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识途文集(1清江壮歌)
内容
编辑推荐

马识途老前辈始终为祖国的命运、社会的进步在思考、写作。他的作品求真务实,是智慧与良心的结晶。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安排的情节极富魅力。他思想敏锐、笔触潇洒,行文简朴、老辣而又鲜活,常显示出犀利性或幽默感。本书中的龙腾虎跃、壮怀激烈的情怀就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眼前。

序言

《马识途文集》终于出版了。我年逾九十,有如风前之烛,瓦上之霜,是随时准备听候召唤而去的人,这时,作为一个作家,我能看到自己一生心血所凝结的文集面世,自然是很高兴的。

其实,我本来不是一个作家,最多也只能算一个半路出家的作家。虽然我在1935年就发表过作品,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曾经接受过一些文学大师们的科班训练,当时还创作过长短篇小说、杂文、诗歌等作品,但是我当时正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我的职业不容许我当一个作家,我也无意于当一个职业作家。解放以后从政,十分忙碌,与文学绝缘,同时看到文坛上雷鸣电闪,雨横风狂,更不敢想去当作家了。

这完全是一次偶然的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我应老作家沙汀之约,为《四川文学》写了一篇回忆录《老三姐》,在《人民文学》上转载后,便为文坛前辈发现,生生地把我 拉进文坛,成为长胡子的文学新兵。他们对我鼓吹说,我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在政坛上长久沉浮,这就是“生活”。有了生活,又有写作基本功,便能写出作品,甚至写出好作品。并声称,我的 脑子里有一个文学创作富矿,是不能拒绝他们来开发的。特别吸引我的是,他们说,这样歌颂革命斗争的作品,对于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大有好处。我想,我从政之余,又挤出时间写作品,一 个人干两份差事,岂不是把我的生命延长一倍,多为人民服务吗?好事。便接受他们为我戴上一顶令人羡慕的作家桂冠,走上了一条当作家的不归路。我先是被动应付,写了《找红军》《接关系》等短篇,后来就主动地写了长篇《清江壮歌》和一批中短篇小说。还 冒失地开始写大家不敢涉足的讽刺小说《最有办法的人》《挑女婿》等,一时颇受关注。有时飘飘欲仙,有时如履薄冰,载沉载浮,一日晴,二日阴,三日风和雨,在坎坷泥泞的路上颠踬前行,才知道 这文学创作道路,并不是一条日暖风和的康庄大道。

六十年代中,我忽然发现,我和文学前辈们一起被说成是“跌进了修正主义的边沿’’的人,才知道那顶桂冠实在是一顶扎头的荆冠。我想猛醒回头,揭下帽子,金盆洗手,却已迟了。“文化大革 命,来了,我在四川被第一个抛出来为“文革”祭旗,成了“修正主义反革命分子”。从此文斗武斗,拉来扯去,讨伐批判,结果被判定为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受够践踏。我想这是咎由自取,还能 怪谁?此生休矣!

这时幸得新生的红色政权“省革委会”看上了我,把我从逃遁中追捕回来,送进文明监狱,名之曰“监护”。我没有想到,那三尺牢笼,虽然度日如年,和在外面比较起来,反倒成了洞天福地。 除开早请示晚汇报,偶尔拉出去为大人物陪斗之外,再不受造反派凌辱虐待之苦,终于在监狱里度过了六年,才重见天日。

奇怪的是,这座文明监狱设置在一个近郊古庙之中,丛林翠竹,佛塔森然,十分幽静,真如我写诗说的“高树朝朝歌好鸟,野塘夜夜鼓群蛙”。我和老作家沙汀、艾芜关在一起,放风时以目相 询,倒也安然。因为我曾任过建设厅厅长,特任我担任工程劳动的领班,领导一个可以建立一个省委班子的劳动大军,披荆斩棘,修路筑台,后来又获准担水种菜,倒是别有滋味。

这时不知怎的,我忽然文思潮涌,手又发痒,想利用写“认罪书,,之余的充足的纸笔,重操旧业。一个作家走上了创作不归路后,似乎特别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痛,什么劫难也不能阻止他拿起笔杆来。相反的,还似乎真像司马迁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离骚》”那样,文章“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我越是处于被囚被诬之境,越想“述往事,思来者”,把自己一生所见所闻和所思写 出来,即便不能以飨读者,也可以打发多余的时光。何况我在狱中时,过去那些牺牲的战友,往往在梦中来找我述说往事,呼吁他们继续现身文学作品的权利。于是我在六年的狱中生活中,偷偷写了 五十多万字的提纲和作品。这便是我出狱后的二十年中陆续写出,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的《夜谭十记》《雷神传奇》等长篇在内的十几本书的基础,其中出版的作品的大部分已编入这 部文集中。

编入这部文集的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我编辑出版的《讽刺小说集》,还有一百来篇杂文集成的《盛世危言》,那都是我对于现实生活有所感悟而“舒愤懑”的作品。有些人读了也许不愉快,然而 这正是我希望的。即使因而得罪,我也不会后悔。如果还能执笔,我仍将写下去。一个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我是半路出家的作家,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作家,虽然写了一大堆作品,却都是利用公余之暇或开夜车写的,比较粗疏,无足称述。但是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曾经参加过中国革命,也许算是 一个革命家,那时候叫做“职业革命家”,因此我写的作品,如果可以叫做文学作品的话,那算是革命文学作品吧。我是想用我的一支拙笔,从一个侧面来反映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表现他们在 外受列强侵略,内遭专制压迫的极其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中华民族精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事迹。让某些号称要“淡化革命,颠覆英雄,否定崇高”的作家知道,中国的确经历一 场伟大的人民革命,的确出现过许多民族英雄,世界上的确有崇高的事业。这样的民族精神,这样的崇高英雄和他们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是中国人民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我的作品,坚持我所追求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是很不时兴的大众文学。我就是要追求民族的形式、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以便凡夫俗子、 引车卖浆者流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艺术享受,受到一点启发。就是读了便扔掉也罢。我的作品大概难以进入不朽的缪斯殿堂,去博得高雅的欣赏。我绝不为此而感到羞愧。我从来不想追求不朽,也不 相信世上有永远不朽的东西。我乐意于让其速朽。让更新更好的作品来代替,发挥更好的作用。

现在文集已经编定,在编委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即将出版。这些作品,过去曾经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中起过一点作用,如果现在对于青少年教育能继续起一点作用,我将引为极大 的安慰。如若不能,那就让它到造纸厂去实现其最后的价值吧。

最后,我知道出版文集不是容易的事,我衷心地感谢支持出版这部文集的同志和朋友们,衷心感谢为我的文集作序的王火同志,衷心感谢编委会和负责具体出版工作的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4年9月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识途文集(1清江壮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识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23504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8.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6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47:43