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社区工作书籍,而是一本由二十多位中外社会工作者合作对话的结果。本书共选了11个专题,这些专题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社区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社区社会工作技巧;第三,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经验。同时由于书的作者来自中国和海外,有着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势必会诠释出新的火花,做出建设性的对话。所以,该书内容科学,论理清楚,言之有理,是一部颇费功力之作。
图书 | 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社区工作书籍,而是一本由二十多位中外社会工作者合作对话的结果。本书共选了11个专题,这些专题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社区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社区社会工作技巧;第三,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经验。同时由于书的作者来自中国和海外,有着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势必会诠释出新的火花,做出建设性的对话。所以,该书内容科学,论理清楚,言之有理,是一部颇费功力之作。 目录 序言/拉尔夫·加伯 前言/殷妙仲 高鉴国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篇 第1章 社区的定义和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徐庆文 评论:关于社区与社区工作的特质/高鉴国 编者对话 第2章 社区工作实务方法/殷妙仲 评论:再论社区工作实务方法 ——与殷妙仲博士商榷/张洪英 编者对话 第3章 社会发展与社会资本:概念与理论架构/乌沙·乔治 评论: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 ——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杨荣 编者对话 第二部分 社区工作技巧篇 第4章 浅谈居民组织与组织居民/辛伟泉 评论:论居委会的困境与发展策略/贺立平 编者对话 第5章 社区发展中的个人和小组工作方法/曾家达 吴霏 评论:个案、小组的方法与社区发展的整合 ——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的启发/刘梦 编者对话 第6章 认识社区/徐永德 评论:认识社区 ——开展社区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李芹 编者对话 第三部分 中国经验论述篇 第7章 中国社区服务的发展与研究/高灵芝 评论:专业化的社区服务/周镇忠 编者对话 第8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及其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孙莹 评论:社区与社区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黄洪 编者对话 第9章 社区照顾/仝利民 评论:“社区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罗观翠 编者对话 第10章 民政与城市管理/许启大 评论:读“民政与城市管理”/黄玉莲 编者对话 第11章 社区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王青山 评论:读“社区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粱祖彬 编者对话 人名英汉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殷妙仲//高鉴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449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6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69.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