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65天养成一生好习惯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的确,习惯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

这是一本关于培养人生习惯的圣经。该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相信你认真读完本书后,应会仔细审视自己的习惯,慢慢养成一生的好习惯!

内容推荐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目录

1月 工作中的好习惯

2月 休闲中的好习惯

3月 学习中的好习惯

4月 说话的好习惯

5月 饮食的好习惯

6月 思维的好习惯

7月 与人交往的的好习惯

8月 社交礼仪的好习惯

9月 衣着打扮的好习惯

10月 排解不良情绪的好习惯

11月 保持身体健康的好习惯

12月 让自己快乐的好习惯

试读章节

    1月1日 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

每天结束后填写回顾、分析日记,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行动目标,既能使你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处境,又能给你带来活动后的满足,逐步消除懒怠与内疚。

有位因车祸而致残的年轻人问心理学家:“你认为我还有前途吗?”心理学家回答道:“如果你想当个跳高运动员的话,那是没有前途了;如果你想做个有作为的人的话,那就还大有前途。“就这位不幸的年轻人而言,他合理的生活目标,已经在意外中突然改变了。如果他以当运动员为生活目标的话,那他一定会非常地忧虑,因为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地运动了。所以对这样的人而言,重新建立合理的生活目标,找一个适合自己而又喜欢的工作,会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会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来。

    1月2日 把敬业变成习惯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敬业变成习惯,那么保证你一辈子都受益。

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你的成长中敬业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了雇主的薪水,就要对雇主有个交代。高一点的层次,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不管是哪个层次,敬业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大部分的年轻人初进社会,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认为能混就混,反正老板亏了又不用我赔,甚至还扯老板后腿,事实上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敬业看起来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未来发展的踏板。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的行业,你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习惯也必会为你的未来助力。

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有的人天生就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做就废寝忘食。有些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培养和锻炼。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直至它变成你的习惯。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也许不能为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会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不问也就可知了。

千万不要总是对目前的工作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不怎么喜欢目前的工作而混日子,你应该趁此机会,磨练、培养你的敬业精神,这是你的资产。

     1月3日 不要怕犯错误

有些人将踏实工作理解为不犯错误。他们工作思前想后、如履薄冰,不会接近错误,但也不敢承受风险。他们将错误视同挫败、被毁、死亡及歼灭。他们一心只求不犯错误,几乎完全忘记了他们想赢得什么。不犯错误变成了一种胜利。你问这些人:“你赢得了什么?”他们说——往往还充满自豪——“我也不晓得,可是至少我没犯错误!”一心只求不犯错误的人会变得僵化、没有弹性、独断专行。他们认定,“坚持”就能得到想要的。如果他们要的是不犯错误,往往就会不犯错误。但是,如果他们要的是赢,而赢的本质就必须在弹性之中而不是在僵硬里去找。

    1月4日 学着像你的主管那样去思考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员,你就应该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热情和责任感,处处为公司着想。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不在于他们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永远同时从事两件事:一件是目前在公司所从事的,另一件则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如果你能将正在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快速成长。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让自己尽快达成目标的技巧。

当你精通了某项工作时,请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绩,应想一想将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需改进的地方?这些将会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问题也许是董事会要考虑的,但如果你考虑了,你就等于朝更高层次迈进了一步。

试着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主管,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自我反省一下:“我是否全力以赴了?”

如果你是主管,你一定希望你的队员能和你一样,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全力以赴做好。因此,当你的主管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你不要拒绝。以主管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主管乐于聘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主管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就能在快速成长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将企业视为已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一些使员工成为公司股东的机会。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时,他们通常会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更努力工作。

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主管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了一名主管。当你以主管的心态对待公司时,公司也将会按比例付给你报酬的。奖励时间可能不是现在,但明天或明年一定会兑现,只不过兑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P4-P6

序言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同人的性格一样,决定着人的命运。这里面隐藏着人类本能的秘诀。

习惯也称为惯性,是宇宙共同法则,具有无法阻挡的一股力量。正如著名教育家曼恩所说:“习惯是一条电缆,我们每天在其外表编织一条铁线,到后来,它变得十分坚固,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将它拉断。”在我们周围,在芸芸众生之中,我们可以看看,好习惯造就了多少辉煌成果,而坏习惯又毁掉多少美好的人生!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心理上的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着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习惯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起居。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习惯的反复应用,而一旦遇上突发事件,根深蒂固的习惯更是一马当先地冲到最前面,所以,当我们的命运面临抉择时,是习惯帮我们做的决定。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是多年养成的。比如,工作的方式、学习的方法、与人交往的形式、思维的模式、饮食起居的习性甚至个人的好恶……都是多年习惯累积慢慢成形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常言道:“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但由于习惯不同便相去甚远,小时候培养的品格就好像是天生就有的,长期养成的习惯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

一句话,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你可以遍数名载史册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人没有几个可圈可点的习惯在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呢?当然,习惯人人都有,我们的惰性和惯性会使我们不止一次地重复某些事情,而经常反复地做也就成了习惯。

如此,我们可以对“习惯”下一个定义:所谓的“习惯”,就是人和动物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这是相同的场合和反应反复出现的结果。对此,亚里士多德早有定论:“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的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人的生命做为一种物的存在,没有惯性则没有力量,就像静止的火车,要防止其滑行只需在每个驱动轮面前放一块1寸厚的木头就行了,但如果火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的话,哪怕是一堵墙也无法阻挡。

因此,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可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过程也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

属于我们自己的习惯应该是帮助我们自己的工具,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习惯来更好地生活,这一点,天经地义。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65天养成一生好习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0236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