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维多利亚女王传(日不落帝国的缔造者)/美丽与权欲
内容
编辑推荐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两个黄金时期其中之一时期的伟大缔造者。本书记述了她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

内容推荐

《维多利亚女王传》是英国传记文学中的佳作,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传主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也在于它的作者斯特雷奇是开创一代新风的现代非传统传记大师。

英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期,一个是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时期;另一个就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鼎盛时期。后面的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就成了这个时代的象征。

本书记述了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在位最长的君主,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一等强国,同时她还是九个孩子的母亲,她生活的时代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先辈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梅尔本勋爵

第四章 结婚

第五章 帕默斯顿勋爵

第六章 皇夫的晚年

第七章 孀居

第八章 格莱斯顿先生和贝肯斯菲尔德勋爵

第九章 老年

第十章 结语

附 录

试读章节

夏洛特公主去世后,不止一个理由说明肯特公爵该结婚,这显然是一桩极其重要的大事。从国家的角度看,统治国家的王族中后继无人,采取这一步骤已势在必行;从肯特公爵方面看,这也是件与他利害攸关的事情。结婚是一种对公众的责任,是为了王权的延续,理应得到全国人民的感激和认可。当年约克公爵结婚时,得到了每年25000英镑的赠与。为什么肯特公爵就不能指望得到同样数目的一笔款子呢?但形势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可考虑的还有克拉伦斯公爵,他是哥哥,若他结婚,当然有权要求优先享受权利。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想到,若是肯特公爵结婚,他还得作出一个很大的牺牲:这里牵涉到一个女人。

肯特公爵仔细考虑了这一切,在夏洛特公主逝世后一个月,他去了次布鲁塞尔,得知克里维先生也在那里。克里维先生是辉格党领导人的密友,酷爱说长道短。公爵想到,要把他对英国形势的看法传达给国内政界人士,通过这位先生是再好没有的了。可他显然没有想到,克里维先生为人阴险,而且还可能是一位记日记的人。于是他找了个不重要的借口派人把克里维先生请来,进行了一次世人瞩目的谈话。P9

序言

《维多利亚女王传》是英国传记文学中著名的佳作,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传主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也在于它的作者斯特雷奇(Giles Lvtton strachey,1880—1932)是开创一代新风的现代非传统传记大师。

英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期,一个是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1558一1603),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时期;另一个就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1837—1901),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后面的这个时期里,大英帝国受工业革命之惠,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国力日益强盛,侵略扩张所向披靡,成为世界一等强国。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也就成了这个时代的象征。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女王个人漫长的经历和她的秉性、抱负,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和关注。本书记述了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为以她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绘出了一幅图画。它不仅是一部传记作品,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它以事实为依据,形象地刻画了传主维多利亚和辅佐她的几位名相,以及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使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而不是乏味的史料堆砌。

为了更好阅读和理解这本传记,有必要对作者斯特雷奇有一些了解。斯特雷奇出生于伦敦一军官家庭,曾在利物浦大学和剑桥大学接受教育,在剑桥读书时就参加了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团体”。这个团体的成员都是一些具有反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以不可知论的精神讨论美学和哲学问题,寻求真善美,鄙视虚假,对一切既定观念提出疑问,并致力于艺术上的创新。这个团体的著名成员还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E.M.福斯特和经济学家凯因斯等人。斯特雷奇的第一部传记作品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四名人传》(1918),在《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后,又写了《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1928)、《人物小传》(1931)等。他的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他向英国“标准传记作品”的传统形式和风格提出了挑战。

对如何撰写传记斯特雷奇有自己明确的主张,他认为当时的传统传记往往只是材料的堆砌,而且充斥冗长的歌功颂德之词;他主张传记应该是一种艺术品,传记作家应该是艺术家;传记作家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既要排除一切多余的东西,又要保留一些意义重大的东西,使传记简明扼要。他提出了自己的写作方法,那就是避免作细致的描绘,而是攻其不意,将探照灯的光束突如其来地照射到尚未被人们发现的隐蔽之处。他把他的这些原则贯彻在自己的写作之中。

传记不同于小说,作者不能张开想像的翅膀虚构情节,塑造形象,必须忠实于人物的生活轨迹,从繁杂冗长的历史素材中挖掘最具个性特征的部分,并按一定的思想加以组织、构建成书。作者遵循这一原则,在撰写这本传记的过程中,使用的参考书多达七十余种,其中包括维多利亚本人的日记、书信和回忆录。作者在写到每个细节时,几乎都加了注释(译本略),详细注明材料出处,因此虽不能说书中所述字字有据,但至少可以说绝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史料中找到来源。这说明作者的写作态度是十分严肃的。但众多事实材料的综合也并不等于纯粹客观中立,这里面既反映了原提供材料者各自的观点,更有使用材料者在选材时的指导思想。从这本传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选材有较强的倾向性,他对维多利亚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且有相当多的批评和保留,他没有给代表一个“辉煌时代”的女王再加上绚丽耀眼的光环,而是把她作为一个人,一个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人再现出来。他甚至认为,女王是一个政治上无所作为的人,在描述女王的性格和心理时,带着同情、赞美以至感伤的笔调。至于传记中描绘的几位首相,原是英国历史上政绩不凡的政治家,作者着笔时则颇多讽刺,尽管是漫画式的勾勒,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为便于读者了解女王时代的历史背景,译者特编写了维多利亚在世时期的大事记,收入英国及世界发生的若干重要政治、经济及文化事件,供读者在阅读这本传记时参照。

译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维多利亚女王传(日不落帝国的缔造者)/美丽与权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斯特雷奇
译者 薛诗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0240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7=4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