篇小说《飞絮》、《最后的幸福》,以生死爱恋的情感描写著称文坛,成为恋爱小说的领军人物。

《资平自述》是“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之一。

《资平自述》是张资平的自传,读后使人对张资平这位文化名人将有更为深切的认识。

目录

壹 青年时代

父亲是我的知己

最好能进官费学校

卷上画红梅

投考喇叭手

溥仪和我同学了

我也有程度考清华

失了光芒的暗星

性的苦闷和经济的压迫

贰 艰辛求学

我的故乡

广益中西学堂

省城平静无事地光复了

试去报考东洋

恰恰占了孙山的位次

决意济河焚舟

叁 忆创造社

读《创造社》

通信一则

曙新期的创造社

肆 文学创作

我的创作经过

白滨的灯塔

澄清村

新红A字自序

我与乐群

伍 答辩一二

写给谁的信

编后并答辩

答黄棘氏

试读章节

卷上画红梅

四月二十五日是第一场的考试,举行体格检查。我们自投考之后,差不多隔一天就到测绘学堂门首去看看有没有特别的布告。测绘学堂在东门外,也是沿惠爱大街向东走,出了东门,转入一条向北的小街道,街道尽处便是测绘学堂和军医学堂。

因为投考的人太多了,按府厅州县的顺序,分两天检验体格。我们的体格检查时间排在第一天的下午,上半天是广肇罗,下半天是惠潮嘉。

在检查体格的前一晚,我差不多没有睡着,尽是翻来覆去在胡思乱想。我想明天的体格不知是怎样检查的,假如体格检查通过了,第二场当然是考验国文了。于是联想到由耀仪处借来的一部闱墨,因为天天逛街,至今还没有翻开来读过。由家里带来的一本劝学篇,一部陆宣公奏议,自到省来也还搁在箱里,没有取出来。由书籍又联想到带来的两册“Beginning English”,本想翻来温习温习的,因为常听见耀仪在读他的英文文法教本“Mother Tongue”,比我的程度高深得多,觉得相形见绌,不敢拿出自己的英文教本来温习了。由英文书又联想到教会学校的先生们。由美教师,便又联想到甘武的一个女儿名天抱的。(其实她的名是Dorothy。)这个女儿今年只十三四岁,长得非常可爱,由是又联想到关于一位名得仪的堂兄弟的笑话来了。

得仪是一个近似白痴的书果子,他不知道当时的美国先生们之看我们犹之于我们之看非洲内陆的动物。因为在那时候,我们的脑袋后面都是垂着长辫发。他看见他们美国人之住洋楼,吃面包,竟敢羡慕起来,不单羡慕,更进一步竟敢妄想起来。他说,到后年他有出息时,一定要过这样的生活,同时要把甘天抱娶过来作夫人。于是同学间便替他造成了一首三言四句的谣歌:

“张得仪,吃面包,造洋楼,讨天抱。”

我躺着想了这许多故事之后,又觉得自己之无聊,于是再翻想考测绘学堂的事情了。假如自己考上了测绘学堂时,等到暑假回去,自己是何等地耀武扬威啊。那些堂兄弟们,那些旧同学们,又何等地羡慕我啊。最好是穿着学校的制服,戴着学校的制帽回去更是有威风。

这样地翻来覆去地想了一个终宵,到临天亮时才闭着眼睛睡了一忽。耀仪他们在七点半就要吃早饭的。我在床上听见河南工场的汽笛呜呜地响了,知道是七点钟了,虽然疲倦,也只好起床了。

吃过了早饭,即打算到府学东街,约他们一路到测绘学堂去。

“穿长衫去好呢,还是穿操衣去好呢?”

自己立在床前踌躇了一忽后,决意穿操衣去。

“测绘学堂是陆军的性质,并且今天是检查体格,该穿操衣去,英武一点。”

于是我穿着在洗衣店里洗得十分干净、熨得十分漂亮的黄棉布操衣,走到泉兴昌来约他们一路到测绘学堂去。

“吃过了饭去还不迟呢。”

谢君不赞成这样早就到测绘学堂去,但李君却和我同意思,很急地想去看热闹,这完全受着好奇心的驱使。

走到测绘学堂的门首来时,大约是十二点钟前后了,门首和校庭里已经满挤着不少的人。但望望学校里面却是冷静静的,好像没有当考试是一回事般的。

我和李君在测绘学堂门首又认识了几个和我们一样性急的同乡。据我所知道的同一县的人已经有二十多个投考者了。我真担心竞争他们不过。我和李君,各人买了两个馒头,算充了饥。其实只两个馒头也吃不下了,因为精神完全灌注到体格检查上去了,肚里并不觉得饿,只觉得胸口在怦怦地跳动。

好容易又挨过了一个多钟头,学堂门首的人愈挤愈紧了,从外面还陆续不断地进来许多投考者。

又过了一刻,人丛中起了一阵激烈的波动,原来站在前面的给学校的门卫赶出来了,便有许多人从里面涌了出来。我不提防,差不多要给他们冲倒了。我和几个同伴也被冲散了。我探起头来,望了一望人丛中,看不见李君的头脑,不一刻又像看见了似李君的一个人头,但立即又隐下去不见了。

听见里面有人高声的叫:

“惠州府!广州府!”

我知道开始点名了,于是用趾尖踮起足来,向内望了一望,门首摆着一张长案桌,桌前系着一条红桌帷,桌上摆有锡制朱砚台和笔架山,还有两个铁筒,情形十分森严,而空气也非常紧张。坐正案的身穿袍套,头戴蓝花翎。考完了试后,我曾问了在该校的同乡,今天坐正案把着朱笔点名的是不是监督,他们说不是监督,乃是由制台那边派来监考的。

我想,朝廷取士原来是这样郑重的哟。当日的庄重的情状,紧张的空气,决不是今天所能看见的。那时候的两广总督袁树勋,接张人骏之任未久,据说仅赚了二三十万,一般方正的老者便批评他贪污,以视今日……噫!袁树勋原任山东巡抚,因报效庆亲王二十万元,得署两广。但是一般人即非笑他为捐班出身,因为当时封建思想犹未打倒,一般皆以捐班出身为可耻。无怪乎张勋看不惯辛亥革命后之北京官僚军阀政府而实行复辟。

约过了一点多钟,听见叫“潮州府”了。但我还没有看见谢君赖君,真有些替他们担心了。潮州府的投考者像不很多,不一刻就听见叫“嘉应州”了,我的心脏更加悸动得厉害了。略翻转身,作了一个深呼吸,忽然看见谢君和赖君的脑袋居然浮在前面的人丛里。我想,他们真有本领,竟这样地神出鬼没。但这时候不像开始点名时那样挤拥了,我也作了一个最后的挣扎,挤上前去,听见站在坐正案的蓝顶花翎的旁边的一个人,穿着白夏布长衫,戴着无顶的红缨帽,在唱谢李赖诸君的名字时,他们应了一声“有”,走进里面去了。我看李君的神气,好像当竞争功名时候,便不顾有朋友了。随后又听见那个人唱了几个我不认识的同乡的名字,总不见唱到自己的名字,我担心,莫非自己的名字早就唱过了,自己没有听见。正在痴想,忽然听见唱自己的名字了,我也声音颤动着应了一个“有”字,望了那个蓝顶花翎一眼,我的视线和蓝顶花翎的遂碰着了,他不转睛地注视了我一忽,我害怕起来了,急忙忙地低了头跟着前面的人走进里面来了。

二十六日是北江及下四府的投考者检验体格的期日,我们在寓里休息。二十七日走去看,学堂门首挂了牌,说明二十八日一早揭晓,凡体格检查入选者,准于二十九日上午九时来堂考试国文。我们也打算于二十八日一早来看榜。

二十八日八点多钟,看榜的人又拥挤在测绘学堂门首了。到了九点钟,果然发榜了。榜长十多丈,还是按府州县的顺序揭晓,共取九百余名,即由检查体格的结果,掉了二千余名。同县的投考者二十余人中,及格者仅五名,我居第一位。此外还有姓刘、王、李的,还有一个,忘记了他的姓名。不过及格的李君是另一个人,不是住在泉兴昌的李君。总之,和我由香港同伴来省的谢赖李三君都落选了。据在校的同乡说,他们三人的体格不是不好,只是太不结实了。

我看了榜后,回到泉兴昌来,李赖两君对我冷冷的不说话,只有谢君在躺着对我说了一句:

“星仪,恭喜啊!”

过后全房里便异常的寂静。

“我们要上呈文请补考。”

“检查了体格还可以补考么?”

我怀疑着问。

“不会改姓名么?说在途中耽搁,误了考期,请补考不可以么?”

“你们有相片在学堂里,不怕被查出来么?”

我又问谢君。

“他们没有这样的工夫来查那些相片。早给他们烧掉了吧!”

于是大家又沉默了一会。我看见他们那样不高兴的样子,再不敢提起测绘学堂的事来说了。

“测绘学堂算得是什么!甲种专门的程度罢了!所争者,是不要钱读书!”

赖君虽然是在发牢骚,但他说的话是对的。耀仪也这样地说过来。大概贫家子弟才不能按正轨,由小学而中学,而高等,而大学去求学。就算我考得上这家测绘,要写卖身契的学校,也不过是进了中等程度的甲等专门学校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我写信到南洋去叫他们寄款给我,投考法政。”

李君的费用像是由他的父兄在南洋寄回来的。

“测绘真是取唇红齿白的青年哟!”

P39-4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平自述/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资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42209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