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家大智慧/中国经典文化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守株待兔、三人成虎、郑人买履、郢书燕说、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孤掌难鸣、千古寓言、警策世人。千丈乏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名言警句,震动人心。本书为“中国经典文化书系”之一,详细介绍了法家文化的基础知识、哲学思想和法家代表人物及其事迹,阐释了法家核心概念及法家文化经典,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是一部具有可读性、知识性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法家思想刻毒薄寡恩严酷,阴冷逼人,崇尚强权,主张刑杀,善弄阴谋。可以说,法家几近是冷酷无情的学说。

法家的权力规则:政治无羁绊,所以成大事。唯强者才有发言权。用政必刚猛,固权靠刑杀。只以成败论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光有阳谋难成事,阴谋诡计须多用。该用斧时不用刀,惟恐矫往不过正。冷酷权谋用其极,无情最是帝王家。

目录

序言

引言:法家思想简介

第一篇:为人处世的智慧箴言

偏听偏信,不得人心

重情去貌,好质恶饰

树人之重,察人为先

成大事者,与才相谋

以才荐人,公私分明

学有所长,人有所专

机巧奸诈,莫若拙诚

形势不当,不可逞能

义正理全,人未必用

奇招巧技,实用为上

滥竽充数,愚智不分

坚盾利矛,不可同时

识人识面,必将受骗

不知而言,知而不言

处世言行,注重实效

为人处世,信用第一

曾子杀猪,守信重诺

狂妄无礼,刚愎自用

形于天地,心于山海

力有不举,强有不胜

事有法规,人有常情

心直身正,不惧奸佞

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坚定信念,坚持主见

以其不病,是以无病

第二篇:智者生存的人生法则

复古守旧,拘循现状

智者长虑,趋福避祸

以镜观面,以道正己

自知之明,难能可贵

流言惑众,三人成虎

大起于小,族起于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立志之难,在于自胜

侈泰则贫,骄恣则暴

金无足赤,有过则改

智者知祸,避患保身

饰其所矜,灭其所耻

慎言慎行,人知人随

因事之理,不劳而成

依靠别人,莫若靠己

下言上用,迷而惑之

与祸为邻,祸患将至

众口一词,令人易信

远水虽多,不救近火

伪不会长,虚不能久

田忌赛马,以计取胜

虚则知实,静则知动

第三篇:法治的意义与实效

法为民立,民以法存

治强于法,弱乱于阿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刚强人避,宽厚人趋

明主制臣,刑德二柄

刑法不必,禁令不行

猛狗社鼠,国之大害

豺狼在牢,其羊不繁

亡国之廷,无人可用

照搬古法,死守陈规

偏听偏信,祸患无穷

重罚轻罪,严法易行

法明忠劝,罚必邪止

名实相符,所以通威

罪有应得,诚服不怨

第四篇:实施法治的方法和问题

赏功惩过,治乱之本

赏厚守信,事半功倍

论功行赏,以过行罚

君子忠信,战场诡诈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治乱之理,刑赏为急

以身作则,身正民从

进言之道,因势利导

以余补少,以长补短

循天顺人,赏罚分明

好利恶害,人之常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治国之道,厚赏严罚

赏必兑现,罚必坚决

刻薄寡恩,严刑峻法

能法之士,强毅劲直

见功而赏,因能受官

物多智寡,以物治物

小知不谋,小忠不主

令行禁止,执法如山

第五篇:领导者的管理智慧

各处其宜,上下无为

愚诬之学,明主不受

刑过失民,以德服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诸侯强贵,天子之害

臣子富贵,君将代之

其法易为,用人不疑

奸人乱政,盲从乱国

事必躬亲,反而不得

逐一听取,集合议论

民归于利,士死于名

忠君之臣,名垂后世

君表所欲,臣将雕琢

尽人之力,尽人之智

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任人以事,存亡之机

赏音品乐,贵在适度

贪婪固执,自取灭亡

求善而赏,遇奸而诛

挟智而问,不智者至

唇亡齿寒,贪利忘害

听有门户,则臣壅塞

喜怒无常,赏罚有定

谋略之道,周密为宝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试读章节

【经典故事】

春秋时候,有一次,楚灵王在申这个地方召集诸侯开会。

楚灵王大概以为自己可以像齐桓公、晋文公当年那样,成为诸侯霸主了,对其他诸侯显得十分傲慢无礼。宋国的太子稍微迟到了一会儿,楚灵王就下令把他抓起来关禁闭。他还侮辱戏弄徐国的国君,扣留了齐国的代表庆封。

连楚灵王的警卫都看不下去了,有一位警卫劝谏他说:“召集诸侯开会,千万不能无礼。因为这是确立自己在诸侯国中地位和影响的关键时刻,弄得不好,还会有亡国灭身之灾。从前,夏桀在有戎国召集诸侯开会,有缗国就曾起来反叛;商纣在黎丘召集诸侯搞军事演习,戎狄部落就曾乘机造反。其原因,都是夏桀、商纣对这样小国小部落不礼貌。所以,请大王好好考虑考虑。”

楚灵王哪里会把一个警卫的话放在心里,根本就不听,还是一意孤行,而且变本加厉。

过了不到一年,楚灵王外出南巡,国内出现动乱,跟随楚灵王外出的群臣们就把楚灵王抢劫一空,然后作鸟兽散。最后,楚灵王就孤零零一个人在乾溪这个地方被活活饿死了。

由此可见,行为怪僻,刚愎自用,对其他诸侯傲慢无礼,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解析】

有许多时候,我们的确会被欲望所役使而不自觉,尤其是身处于这个物质多元又泛滥的社会里。现在有一些青少年,他们就是为了好奇与争取同侪的认同,大胆地服食毒品、摇头丸,参与飙车,却可能因此赔上健康与金钱,这都是欲望所导致!或是有一部分人会为了满足一时的快活,动了邪心歹念,干下了掳人勒赎、打杀劫掠的坏事,只为了能在短时问内获得暴利。但最终都逃不过社会的谴责与法律的制裁,这也是贪欲带来的灾害。

其实,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责备“欲”的不是!它还是可分为好与坏的。仔细想想,人还是要有欲望才会编织梦想,毕竟好的欲望是驱使人类进步的主要因素啊!

所以,我们该摒除的是那些心生歹念的欲望,对于有帮助的欲望及梦想,我们还是该去完成的。P68-69

序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孔子、墨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它们之中,法家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派学说之一。

法家是一个主张法治的激进学派,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形成于战国年代,发展秦王朝的鼎盛时期,西汉后,法治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德刑并用”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独立的法家就逐渐地消失了。

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在诸子百家中,“论制人髓,为文刺心”的当属法家,饱受争议、被后人看作洪水猛兽的也仍然是法家。

法家中比较有名的是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子等几派,还有吴起、管仲、子产等人,都有法家的思想倾向。他们的特点是: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建立起以法为主,法、术、势紧密结合的、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法家理论。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读书习惯,让读者更全面、更便捷地了解法家思想智慧,本书选取了《韩非子》、《商君书》和《管子》三部法家的主要代表作的部分内容,采撷其中最有影响、现今仍有活力和价值的名言警句,并附译文和简单的解析;更为了提高可读性,在名言警句和译文后配上经典故事,使读者能够轻松愉悦地理解先贤名言的智慧精髓。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相关图书和资料,对其编著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后期的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华侨出版社大力协助,文化学者韩彪先生,以及杜金霞、韩梅女士等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著者的水平所限,加上成书时间仓促,书中存有谬误在所难免,诚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家大智慧/中国经典文化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0331
开本 16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6.5-4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