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谁控制了台湾,谁就掌握了亚洲大陆的海岸线。” 正当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如果中国失去台湾,中国不仅仅是失去自己的一个岛屿,而是失去了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解放战争后,台湾问题也成了国共关系的一个焦点。本书正是对1949-1979年间国共关系的研究,其中包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国共对话秘录……

目录

第一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二章 炮击金门

第三章 沧海横流

第四章 历史性的握手

第五章 北京重架海峡两岸新的和平之桥

试读章节

1956年春,中共中央对台湾国民党当局发动了建国后第一次巨大的和平攻势,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呼吁。1949年参加过北平和谈的南京政府代表团代表章士钊激动不已。他在北平谈判破裂后,留下来参与新政协工作,新中国成立,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这位与国共双方决策人物都能说上话的老人向周恩来总理主动请缨去香港,找他滞留在香港的一些国民党故旧,去向蒋介石做工作,沟通与台湾的关系,争取实现新一轮国共谈判。毛泽东、周恩来为尽早打通与台湾的关系,同意了章士钊的请求。为此,中共中央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交章士钊带到香港,通过关系转交给蒋介石。

中共中央在给蒋介石的信中,倡导国共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并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办法:除了外交统一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如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国共双方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信中结尾说:“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希望蒋介石能在祖国统一后回故乡看看。

在周恩来具体安排下,章士钊带着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身负重任来到香港,会见了台湾派在香港负责国民党文宣工作、主持《香港时报》的许孝炎先生。许孝炎湖南沅陵人,章士钊也是湖南人,是同乡。抗战时期,许孝炎和章士钊同为国民党参政员,交往密切,关系甚好。抗战胜利后,章士钊去上海,许孝炎在南京当立法委员,后又到天津任《民国时报》董事长,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去了台湾。他们这次在香港重逢,分外亲热,感叹不已。章士钊便向许孝炎谈了中共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与诚意,并拿出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委托他亲手转交蒋介石。

许孝炎知道事情重大,即从香港飞往台北,直接到蒋介石的“总统”府,亲手将中共中央的信交给了蒋介石,并将他与章士钊的会淡隋况向蒋作了报告。蒋介石听后,再展开中共中央的信件,反复看了几遍,长时间沉默无语,没作任何表示,许孝炎只好默默退出。

据蒋介石身边的人后来透露,这天夜里蒋介石寝室的灯光,长夜不熄,他失眠了!岂不说他对中共中央信中的内容作何感想,仅就“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这一句话,足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蒋介石,便对多年来未对祖宗扫过一次墓,未对母亲的坟上铲过一锹土难消愧疚之情。这时蒋介石年已七十。中国的老人,至死难忘的是乡情,多少学有所成的学子,多少功高盖世的将军,多少位居显赫的大吏,多少海外发达的华侨,无不把回家返乡当成晚年的头等大事。也许此时蒋介石的眼前,不断浮现出来的是溪口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也许他清楚地记得,溪口镇的东口,是武岭,山下懈旁有一武山庙。他还在1930年间在此修建了气势不凡,富有民族特色的武岭门作为镇的标志。前门额上的“武岭”二字是前“监察院长”于右任老先生所书,后门额的“武岭”二字是他所写。他喜欢把溪口别名为“武岭”。也许他终身难忘,他是在南京被中共占领不久的4月26日下午,当中共三野七兵团二十二军逼近宁波、奉化一线声称要活捉他的危难时刻,才泣别母墓,带着儿子蒋经国爱孙爱伦匆匆离开故乡到达象山港,原“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扶着他登上早已停候在那里的“泰康号”兵舰。当“泰康号”起航时,他不由来到了后甲板上,望着舰后渐渐远去的家乡群山,心想,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归故里,眼里不由湿润了……也许蒋介石不眠之夜用“魂牵武岭,梦系溪口”这八个字方可表达浓浓的乡愁了!

虽然章士钊成功地把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信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中,但台海并未因此风平浪静,5月15日金门、厦门之间又爆发激烈炮战,一直持续到22日。22日之所以国共双方停止炮战,是因为双方要对付南海上的突发事件:菲律宾在当日提出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29日北京、台湾不约而同地发表声明,指出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抗议菲律宾的无理要求。6月6日国民党海军舰队开始到南沙群岛巡弋。12日,台湾当局宣布派往南沙群岛巡弋的舰队在南沙群岛树碑、升旗。不久又派出了驻守部队。北京对凡是有益于中华民族的事自然是默认的。

正因为台湾当局还能坚持民族大义,6月28日,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三次会议上,深情地再次向台湾呼吁:‘尽管这些年来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我们和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只要大家以民族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我们可以重新携手团结起来,我们相信我们久经忧患的伟大民族一定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商谈……如果他们还有疑问的话,他们可以通过在大陆上的亲友得到解释,或者派人来大陆考察,我们保证他们来去自由……”

三天后,时值7月1日,一位神秘人物风尘仆仆地从香港北上,出现在北京。这位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其实,曹聚仁这次北上,是他离开大陆到香港整整6个年头后第一次回来。他这次回来,早在周恩来6·28讲话前,就作了商量与安排。

几乎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神秘人物,比曹聚仁早不了多少日子北上。这位神秘人物归来,导致了9年后的国民党2号人物李宗仁的落叶归根。这位神秘人物就是程思远。

程思远和曹聚仁两人北上之行都很突然,都带有神秘色彩。

曹聚仁当时集作家、教授、记者于一身,名噪海外。他是浙江省浦江县人,是旧中国颇负盛名的文人。他虽说是个做学问的文化人,却与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有很深的交情。他是国民党元老章太炎的高足,还是鲁迅的朋友,著有《鲁迅评传》、《鲁迅年谱》等书。他在抗战时期担任中央通讯社记者,常到新四军战地采访,成为叶挺的上宾,并与陈毅结成至交。后来在赣南担任《正气日报》主笔、总编辑,与蒋经国成了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当年蒋经国曾说:“知我者,曹公也。”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蒋经国派一位姓王的与曹聚仁联系,希望他到北京去一次,使曹聚仁成了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居中调解人。P107-110

序言

在状若雄鸡的中国版图前,隔海相望的是链状排列的岛屿,自上而下: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它们在中国这只面向太平洋报晓的东方雄鸡前,形成一道藩篱和屏障。

如果从战略军事诲图看,中国大陆被环锁在内海边沿,它没有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那种直面大洋的优势……

然而,倘若我们再细观察,就会发现——台湾和香港是中国这只雄鸡迈向太平洋的两个有力的掌翼,而台湾是突破藩篱的有力一脚!“谁控制了台湾,谁就掌握了亚洲大陆的海岸线。”

正当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如果中国失去台湾,中国不仅仅是失去自己的一个岛屿,而是失去了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

                 ——读图札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丕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44042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70.6
丛书名
印张 19.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8
16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