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人管事必用的14个杀手锏
内容
编辑推荐

有不少管理者在背后不停地埋怨,现在的人和事越来越难管。但他们很少去总结和认识自己,到底是自己管理乏术还是被管者不买账?其实,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该怎样去管人管事呢?为什么有的人管理起人来如此轻松,而有的人却叫苦不迭?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绝招——杀手锏。本书就向您传授管人管事必用的14个杀手锏,如果能熟练运用这14个杀手锏,你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

内容推荐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太柔了就会委靡不振,太刚了就会被折断;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宠辱不惊。管理的道理也是这样,所以管理者要把握好火候,方可得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辞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按古代的思想,龙上在于天,中潜于渊,下见于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指的就是龙处在了不该处的位置,他的力量同时也被激发了出来。在危难之时,因为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所以无所不至!

目录

前言

杀手锏1:出手稳、准、狠者胜

1.问渠哪得清如许

2.最有效才是最有用

3.铁腕,该用时就决不手软

4.扔掉“烂苹果”,坚决铲除邪恶势力

杀手锏2:先发制人者胜

1.出招于无形

2.策略思考,招招迭出

3.山为绝顶我为峰

4.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杀手锏3:深谙心之攻防者胜

1.—个萝卜一个坑一人不同,管理就不同

2.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让自己的马儿奔跑起来

3.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战斗力——以人为本,人才至上

4.打开员工心锁的钥匙

5.启动激励的引擎

杀手锏4:四两拨千斤者胜

1.必要时点“自私”的痒穴

2.管理自有巧路径

3.透明管理:经理人巧拿捏

4.三分清醒七分醉——难得糊涂

5.清楚管理与糊涂管理

6.如何巧躲“小夹板”

杀手锏5:善抓“龙头"者胜

1.关键员工,刀刃上的好钢

2.在变革中稳坐钓鱼台

3.抠住执行的命门

4.管理中10大关键性问题

5.看准对手的要害出手

杀手锏6:不显山不露水者胜

1.给你—个低调的理由

2.韬光养晦是强者最好的外衣

3.立于不败——低调者的要求

4.低调的最高境界——用低调达到高调

5.低调管理者从不推诿责任

6.勤奋——低调者的成功手段

7.低调者注重团队

杀手锏7:握紧团队的“拳头"者胜

1.使你的团队拧成一股绳

2.立刻激活你的团队

3.防止“团队”变“卫队”有招

4.防止创业团队散伙的10招

5.团队建设的“真经”

杀手锏8:“明哲保身”者胜

1.小心提防爱奉承的人

2.与舌头长的人不远不近

3.对高傲的人挫其傲气

4.不与攻击型的人正面冲突

杀手锏9:密云不雨者胜

1.厚积而薄发——全面提升自己

2.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天

3.从夹缝中“化解”出来

4.反其道行之——主动慢半拍

杀手锏10:善出奇招者胜

1.没有独到之处就没有生命力

2.奇字当头,利在后头

3.名企管理招招鲜

4.从传统中跳出来

5.奥克斯凭什么傲视群雄

杀手锏11:破茧成蝶者胜

1.危机管理:在钢丝上跳舞

2.可怕的不是“苍蝇”,而是自身的“缝”

3.狼来了,如何让狼不伤人

4.正视危机,才能创造生机

杀手锏12:火候控制得当者胜

1.管理之刚柔论剑

2.审时度势,进退有方

3.把弹性管理发挥到极致

4.惩罚的弹性与科学性

杀手锏13:删繁就简者胜

1.不让魔鬼从指尖溜走

2.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3.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解剖世界最大零售商

4.删繁就简,以约驭博

杀手锏14:善假于物者胜

1.借势:聪明人的手段

2.文化若水,因势而为

3.事件行销:借势与造势

4.有枝可倚,做大飞利浦

试读章节

问渠哪得清如许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一个铁定常理:管理决策活动绝不是一件偶然地、孤立地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活动。管理决策也不只是限于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优方案的简单行动。更不能误认为只有选定最佳方案才是管理决策。

   

管理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全过程,并且贯穿于管理决策活动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哪怕只是细微环节。

那么一名管理者。特别是一名高层管理者,在开展经营管理决策之前,需要明确什么东西?需要往什么方向思考?如何着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

他们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我们常常读到有关决策的著作,然而管理者决策时实际采用的程序,与那些著作讨论的程序几乎完全不同。

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为例行性的,什么问题为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的决策是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的少数重大决策,他们致力于找出情势中的常数。所以,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决策往往需要宽松的时间。他们认为操纵很多变数的决策技巧。只是一种缺乏条理的思考方法。他们希望知道一项决策究竟涵盖什么。应符合哪种基本的现实。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决策的技巧。他们需要的是合乎情理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他们知道最骗人的决策,是正反两面折中的决策,他们能分辨正反两面的差异。他们知道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付诸行动,最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

在美国商业史上。有一位不大为人所知的企业家,其实也许是一位最有效的决策人。他就是20世纪初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总裁费尔。费尔担任该公司总裁,是在1910年之前,前后将近20年。在这段时期中。费尔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具规模、成长得最大的民营企业。

电话系统应该民营,在今天的美国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电话系统中,只有贝尔公司经营的北美洲(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魁北克和安大略两省)不是由政府经营。尽管享有垄断。而且原有市场也已饱和,但是作为一家公共事业公司,能经得起风险并能在风险中飞速成长的,只有贝尔公司。

贝尔公司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就?绝非由于幸运,也绝非由于所谓“美国人的保守作风”。主要的原因,在于费尔担任该公司总裁将近20年之内,做了4项“战略决策”。

起初。费尔看清了一个电话公司如果想保持其民营形态,自主经营,必须有突出而与众不同的局面。当时,欧洲各国的国营电话公司都经营得很稳健。费尔想,贝尔如果也认为“平安就是福”,那是靠不住的,迟早难以避免政府的接收。他认为仅采取防守政策,最后结果肯定是失败,防守政策将麻醉管理层的创造力。因此,费尔有了第一个重要观念:贝尔公司虽是民营企业,但是应该比任何政府机关都更加照顾社会大众的利益,而且更为积极。出于这样的考虑,费尔做出了第一项大决策:贝尔电话公司必须预测并满足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 

所以。费尔提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还制订出了用以衡量管理人员及经营水平的统一尺度,用以衡量服务工作的好坏,但他从来不强调利润完成的情况。经理只对服务情况负责,至于公司的管理和资金的筹集,那是公司高层的任务。他们要负责把公司的最佳服务转化为适当的收益。

与此同时,费尔还有一项新认识:一个全国性的电信事业,绝不能是传统的’自由企业,他认为如果想避免政府的收购,惟一的方法便是所谓的公众管制。所以,一项有效、公正和有原则的公众管制。是符合贝尔公司利益的,而且事关公司的存亡。

所谓公众管制,在当时的美国虽然不是个生疏名词,但在费尔提出这项结论时。公众管制并无力量。当时企业界坚决反对,法院也不支持。所以有关公众管制的法律条文无法实施。

费尔却决定把实现公众管制作为贝尔公司的目标。他将这一目标交付各地区的子公司总经理,责成各子公司设法恢复各管制机构的活力,倡导管制及等级审定的观念,以期能有公平合理的公众管制,一方面确保公众利益,同时又能使贝尔公司顺利经营。

费尔的第三个大决策,是为公司建立了贝尔研究所,并成为企业界最成功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他的这项决策,也是以一个垄断性民营企业必须自强不息才能保持活力的观念为出发点。

在费尔看来。一个垄断性的企业虽然没有对手,但是应该以将来作为对手。电信事业以技术最为重要,有无前途,都视其技术能否日新月异而定。贝尔研究所就是在这一观念下成立的。老实说,贝尔研究所绝不是企业界所设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但却是第一个以更新现有产品为己任的研究机构,尽管那些产品当时收益还不错。

贝尔研究所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成立时,的确是当时企业界的一项令人迷惑的创新。即使在今天,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了解所谓研究,其实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和“今天的否定者”,目的是创造一个不同的明天。大多数研究机构都进行的是防御性研究,但求能维持“今天”。而贝尔研究所一开始就放弃了防御性的研究。P3-5

序言

大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情节,当关羽与敌方将领交战,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之时,突然关羽把长刀拖于身后作败走状,对方就要倒霉了,不是身首异处便是被挑落马下。这就是关羽的杀手锏——拖刀计。

杀手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一个人如果拥有了它,就如蛟龙入海、猛虎出山。

有人说,我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能把弯的说成直的,把黑的说成白的,这就是我的杀手锏;有人说,我埋头苦干,有誓把铁棒磨成针的气魄,这是我的杀手锏;有人说,做得好不如做得巧,我凡事都想巧办法,瞒天过海,移花接木,这是我的杀手锏……人们对于杀手锏的认识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杀手锏是一门硬功夫,是一出手便能致胜的招数,是一种深刻心机的外现,是绝招。

有不少管理者在背后不停地埋怨,现在的人和事越来越难管。但他们很少去总结和认识自己,到底是自己管理乏术还是被管者不买账?其实,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该怎样去管人管事呢?这就需要我们前面提到的杀手锏——你必须在关键时刻能来几手硬的。为什么有的人管理起人来如此轻松。而有的人却叫苦不迭?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必须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绝招——杀手锏。

本书引入“杀手锏”这一概念,是编著者认真观察日常生活,走访各类成功的管理人员,潜心研究前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一个成果。

管人管事要成功,无非两大艺术——一手硬的,一手软的。但是,管理者常遇到的问题是,硬的不硬,软的太软,这样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令行禁不止。如果我们熟练运用本书的14个杀手锏,又配合适当的“软”艺术,你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

编著者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人管事必用的14个杀手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孟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87465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